北京重组金融业监管机构 强化对金融系统控制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3月09日讯】中共国务院机构改组方案拟重组金融监管体系,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同时,让央行从大区分行重回省分行体制,同时把证监会提级扩权。分析指此举旨在强化中央对金融系统的控制,使重大经济政策决策集中到更少数人手中。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全国人大会议3月7日公布了国务院提交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关于对金融系统架构的重组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这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显示:首先当局决定不再保留银保监会,同时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原先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以及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今后都将划归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

中共官媒宣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并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以及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其次,当局拟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各省市设立派出机构,同时地方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第三,这次重组还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对该机构进行了提级扩权。

路透社3月7日的报导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称,未来中国不同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务和保险“将以更全面的方式监管”,同时,金融市场监管和行业决策也比以往“更加融合”。

换言之,就是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权以及行业决策权,都将被中央“一把抓”了。

彭博社周二则报导说,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当局正在考虑恢复2003年撤销的“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便让中共高层能进一步控制金融政策的制定。而习近平的亲信、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内定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

这篇报导还援引《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说,预计接替副总理刘鹤职务的何立峰,也被考虑担任央行的党委书记。

报导并分析说,如果何立峰真的以副总理的身份兼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这将是1990年代前副总理朱镕基时代以来,首次提升央行在金融监管上的作用。而这一潜在任命和重组金融监管系统“将使有关主要经济政策的决策集中到更少数人手中,有助于习近平集权”。

事实上,现任中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3月7日在人大会上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行说明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根据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部署,要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并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就是设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原因。

至于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肖捷解释称,主要是针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的监管手段缺乏、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强化金融管理中央事权”。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不断通过重组党政机构的方式来集权,甚至加设若干中央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来揽权。在2022年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打破了中共几十年来的惯例,连任第三个总书记任期,走向了更加极端化的集权之路。

对此,有专家指出,中共强化对金融系统控制,并不能消除其自身的风险,反而对于自由经济市场则是一种干预和破坏。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宋国诚3月7日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在正常的国家,不管是金融事业还是各种新兴经济的发展,基本上都是要保持开放、多元、自主创新的大环境,只有保护企业私有财产、智慧财产乃至于企业的自由开放精神,才能够达到具体的效果,并不是“用党的力量去监控、控制、管理”可以达到的。而中共就是什么东西都要监管,整个中共的行为就是监控、管理、控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意识形态的毛病,是对于自由经济市场本身的一种干预和破坏。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郑政秉则对大纪元表示,当局增设金监总局,并将证监会地位提高,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严重。

他说:“监管的强度越来越大、层级越来越高,主要因为从房地产开始,整个中国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出了问题,地方中小企业、中小金融机构、中小村镇银行等都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他认为不管中共当局怎么改,中共几十年累积的风险也难以消除,整个金融领域的状况要改观还是很难,只能延缓大风险发生的时间。

(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