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共建构智慧法庭 学者指大数据隐忧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19日讯】“智慧法院体系”最近频繁出现在中国媒体上,显示中共正在打通全国法院的数据共享,并利用人工智能监控。学者认为,在中共司法体系里,即使是AI也很难杜绝冤假错案,同时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存在漏洞。

中国法院最近流行的新名词是“智慧法院体系”、“区块链司法”。

《人民法院报》7月18日刊文称,当前的重点是要进一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审判执行当中,帮助智慧诉讼、智慧审判等等。

此外,连日来呼伦贝尔市中级法院、河南焦作中级法院、珠海香洲区法院等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举措都被媒体报导。其中,黑龙江穆棱法院更是声称,他们以县级市为单位,实现了互联网开庭100%覆盖,是黑龙江省首家。

什么是“智慧法院体系”呢?

中共提供科技服务的海康威视公司官网写道:智慧法院就是“依托音视频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提供AI能力平台和数据服务为基础”,为法院提供智慧庭审、智慧警务、智能审务督察等系统解决方案。

这个重大的改变引发关注。《南华早报》13日的报导说,智能法院系统六年前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数据库。但近年来,它更多地用在决策过程当中。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法官必须就每个案件咨询人工智能。如果法官拒绝机器的建议,机器会要求法官提供书面解释,以便记录和审计。

大陆律师汪先生指出,这个人工智能系统更多是为了监控。

大陆律师汪先生:“它的人工智能最多也就是为了监控这些司法人员,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司法公正。实际上就是想在内心上震慑这些司法人员,让他们都毫无思想的来机械的执行共产党的指令,而不是法律根据事实来作出的公正的裁判。”

报导还说,之前地方法院有各自的数据库,不过全国智能法院系统迫使每个地方法院把文件转换为统一的数字格式,并把地方的数据库连接到北京的中央 “大脑”。人工智能每天在全国范围内阅读、分析和学习近10万个案件,同时密切关注每个案件的进展,来发现渎职或者腐败的蛛丝马迹。

原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指出,即使是人工智能,也很难在中共司法体系里杜绝冤假错案。

原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他上传的这些东西是真是假,从系统来讲它没有辨伪功能,它就是想过多参与到每一个案件当中。那实际上去上传的这些人,包括去收贿赂的这些人,他都知道怎么伪造材料才是符合中共这个司法体制的。”

智能法庭系统还能够直接访问由警察、检察官和一些政府机构维护的巨大数据库。而且还能和中共搞的“社会信用体系”合作,禁止拖欠债务的人使用飞机、高速列车、酒店或其他社会服务。

李元华表示,实际操作中,这个系统很可能被用来禁足异议人士,维权民众。

李元华:“就跟那个(河南储户健康码)赋红码似的。你只要是统一的可以给他这种权限,任何一个腐败的官员他想要任意作为的时候,他可以做。比如说这种人权律师要出门,他就给你赋红码。这信用也可以啊,他说我机器错了就完了,到最后就可以这样。任何一个人不想让他出门的时候,我就告诉他没信用。”

中共最高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等人最近在《中国工程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表示智慧法院体系这么大规模复杂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是世界性工程难题。李元华认为,这将耗费钜资,过程中会滋生腐败。

另外,智慧法院系统的数据库安全也引发担忧。就在7月初上海公安资料库遭到入侵,10亿中国人的个人信息被骇客在网络论坛出售。显示中共当局虽然钜细靡遗的搜集居民信息,但数据库却长期存在安全漏洞。

编辑/尚燕 采访/骆亚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