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种人工甜味剂 影响你的肝脏解毒功能

文/李怡雯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6月02日讯】作为糖的替代品,人工甜味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两种人工甜味剂会破坏人体一种蛋白质的功能,这种蛋白质在肝脏解毒和某些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工甜味剂,也叫非营养性甜味剂,广泛存在于食品和药品中,如低糖或不含糖的零食、酸奶、口香糖、果酱和饮料中,或药物和化妆品中。人工甜味剂几乎不含卡路里,并且比糖更甜,被认为是糖的一种良好替代品。最早的甜味剂——糖精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最近一项由威斯康星医学院开展的研究发现,两种人工甜味剂——安赛蜜(acesulfame potassium)和三氯蔗糖(sucralose),可抑制人体内的一种蛋白质——PGP(P-糖蛋白)的活性。

P-糖蛋白是跨膜转运蛋白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胃肠道和血脑屏障等系统中,在清除毒素、药物和药物代谢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赛蜜三氯蔗糖常见于加工食品中:

● 安赛蜜

通常用于冷冻甜点、糖果和饮料中,因为其具有热稳定性,也被用于烘焙食物。安赛蜜的甜度是糖的200倍。

● 三氯蔗糖

同样具有热稳定性,常见于烘焙食品、饮料、口香糖、明胶和冷冻乳制品甜点中,甜度是糖的600倍。

这两种甜味剂不仅抑制P-糖蛋白活性,还可能与其结合,干扰它从肝细胞中排出药物,药物滞留在肝细胞中,从而可能导致肝中毒。

该研究作者,威斯康星医学院博士生劳拉·丹纳(Laura Danner)在一份声明中说:“估计有 40% 的美国人经常食用非营养性甜味剂,因此了解它们如何影响身体非常重要。”

由于P-糖蛋白是某些抗抑郁药、抗生素和血压药物的主要解毒转运蛋白,它的活性被抑制可能影响人体对这些药物的代谢。

研究还发现,从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这两种人工甜味剂,虽然其剂量远低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规定剂量,但已表现出对肝细胞P-糖蛋白活性的影响。

目前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丹纳说,如果未来的研究证实非营养性甜味剂会损害人体解毒过程,则有必要了解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确定高危人群的安全消费水平,“在食品标签上标注非营养性甜味剂的剂量可能也很重要,这样人们就可以更好地跟踪自己的摄入量。”

接下来,研究人员会使用更复杂的药物运输模型来研究甜味剂对人体解毒和药物代谢的影响,及混合使用超过一种甜味剂对人体的影响。甜味剂的混合使用在日常食品中更常见。

P-糖蛋白在维持血脑屏障等系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人员认为研究P-糖蛋白被抑制,将如何影响除肝脏外的其他器官细胞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

其它FDA批准使用的甜味剂还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纽甜(Neotame)、Advantame、甜菊醇糖苷(Steviol glycosides)、罗汉果提取物(Luo Han Guo fruit extracts)、索马甜(Thaumatin)。◇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