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5月12日讯】今年4月,中国外贸陡然降温,出口增速与3月相比,降幅达10%以上。专家表示,中国4月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表明COVID-19疫情反复的冲击效果已经显现,预计后续压力仍然存在,而中国外贸企业的市场份额被周边国家挤占的现象十分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0.1%,增速比3月大幅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至3.9%,与今年3 月的出口增速14.7%相比,下降了10.8个百分点。与今年1月24.2%的增速相比,下降幅度更超过了20个百分点。
从产品种类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中国除农产品与铝材出口增速有所上升外,其余的主要产品出口增速一路都在狂降:4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由1月18.4%、3月11.2%的正增长,转为负0.1%的负增长,其中手机出口由3月同比增长14.1%转为下降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则同比下降5%;随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疫情趋稳,与疫情相关的医疗物资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医疗仪器及器械同比下降10.2%。而集成电路的出口增速降幅尤其明显,从今年1月的29.9%逐月下降,到4月只剩下1.1%。
在增长项中,服装也仅仅增长1.9%,纺织品增长0.9%,与今年1月分的增速相比, 分别下降了114.8和26.1个百分点,有大量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
由于缺乏出口支撑,以及中美十年期国债利率倒挂29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失守6.7关口。
华兴资本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接受陆媒采访时分析称,美国与欧元区4月的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别回升至59.2%与55.5%,均高于荣枯线50%,这说明外需复苏整体稳健。而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增速却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4月的疫情反复导致供应链和物流运输不畅,企业复工复产受阻。而中国国内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低迷,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道抑制了中国的进口倾向。
法国广播电台报导称,上海是中国集装箱吞吐第一大港。自从今年3月末因疫情封控以来,上海的整车货运流量指数一直维持在20%的低位;从港口运量上看,目前上海港口轮船到达/离开数仍在800以下,明显低于上海疫情前约2000的平均水平。这些数据从侧面也可反映出中国的进出口现状堪忧。
但是,在中共清零的抗疫政策带来一系列社会灾难和经济灾难后,中共依然坚持清零政策,5月8日北京市还宣布提升疫情防控等级,昔日繁华的北京CBD国贸中心一带,已经一片萧条。
报导强调,截至5月8日,中国全国各地共有102个疫情风险地区,其中21个为高风险等级地区,81个中风险等级地区,“如果继续清零,不仅房子卖不出去,出口也会出现负增长”。
针对中国4月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的现象,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何宁发文分析称,4月出口增速较3月大幅回落,主要是受4月中国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上海等地疫情导致汽车等工业生产无法顺利进行、港口运输受阻以及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而进口环比改善较小,与疫情导致的内需偏弱、进口物流受阻,以及俄乌冲突引发的农产品等运输不畅有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也对陆媒表达了类似观点,同时还指出,比进出口增速下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贸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挤占。如果疫情持续,复工复产迟迟无法进行,这将给中国外贸带来深远影响。
公开的资讯显示,中国外贸增速降温之际,周边的很多国家的出口却在“高歌猛进”。例如:韩国4月的出口同比大增12.6%,前4个月累计出口额达2306亿美元。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