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4月18日讯】俄乌战争进入四月份,再过一段时间俄乌会迎来他们的复活节。我的思绪也飞回到多年前的切尔尼戈夫(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城市,乌克兰语:Чернігів;俄语:Чернигов)。
多年以前,在伊琳娜的母亲的邀请下,我到切尔尼戈夫做客,和她们的家人一同庆祝复活节。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小镇,有很多古老的教堂建筑。在战争中,这座小镇已被完全摧毁。昔日拍下的照片,如今成为历史的见证。
说起来和伊琳娜相识,是在大一的时候。新生入学,都要上台作自我介绍。东西方学生思维方式不同,但开场白几乎雷同,“我叫……来自……”,这句话几乎是我们的范例。一个女孩穿着绿色套装,大大咧咧地站在台上,想表现镇定和大气,但表情还是多少不自然。那天,我知道了她叫伊琳娜,名字起源于古希腊神话女神厄瑞涅。传说中,这位女神出现在哪儿,那里就会有和平。除此之外,古罗马时期迫害基督徒,其中殉道的女圣徒中就有叫伊琳娜。世人出于对圣徒的敬仰,也会为出生的孩子冠名伊琳娜。
伊琳娜和她的名字有些不符,她天性带着一些男孩子气,脾气有些躁。每当和同学意见不合时,很容易就发火。然而她的成绩极好,很多课程都是免考,也就是不用参加考试,教授根据她平日的课业表现,直接在记分册上签下满分,是我们年级的学霸。
从入学伊始,伊琳娜对国际学生的表现就像强力胶,表现得很粘,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问不完的问题。作为国际学生,俄语、乌克兰语是我们的外语必修课,伊琳娜则是主修阿拉伯语。她很有趣,每当见面时,我用乌语向她打招呼。她懒得说母语,直接用阿拉伯语打招呼。有时在楼下大厅,越是人群众多时,她越有表现欲,大老远见到我,热情地喊一句发音极不地道的中文“你好”。我也懒得说中文,回复她一句她教我的阿拉伯语。每到这时,我们常会笑成一团。
伊琳娜带我到切尔尼戈夫做客,教我做了许多事,都是我生平从未做过的事。比如,她教我弹奏乌克兰的民族乐器班杜拉琴。为了摆拍,我手持班杜拉,有模有样地随意弹拨,音调无章,不成旋律,年轻人也乐在其中。班杜拉琴音悦耳悠扬。总会让我联想到古希腊神话,天女弹奏的竖琴,直达心底的共鸣。随意拨弄琴弦,很容易就沉醉在生命造化的美妙中。琴音天籁,悠远绵长。也似乎从那时起,每到乌克兰的其它城市,见到弹奏民族乐器的街头艺人,我都会友善地赞助一下,内心对传承民族技艺的人始终有一种特别的热情。
伊琳娜也教我做了复活节彩蛋。彩蛋被喻为象征着生命新生,或者代表着对生命的保护。她的妈妈事先浸泡洋葱皮,然后和鸡蛋一起煮,煮熟的鸡蛋带有天然的棕褐色。这就是俄乌民间过复活节,制作的传统彩蛋,以此颜色象征基督之血,为救赎生命付出了血的代价。因我不喜欢鸡蛋的腥味,平常很少吃。在伊琳娜家里,用洋葱皮煮熟的鸡蛋,吃起来并没有腥味。另一种彩蛋制作,相对很简单,事先买一些塑膜彩画,烧开一锅水。把鸡蛋裹上一层塑膜,放到滚水里几秒迅速捞起,一个漂亮的彩蛋就做成了。这是现代版的彩蛋。看上去鲜艳漂亮,但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意味。
我不擅长料理,平常都是水煮食物,也就谈不上色香味俱全。从来没有想像过,有一天我会下厨做糕点。在切尔尼戈夫,伊琳娜妈妈教我们烤复活节糕点“库利奇”(Kulich),还一起做冷盘沙拉,吃生青椒、生茄子、生红菜、生芹菜……斯拉夫人的饮食习惯很另类。凡是能生吃的蔬菜,或者生鱼生鱼子,腌制的生肥猪肉“萨洛”,定会保持它的原汁原味,不做多余加工。平常喝的饮料,是从庭院的枯藤上随手采下的干浆果熬制而成。因为加了很多蜂蜜,喝起来酸酸甜甜的。还有一种饮品是由白桦树流下的汁液做成,也非常好喝。斯拉夫人的饮食除了生冷之外,还特别的高脂高甜,喝茶喝咖啡加糖,吃饼干也抹蜂蜜或加黄油,吃面包也抹黄油,再抹一层糖分极浓的果酱,土豆泥加黄油,煎烤食物加黄油,做甜点时黄油更是必不可少。这趟复活节之旅,饮食印象成为我记忆中的惊艳一环。
复活节清晨,我被伊琳娜唤醒。踏着街上旖旎的灯光,呼吸着清新的冷风,去看庆祝仪式。人们站在教堂外,手持蜡烛听着神职人员诵经祈祷。他们的篮子里盛放着复活节彩蛋和Kulich或者帕斯卡(Paskha,复活节糕点),以祈求祝福。拍完照片后,我也点燃了一支蜡烛,思绪飘飞到遥远,为捍卫信仰而遭到迫害的圣徒,燃烛祝祷。在复活节这一天,我以此素朴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夙愿。
伊琳娜的妈妈是位经济学者。此前,我曾拜托伊琳娜给她妈妈带去一封书信,讲述发生在中国的对信仰的迫害。她的妈妈看过书信后,叫伊琳娜一定带上我到家里来做客。在她的家里,我还看到一张伊琳娜妈妈和前任总理维克多·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的合影。伊琳娜很自豪地介绍,她的妈妈有幸和总理一起工作。后来乌克兰发生了“橙色革命”,尤先科于2005年当选为乌克兰总统。他主政期间坚持反共,也亲手收下了平民向他推荐的大纪元系列社论文章《九评》。除了他,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Leonid Kravtsjoek)也收下了《九评》。2007年11月24日,时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表示,“全世界谴责共产主义暴行的时刻就要来了”“在谴责共产极权主义以前,乌克兰必须‘穿上洁白的衬衫’,去掉身体里共产极权的烙印。”
时隔多年,有些声音仍是掷地有声,有些画面仍然历历在目。虽然照片还在,然而切尔尼戈夫已被战火彻底摧毁。为了避开炮弹袭击,很多市民不得已抛下家宅,带着家人离开故乡。不知道伊琳娜和她的母亲是否平安?这位昔日敢言的女孩,如今是否仍在新闻领域保持她的特立独行?
十七年的光河容纳了世间万物,涵盖了多少人物和故事。当我再回首往事,十七年已浓缩为简略的数字。照片定格了美好瞬间,我们的欢乐洋溢在和平的世界里,又在和平的氛围下,度过了人生中最靓丽的花季年华。
人事代谢,现实早已物是人非。战争的炮火炸裂了尘封的记忆。当人们在失去时,才懂得珍惜曾经的拥有,才体会到珍惜的意义。逝去的缘,难以再续;远去的光阴,也无法再复返。每一段缘中,或许透着累世的叮咛,你我的心愿。当失去时,才晓得想和友人在一起喝杯茶,都会成为奢望,成为触及不到的遥远梦想。
在今年的复活节,当我再度品尝复活节蛋糕时,更多的是回忆,是思念,是祝愿。想对逝去的岁月,离散的友人,道一声祝福,道一声珍重。希望这个以和平命名的女孩,能够回归到和平的世界,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环境。当人们再次点燃复活节的明烛,照亮一方故土时,愿摇曳的烛光诉说和平的希望;愿你我的心灵张开希望的羽翼,迎来彼此复活的神性。@*
点阅【战争随笔】相关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