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02日讯】“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手中的梳子梳顺了新娘的青丝,也梳向她全新的人生。
传世的仕女画像中,一把或多把大小梳子插戴在发髻上,搭配其它簪饰衬托出古代女子的美好风姿。
今天的人们,把梳理头发的工具都称作“梳子”,梳头也是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情。但在古时候,梳头可不仅仅是一把梳子就能解决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承载了更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古代的梳子从材质、造型、用途等方面的发展,都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梳篦历史久远 源于黄帝时代
先从传统梳发工具的名称说起。“栉”是梳发工具的统称,根据齿部的疏密和粗细程度,栉又分为梳和篦两类。《说文解字》云:“栉,梳比之总称也,梳,所以理发也。”《释名》又云:“梳,言其齿䟽也。数言比,比于疏其齿差数也。比,言细相比也。”
栉主要由背脊和齿两部分组成。梳的齿粗而梳,可以疏通发丝。其上端为背,亦称“握手”,背上可添加各种装饰;下端为齿。篦的齿细而密,可去除发垢、虱蚤之类的寄生虫;只是后期的篦形态改变,以背部为中轴,两侧均装置细密的齿部。
梳篦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梳的发明者,有赫胥氏、赫连两大传说。明代《事物纪原》载:“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梳通之意。”古人认为赫胥氏是炎帝或华胥氏。
在中国古老的民间信仰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信仰的“祖师爷”。被誉为“梳篦之乡”的常州,制梳业信奉的祖师爷是赫连和皇甫。相传,黄帝时代有个能工巧匠叫赫连,应乡民请求发明了一把“五齿梳”,正在改进之际,他就被蚩尤抓去打仗。蚩尤兵败后,赫连就成了黄帝的俘虏。负责看守的皇甫劝他赶制一把木梳,送给黄帝的妻子嫘祖,以免死罪。
梳子做好了,嫘祖非常喜欢这个新鲜的梳发工具,但她去求情的时候晚了一步,赫连已经被处死了。黄帝非常惋惜,就派皇甫监督工匠,大量制作木梳。今天常州的工匠,仍然每年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并吟唱一支《梳篦始祖歌》,纪念赫连、皇甫的贡献:“治发先有五指梳,赫连当初皇甫做;从此梳头不用愁呀,嫘祖娘娘笑呵呵!”
制作篦子的行业神,则是陈七子。根据常州当地的传说,春秋时期的陈七子因罪入狱,为头上生满虱子而苦恼。有一次,他被狱卒用毛竹板痛打,直打得竹篾一根根掉在地上。他就把蔑片整理、扎紧、磨尖,就成了一枚原始的竹篦。陈七子用竹篾梳头,轻轻松松就把虱子梳掉了。
关于梳篦的传说,还有许多版本。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在华夏文明的炎黄时代,古老的先民就拥有了第一把梳子。早期梳篦的形态,大多是对手指和鱼骨的仿造,材质多选取动物肢骨,反映出“近求于身,远取诸物”造物思想。
目前已出土的、年代最久远的完整的梳篦,是新石器时期的大汶口墓发现的两件回旋纹透雕象牙梳。其中一件近长方形,上部的梳背表面,镂空雕刻着多组平行的三道条形图案,构成“8”字形,内填“T”形镂空花纹;底部是十六根细密的梳齿,既可以打理头发,也能插入发髻作为头饰。这件梳篦,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初具艺术美感,反映出古人在使用梳篦时的审美需求。
从古朴到精细 千年梳篦华丽变身
一把看似再寻常不过的梳子,细细考察,也有其多样的形态和独特的发展历程。从材料上看,梳篦中较原始者,由兽骨、象牙、牛角等制成,流行者以竹、木最为常见,名贵者则用金银、玉石等。从造型来说,梳篦主要有长方形、箕形、半月形、长条形几种,梳背有平背、弧背之分,梳齿也有平排、弧排之别。具体来说,主要分四大阶段。
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梳篦的用料就已经非常丰富,兽骨、象牙、玉石等,在商代晚期还出现了铜梳,是已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金属梳子。早期的发梳以竖长的近长方形为主,齿数从四齿到二十齿不等,并且出现朴素神秘的纹饰。比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青玉梳子,为竖长方形、八齿,梳背雕刻商代典型的饕餮纹,展现出雄健威严之美。
春秋以后,梳篦的形状逐渐向竖长的箕形过渡,梳顶从平直转向圆弧状。战国时代存世的梳篦,以楚国的漆木器为主,而且多是成套出土,形状均为箕形,齿数多达数十,梳背图案有人物、立鸟、几何图形等题材。比如湖北江陵凤凰山的一座墓发掘木梳、木篦各一件,可组成一套用具,梳篦背部用黑漆勾线、彩色敷色,绘饰人物图案。
其中木篦的握手近半圆形,一面绘制三人角抵场面。三男子裸上身、腰束长带、着短裤,左右两人跨步伸臂,作搏击状,中间一人分开两人,似是裁判,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反映了楚国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
秦汉时期,女子的发型更为复杂、多样,宫廷中发髻样式层出不穷,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奉圣髻、十二鬟髻、瑶台髻等。精巧的发型,离不开专业工具,因而秦汉梳篦延续前代特点,仍以箕形为主,但规格更小,齿数更多,篦齿甚至达到一百以上,可见工艺之精细。
西晋是箕形梳篦转变的分水岭,此后梳篦从竖长变成横长箕形,能够容纳更多齿数。隋唐以来,梳篦形状又是一变。此时女子发髻高大,簪饰华美丰艳,梳具亦越发精美,材质多用金银木料,梳背镶嵌饰件。从造型来说,梳背的顶部是较为平直的弧线,呈现出像半月形过渡的趋势。
以下图存世的雕花玉梳背为例,整体为半透明的青白玉质地,近似半月形,正中三朵饱满圆润的宝相花浮雕,周围花叶以平行或放射行的阴线刻画,构图疏密有致,雍容大气,一派大唐气象。梳背底部另有榫,可与其它材质的梳齿相接。
唐以后,梳篦更为宽大,半月形梳篦正式出现。从工艺来说,宋代流行包边,即用银、锡等金属包裹梳背边缘,表面装饰各种纹样。又别于唐朝的精雕细琢,宋代以后的梳篦呈现出清新雅致的风格。从明代中期开始,长条形梳篦成为主流,更加接近当今我们常用的梳子了。
满头行小梳 唐宋插梳风俗最盛
从功用来说,梳篦最直接、最普遍的功用自然是打理头发。不过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梳篦还衍生许多重要用途,最显着的莫过于插梳风俗了。由于梳背装饰图案,梳齿细密坚固,因而梳篦与发髻相配,能起到固定和修饰的双重效果。
“头作坠马髻,倒枕象牙梳。”描述了古代女子插戴梳篦的样子。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发掘的墓葬,就发现了梳子置于墓主人头骨旁边,并且尖部朝向头骨的情形,可推测其作为固定发髻所用。插梳习俗,在历史发展中逐渐盛行,并在唐朝达到顶峰。无论妃嫔宫娥,还是平民女子,都喜欢把梳篦插在头上作为装饰。
具体而言,插梳的方法,有单支插戴和成套插戴两种。单支梳篦,多插于发髻正前或后侧;成套插戴的,有一对或数对分插发髻左右两侧的,发髻正前或正后亦可再添加一枚大型发梳。发梳的数量和插戴方式,搭配不同的发型、服饰,也是女子身份的一种展现。
唐代的许多画作,再现了当时的插梳风潮。仕女画《宫乐图》和《捣练图》中,宫廷女子们身着丝绸衣裙,个个云鬓花颜,光彩照人。层叠拢起的发髻上,多以金色发梳为饰,更添绰约风姿。“小山重叠金明灭”,正是形容那些饰金发梳,重叠闪烁的曼妙风景。
宋代的插梳风俗愈演愈烈。宋仁宗时期,最时尚、富有的宫廷女子,发明了一种体型硕大的白角冠梳。《燕翼贻谋录》载,此冠长三尺,几可等肩,梳也有一尺长。仁宗欲遏止这股奢侈之风,对冠、梳的尺寸做出明确规定,这才有所收敛。
仁宗之后,各种材质名贵的冠梳再次风靡,不独白角,象牙、玳瑁、鱼枕,各种珍稀材质不一而足。直到南宋,女子仍然崇尚插梳。陆游《入蜀记》载,西南一带的女子,未出嫁者绾二尺高的同心髻,插银钗六只、后插与人手大小相仿的象牙梳。
除了梳理和装饰功用,梳篦因其可以修饰仪容,衍生出修德修身的文化内涵;因其能够触及头部穴位,具备养生愈疾的医学效用;因其日常不可或缺,成为寄情表意的寄托,文人吟咏的意象。几千年来,梳篦的发展历史,几乎也可以看作古人美容、养身、修德的历史。
小小梳篦,曾在历史上绽放过夺目的光辉;在今天,它们凝结着古人数千年的智慧和心血,继续做我们身边温柔脉脉的伙伴。
点阅【古代首饰】系列文章。
参考资料:书籍《中国行业神》,论文《中国传统梳篦研究》《中国古代梳篦发展简说》等。@*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