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2月18日讯】2022年2月4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冷清开场。开幕式的主题是“一朵雪花的故事”,根据媒体介绍,这是引用了李白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以形容雪花的“空灵、浪漫”。不过这句诗文被外界解读为大凶之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出自唐朝李白所作《北风行》。“北风行”是乐府题材,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和凄凉。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游历了幽州(今北京大兴县一带),目睹了安禄山挑起战祸,带给百姓的苦难。李白寓情于景,将心中满腔悲愤,化成诗章《北风行》。
幽州由胡人将领安禄山管辖。诗文首句“烛龙栖寒门,光耀尤旦开”,烛龙栖息在极其寒冷的北方,那里终年看不见阳光。以烛龙展现的幽冷和严寒,比喻战祸带给人的苦难。
安禄山心怀逆谋,在范阳北边修筑雄武城,对外声称为了抵御敌寇,实质贮藏兵器,积存粮谷,等待反叛时机。安禄山作为三道节度使,他的麾下战马就有一万五千匹。很多人为了讨好他,每个月向他进献驴子骆驼战马,甚至猎鹰猎犬之物。百姓被其役使,难以为生。
安禄山为邀功媚上,挑起边境战争。前后十多次,他欺骗诱引契丹人,假借设宴摆酒,并事先挖一大坑。等到契丹人喝醉之后,将人斩首埋掉,每次要杀几十人。天宝十一年八月,安禄山率领五六万兵马,征讨契丹,唐军将士几乎损伤殆尽。
《北风行》描述了倚门望夫的幽州思妇,因为丈夫战死而陷入悲寒孤苦的境地。将士远征,战死沙场,没有亲人为其收敛,甚至都难以裹席而葬。“燕山雪花大如席”,伴随着怒号的北风,大片大片的雪花降落大地,犹如巨大的席子,掩埋着阵亡的将士,这场面既凄惨,又悲凉。诗文以大如席的雪花,怒号的北风表达未亡人的血泪控诉。因战祸带来的生离死别,此恨绵绵无绝期,犹如漫漫的北风大雪,铺天盖地。诗文画面展现出雨雪无边恨难消的乱世凄凉。
天宝十一年,李白写下了这首《北风行》,揭露安禄山的罪行。那自天而来怒号的北风,反而是朝代败亡离乱的征兆。三年之后,安禄山起兵造反,拉开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序幕。
《北风行》描绘了雨雪无边恨难消的乱世凄景。李白笔下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绝非盛世美好的象征。同样是写雪,李白也写过“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读起来与“燕山雪花大如席”,带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北京冬奥会引用这句“燕山雪花大如席”,或更像谶语。因其蕴涵的凄凉惨像,被各界解读为是大凶之兆。从这个角度上看,冬奥会的主题设计,或许就在冥冥之中预兆了中共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吟诗赋词本是文士的雅兴,但有时也会无意中因诗成谶,预言了日后将会发生的事,看似冥冥中的巧合,却诠释了朝代的结局。李白的《北风行》预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命运,中国史上宋徽宗、陈叔宝的诗句可是预兆了自身的命运。
宣和(1119年—1125年)是宋徽宗赵佶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七年。这一期间发生了不少诡异之事,提前数年预兆着北宋的灭亡。
宣和元年秋天,正值秋风萧瑟之际。道德院上奏:“金芝生”,出现了金色的灵芝,希望宋徽宗御驾亲临,一览瑞景。徽宗驾临观赏,然后又来到蔡京府上,在鸣鸾堂君臣饮酒叙谈。当喝到酒酣之时,蔡京赋诗一首,以助酒兴。徽宗当场就赐和了一首诗。诗文曰:
“道德方今始造兴,万邦从化本天成,
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春风便发生。”
徽宗崇奉道教,他的诗文是说,朕今天看到金灵芝,感到老子著作的《道德经》才开始兴旺,世界皈依道德教化,本来就是天赐所成。定然知道“金帝”(金芝)到来必会成为主人,还没有等到春天,这金灵芝就长出来了。
君臣唱酬,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当事情发生后,人们重温徽宗诗句,才知冥冥中自有天意。到了宣和七年(1125年)冬天,建立金国的女真人侵犯北宋京师,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京城开封被攻破。原本太史预备在立春时,牵出土牛以迎接新年,竟是于事无补。
宣和六年,宋徽宗写过诗句“日射晚霞金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他自创了“瘦金书”字体,也带着“金”字。看似巧合的诗句,透露出冥冥中的天意,北宋被金国女真人所灭。金朝大军攻陷京城,掳获宋徽宗、钦宗,并主宰了中原,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帝”。
陈朝陈叔宝(陈后主)也如宋徽宗一般,因诗成谶,预言了自身的命运。陈叔宝即位后,穷奢极欲,不分寒暑役使百姓大兴土木,导致国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而他本人荒淫怠政,与后宫美人饮酒嬉戏,作诗唱和。
陈叔宝曾作一首《玉树后庭花》,尽管描写的是嫔妃娇娆媚丽,但诗文充满了哀怨靡丽之气,“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诗文结尾以花儿全都掉落,归于孤寂,令人深感悲凉。
当陈叔宝在南方尽情享乐时,隋文帝杨坚在北方运筹帷幄,为一统天下任贤纳谏,整饬军备。隋文帝斥责陈朝“欺天造恶,祭鬼求恩”,使“江北、江南,为鬼为蜮”。陈朝无道,“君无君德,臣失臣道”,君臣耽于淫逸,难以察觉将要降临的灭顶之灾。
开皇九年,隋文帝灭了陈朝。后来,陈叔宝被俘,最终病死在洛阳,他在位只有短短七年,如花一般短暂的绽放后凋落。从此以后,《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
中国人讲天人感应,天意与人事会交相感应。天象影响人事,可预兆灾祸,人事也感应着上天,留下日后的印证。
参考资料:
《隋书》卷2
《行营杂录》
《旧唐书》卷200上@*#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