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盗采金矿夺6命 揭秘要钱不命的“洗洞人”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1月20日讯】6名河南人近日到山西盗采金矿导致全部死亡,这种“洗洞人”的命运引起外界关注。据长期从事洗洞的技术工人披露,这是个低成本、低技术、高收益的行业,一次可能赚到100多万人民币。

据陆媒《 中国新闻周刊 》报导,1月9日,山西省绛县所属的山西省运城市相关部门通报称,发生在绛县废弃矿内的6名失联人员死亡事件是一起盗采黄金事件,遇难6人均系一氧化碳中毒致窒息死亡。

“洗洞”这个行业由此引发外界关注。

一名熟悉“洗洞”行业的人士解释,“洗洞”是指将含有氰化物的药剂喷洒、浇灌至黄金废矿、尾矿溶解矿石,投入活性炭吸附提炼出黄金。氰化物含有剧毒,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致操作者中毒死亡。

2021年12月30日,里册峪前峪村村民李川表示,本次出现事故的金矿于2006年被临汾515地质队勘探发现,随后被转卖给临汾曲沃县杨姓老板开采,但是,“他们只有探矿证没有开采证”。

李川回忆,2018年4月,里册峪周边的金、铁、铜矿全部关闭,封死洞口,杨老板也搬离设备,去到保护区之外的么里镇金矿继续开采。杨老板离开后,盗采事件频发。

据盗采遇难者亲友表示,盗采遇难者刘某艺在老家嵩县以每天200元的薪酬“招兵买马”,与田湖镇人李某卫、大章镇人白某宇、城关镇人张某军、赵某明、德亭镇人李某龙、刘某彬组成盗采团队,2021年12月6日到达绛县。

开工前,刘某艺“打点”了里册峪村村委会副主任宋某庆、韩某卿、调解员李某志等6人寻求“保护”。

据运城市相关部门的通报,2021年12月14日,村民张某永将刘某艺从河南嵩县购买的环保型黄金选矿剂“金蝉”等物品送至山脚下,赵某明、王某立组织人员将物品搬运至矿洞。

在宋某庆等人保护下,刘某艺等人入矿盗采。直到2021年12月27日凌晨3点54分,绛县公安局接到刘某艺妻子报警称,有6人在里册峪矿洞失踪,盗采行踪才暴露。

距离绛县里册峪200多公里、地处河南洛阳以西的嵩县,其所在的熊耳山、伏牛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之一。

熟悉“洗洞”盗采行业的嵩县人张超回忆,1990年代初,在嵩县大章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组成家庭小作坊,利用堆浸提金方法盗采黄金,有部分人因此致富。

所谓堆浸提金法,是指将低品位金矿石堆积在由沥青、塑料软板或粘土等材料铺筑的防渗漏底垫上,用氰化物喷淋矿堆使金溶解,含金的“贵液”(多金属混合体)从矿堆上渗滤出来,流入底垫上的集液沟,并输送至储液池中,然后再用活性炭吸附从“贵液”中收金。

“洗洞”团队的合作模式也有两种:一种是雇佣制,团队老大牵头,成员赚固定工资。另一种是合伙入股,以尾矿品位高低来定股份。

张超表示,他的一个朋友曾作为技术人员参与吉林一个“洗洞”团队,因尾矿品位高,他的这个朋友选择获取股份,最后,整个项目净赚4000多万,“他们一共去了3个技术人员,每人赚了100多万元”。

张超指出,在嵩县,除了非法的洗洞原料、提炼工具可以轻易买到,还有很多地下炼金小作坊,在活性炭吸附黄金后,可以拿到这些地方给专业人士提炼,嵩线也有数十家金银首饰店可以随时收购黄金,也完全不问黄金的来路,因为他们很多人当年也是靠洗洞盗采黄金发家才能开店。

刘某艺等人在山西绛县“洗洞”盗采事发3天后,在嵩县大章镇庙岭金矿,又有3名德亭镇人因“洗洞”盗采发生意外死亡。

“洗洞”盗采行业在嵩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条。即使嵩县近期发生两起“洗洞”致人死亡事件,仍有商家正常售卖“洗洞”所需材料。

(记者刘明焕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