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1月14日讯】上周,哈萨克斯坦爆发了独立30年以来的最严重冲突,本来是因为燃料价格上涨引发的示威活动,最终像野火一样蔓延全国,演变成了民主诉求。哈国总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政府也全体辞职,但是,都不能阻止冲突愈演愈烈,结果是,以俄罗斯为首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派兵进入哈国,才暂时得以平息。
虽然事件目前告一段落,但是其影响还在发酵中,而且对中共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个事件对中共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中共能源通道生变数 “一带一路”受冲击
我们先来看一下哈萨克斯坦的大致情况,哈国位于中亚,幅员辽阔,是世界第九大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但是人口却只有1,880万。哈国与俄罗斯和中国接壤,是中亚最具影响力的国家,GDP占到了整个中亚地区的60%。
哈萨克斯坦还是中亚最大的产油国,油气资源储备丰富。据统计,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大约有50亿吨,占到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2%,2020年世界排名第11位;天然气储量大约2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
除化石燃料外,哈萨克的矿产资源也十分可观。世界核能协会的数据显示,哈国的铀储量,就是制造核燃料的铀,占到了世界总量的15%,2020年,哈国的铀产量大约占到了全球的41%。
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国家,1991年在苏联解体时宣布独立,所以它和俄罗斯关系密切。但是,作为中亚第一大国,哈萨克斯坦自然是中共重点争取的对象,是中共试图在欧亚地区向西方投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一个关键节点。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资源消耗国,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不断向外寻求资源,除了在南海扩张主权,以保护这条能源运输生命线之外,也同时向西部大陆发展,寻找更多资源,其中就包括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以及铀矿。
大家知道,中共在搞“一带一路”,这个“一带一路”,就是2013年的时候在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而且“一带一路”倡议的欧亚大铁路也需要经过哈国境内。
德国之声报导说,从2013年起,中国已经跃升为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习近平当年正式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倡议之后,中哈两国已经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总额达到300亿美元。
法广报导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投资55个大型项目,总投资额有273亿美元,其中十多个项目已经完成,8个项目处于冻结和取消。其中,很多投资都是在油气资源上。
事实上,不仅是在哈萨克斯坦,在过去10年,中共凭借暴涨的经济实力,向中亚五国大举渗透,投资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与俄罗斯争锋,并且已经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国,其中大部分投资,都是在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领域。
尽管中哈两国合作密切,但是从文化、语言和军事等层面来看,中哈关系还是比不上俄哈关系。俄哈两国,不仅是军事同盟,同属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同时,也是欧亚经济联盟(EEU)的成员国,彼此隶属于同一个关税领域。
而且,对俄罗斯来说,中亚具有至关重要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所以,俄罗斯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中共通过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虽然心有不满,但至少表面上也是平静地接受了。
不过,这次应哈萨克斯坦总统的要求,以俄罗斯为首的集安组织,派遣“维和”部队进驻哈国,将会对中俄两国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明面上是做给美国看,暗地里却是威慑中共,那就是,让中共不要以为钱多就想和俄罗斯分庭抗礼。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认为,这凸显了北京面临的新风险,并可能最终促使中国,未来几年在地区安全事务上和俄罗斯开展竞争。而且,中国方面,也势必会开始重新评估其经济投资的脆弱性,因为现在,中国相关投资项目的运营要依赖俄罗斯军队。
中国真正的陆上原油管道只有两条,一条是中俄石油管道,一条是中哈石油管道,另外的中缅管道,仍是转运从海上来的中东原油。同时,中国到中亚的天然气管道,也要经过哈萨克斯坦。所以,哈萨克斯坦绝对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通道。原本,中共是想通过“一带一路”,摆脱俄罗斯等大国主导的局面,但是现在看来,俄罗斯仍然控制着这条重要的运输和贸易通路。
而且可以预计,在哈国这一次的抗议事件之后,哈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会更为密切,也可能对中共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俄罗斯一直推动哈国允许欧亚经济联盟对在哈国生产、以及从哈国过境的石油和天然气征收关税,如果哈国同意的话,俄罗斯就对中国和中亚之间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拥有了定价的权力。
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已经引发中共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中共外交部表示,来自波斯湾的四国外长,已经在10日抵达北京,准备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但是,中东石油需要依靠海运,而中共并不拥有海运控制权,所以实际上,也无法保证这一条能源通道的安全性。
此外,中共的“一带一路”政策,也早就引发了哈国民众的不满,一直也是抗议活动不断。几年前,哈萨克斯坦就曾经爆发过针对中共的全国性大规模抗议示威,也导致当局决定从2016年起冻结向外国人出售和出租土地。
抗议民众,除了指责北京和哈国官员合作“掠夺”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自然资源之外,中方投资的石油和矿业公司在当地引发的生态灾难,也是屡遭批评的问题之一。
其次,中共当局非法逮捕50万到70万新疆哈萨克人并关到了集中营,也引发哈萨克斯坦社会各界对中共的愤怒。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说,从新疆移民到哈国的哈萨克人,从2017年到现在,都无法和他们在新疆的亲人联系,这也让哈萨克人对中共非常痛恨。
中共最担心的是“颜色革命”
不过,不管是能源安全还是“一带一路”,都还不是最让中共担忧的。最让中共担心的,还是哈萨克斯坦爆发的反政府抗议,是否会演变成“颜色革命”。
1月7日,新华社报导说,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的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口信”称,中方“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在哈萨克斯坦制造动荡、策动‘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通常是指21世纪初期,在前苏联和中东北非地区发生的,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更迭运动,这些运动通常用“颜色”命名。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邻国,和中国有1,770公里的共同边界。对于中共来说,如果哈萨克斯坦的“颜色革命”,导致了政治民主化,那就很可能会点燃中国国内政治民主化的导火索。
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爆发的反政府抗议,在形式上,和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运动也极为相似。中国的“六四”事件,一个导火索是胡耀邦之死,另一个导火索就是物价的上涨,然后民间的不满就指向政府的腐败、官商勾结的“官倒”等,最终演变成民主诉求。
而在哈萨克斯坦,也是因为液化天然气的涨价造成民怨,然后引发社会抗争。
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都执行针对燃油的价格管制,价格水平低到了令人侧目的程度,但是过低的价格造成了本国的能源企业长期亏损,这就导致了国内能源供应的短缺和质量的下降,全靠政府补贴维持。为此,哈国政府试图推进“市场化改革”。
在1月1日,哈国的液化气价格管制政策正式取消,当天,曼吉斯塔乌州扎瑙津市的燃气价格,就飙升到了每升120坚戈。而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扎瑙津市的液化天然气价格都保持在大约50坚戈的水平,在年底的时候开始上涨到80坚戈左右。
然而,在过去十年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陷于困顿,大量人口滑落到贫困线附近,而液化石油气,正是其中大多数人为了节省生活成本所能选择的最后选项,但是,最后连这样的卑微需求也得不到保障了,于是,抗议就像野火一样,在整个哈国迅速蔓延起来。
不过,天然气涨价只是抗议事件的导火线,真正的原因是民众对国内物价飞涨、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对政府腐败的长期积怨。
在过去,哈萨克斯坦一直习惯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但是现在,却要饱受油价下跌和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影响。目前,哈国的年通胀率接近9%,处于五年多来的最高水平。而世行报告指出,疫情造成的经济后果是哈萨克斯坦最近20年来遭遇的最大经济困难,并将哈国贫困率的预测,由8.3%调整到了12.7%。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高度依赖油气、矿产资源产业,使哈萨克斯坦的经济缺乏韧性,没有足够的动力帮助到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就是哈国长达30多年的专制统治,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家族,控制着哈国的众多行业,权力也集中在少数富有的精英手中。
而中国的情况,跟哈国目前的情况也很相似,长时间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是依赖出口和投资,如今想要推进改革,却又担心经济硬着陆,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又不得不走回举债来刺激投资的老路。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中共的政治体制问题。
就像哈萨克斯坦一样,过去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给了专制政权继续执政的机会,但是一旦经济恶化,人们多年的对于政治上的不满和积怨也就随之爆发,从而导致政权很可能在一夕之间崩溃,而这也是中共最害怕的。
今年1月3日,习近平分别和哈国的前总统和现总统互致了贺电,庆祝中哈建交30周年,并且称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是“我的老朋友”。没想到,仅仅两天之后,“老朋友”的命运就翻转了,被迫逃离了哈萨克斯坦。
大家看到,这些年,中共的“老朋友”们似乎都接连遭遇厄运,比如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津巴布韦的穆加贝、苏丹的巴席尔等等。现在,纳扎尔巴耶夫,也成了这个行列里最新的一个。不知道习近平心里会作何感想?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松筠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订阅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