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消失63所小学与人口出生率下降之谜

作者:林聪和

有两个消息,把中国的人口问题,从远期的恐慌,变成现实、当下的焦虑。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中国统计年监2021》,显示2020年大陆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43年来新低。消息一出,引爆网络。

另一个消息是,中国2020年的结婚登记人数出现了连续7年下降、近17年中的新低,网络翻车,一度冲上热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导,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表示:“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区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感觉。”

没有感觉的原因是,多年以来,从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一直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是一种能够带给国民自豪感、优越感的惯常说法。

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早在2021年4月29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在一份声明中说:“据了解,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然而,从种种证据,这个声明是有问题的,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说,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不到14亿。这是自1950年代末大跃进以来报告的首次人口下降。

美国大学里,教授们在课堂上讲授“国际营销”、“国际商务”、“世界经济”之类的课程时,英语教科书中都有“Shuifen”(水分)这个专有名词,就是形容中共政府统计数字虚假的程度。

中国大陆人口负增长,目前较多的说法,认为与计划生育的较大的关系,这样的判断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近一时期各方面专家都有论述,我们在这里不作展开,只做简要的概述:

计划生育怎么来的:是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共军方统计与美国伤亡比为1比5到1比8,依此计算,中共要打赢美国,人口最少五倍于美国。这是毛泽东坚决不限制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

三十年过后,人口大幅增长,1979年邓小平上台后,认定“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而且不再输出革命,不再与美抗争,因此下令执行严厉计划生育政策。

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在每一次的改革,中共都会特意留一个“特区”,来观察政策的执行效果,到底怎么样。

据《南方周末》报导,计划生育的特区,选择在了中国山西翼城,从1985年7月开始实施二胎试点,至2013年经过了整整28年的试验,实际情况表明放开二胎不仅未导致人口暴增,其人口增长率反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准,以性别比例为代表的各项人口指标均优于全国水准。但是中国“人口特区”只有一个山西翼城。

这篇文章还指出,仅在亚洲,就有包括日本、韩国、以色列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大;而在欧洲,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超过中国大陆。可见人口不是负担。

出生率下滑的根源是什么?

计划生育是造成人口下降的一个原因,但是从2000年之后,造成人口下降、以及目前年轻人不结婚、躺平的原因,却另有原因。

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个是在城市,一个是在农村。

在城市,出生率下滑与房地产直接相关:

西南财经大学曾经的一篇《高房价影响生育意愿吗?基于房价与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经验分析》的论文,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商品房均价每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下降约0.2个。高房价才是导致生育率下滑的根本之所在。

中国宏观经济学者任泽平认为,“初婚推迟效应”及离婚率攀升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压力、婚育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当前高房价、高教育支出,导致年轻人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大城市尤为明显。从1998~2018年,中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从1854元/平米上涨至8544元/平米。2004~2018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1.6万亿元增至25.8万亿元,增长16.1倍。

城市的高房价像涟漪一样荡开,城市周边、农村无处可逃,只不过农村县城的房价便宜一些,但是对应他们的收入水平,房子、教育、医疗,同样是农村百姓的“三座大山”。

房价到底高到了什么程度?

伦敦房价高,韩国首尔房价高,纽约房价高,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中共治国带来的房价,到底扭曲到了什么程度?

目前,中国住房市值为63万亿美元,美国为34万亿,日本约10万亿。中国股市总市值约15万亿美元,美股总市值39万亿美元,日本股市总市值7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中国的住房总价值差不多是美国的两倍,而美国的股市总价值是中国的两倍多,这样看好像差不多。

但是,我们看到中国住房总价值是股市的4倍,而美国、日本住房价值与股市价值几乎是在一个水平线、一个数量级上,房市与股市是一个几乎相当的水准,这是一个正常的经济。

这就是问题所在,中共一度宣称,我们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欧美的城市化进程,西方国家一百年才做成的事,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完成了,大家用常识想一想这可能吗?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

从中共官员任期到“土地财政”的核裂变

在2000年之前,中共官员的任期一般是三到五年,但是此后的二十年,中共官员任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一两年就要跳级、升迁。

升官凭什么?凭政绩,也叫“政绩工程”,当然是一眼能看出来的,比如城市大广场、超层高级建筑,或者一个还任何生产线都没有的“工业园区”,中国地方债务公开的就有40多万亿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官员制造业绩升官,然后当新的官员上任时,前任的业绩一定会抛开、另立山头,因为延续前任的业绩对新任没有意义,所以前任的工业园区一定会烂尾,这就是地方债数十万亿的根本原因。

那么,官员的政绩工程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呢?——土地财政。

有两个事情,是过去二十年中共对于“土地”采取的政策:

在2000年之前,中国住房是公有制、分配制,从2000年改变为商品房、市场供应,从2000年开始,当中共官员第一次体验卖出土地,换来巨额的财政收入时,无不震惊,几乎是一夜之间,地方政府的像核裂变一关,拥有了让官员实现“宏伟梦想”的资本。

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1-2010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从1296亿元增长到2.9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16.6%上升到76.6%。

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表蓝皮书,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蓝皮书尖锐地指出,地方政府得上了“土地病”,导致房地产发展绑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怎样找到更多的土地

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怎样找到更多的土地呢?中共在1949年,把全中国的土地从私有制转为公有制,在过了50年后,到了2000年,共产党又一次把目光转向了农村。

1、对于大城市、省会、发达城市周边的农村,中共采取强制“农转非”,就是强行收回土地,把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而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政府卖地生财。

在这些大城市的农村,本来以距离大城市为一种荣耀,没想到等待他们却是“灭村运动”:

2004年10月21日,中共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为农村与城市置换用地指标开辟了法律通道。

被广泛引用的一个区域性数据是在山东诸城,行政村编制被全部取消,数千个自然村落、1249个行政村合并为208个社区,70万农民正在告别世代居住的老村,搬入社区。

在“灭村运动”,全国耕地减少1.25亿亩,超过河南全部耕地面积,相当一个主要的产粮大省消失了。

2、对远离省会、大城市的农村地区,这是8亿农民所在,是真正构成中国人口的主体,中共却要把人口从农村向县城集中,因为“县官”也想制造政绩工程往上爬,他也需要“土地财政”。

这是一个说到这里,摧人泪下,心情难以平静的事情,就发生在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陆:

从2001年开始(又是2001年), 中共正式开始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县镇。从表面上看,中共的说辞是“撤点并校,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教师不愿意去的学校撤掉,集中到县镇办学,提高所有学校的办学质量”。

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农村百姓,虽然贫穷,可是就这样自然生活着。

然而,“撤点并校”却让数以几亿的农村百姓无法安排生活。

2012年11月16日,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10年农村学校减少了一半。”

1小时4所农村学校关闭,假如说一个小学校按两百人计算,就是八百人,1小时这么多的农村子弟失学。大家知道嘛,二战时期,希特勒是多么重视教育,二战期间德国的教育,农村教育没有中断。

大陆门户网站搜狐报导,“撤点并校”后遗症增加学生负担而提高了辍学率,因为大量贫穷的家庭,他们无法在县城购买商品房,而如果每天往返在县城、乡镇的学校,对于幼小的儿童是无法承受的,几十分钟的路程,变为数小时,有的甚至要走6、7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因此,农村辍学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大家对于留守儿童,这个词不算陌生了,中共官方的数据是全国共有6000万留守儿童,他们有的一年能见到一次从外打工回来的父母,有的一年也见不到一次,缺乏关爱,没有教育。

有一个事情,大家或许有印象,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集体喝农药自杀。中毒身亡的4名儿童,1男3女,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知情村民向澎湃新闻透露,是留守在家无大人照顾的四兄妹,穷得只吃玉米面。

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腾讯网在2011年曾报道,一位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曾渴望得到一盏台灯。

央广网在2019年报道,12岁女童哄骗奶奶自杀,12岁的留守女童露露哄骗奶奶去买农药,假装是豆奶,俩人一起喝下。梁奶奶已经80岁了,一直都是和孙女相依为命。因为贫穷,儿子儿媳一起外出务工。

这是怎样的悲剧?一个21世纪的大国,教育投资甚至低于非洲,这些消息,在中国大陆的媒体是看不到的。

前不久,中共六中通过了所谓的第三次历史决议,在决议中称国民党为反动派,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国民党“反动派”的领袖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于全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了多少?

据大陆门户网搜狐历史报导,蒋介石政府重教育抗战期间教育支出仅次于军费。

面临战争,国民政府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大家都想上前线打仗。

蒋介石力排众议,认为国防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1939年3月,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自此,“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

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竟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国民政府元老陈立夫说,抗战八年期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这一笔庞大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确非虚言。也唯其如此,才得以在战火纷飞中造就中国教育的一次大飞跃、大发展。

如果国民政府不离开大陆,中国将会怎样?将会怎样?可惜时光无法倒流,历史没有假设……

抗日战争,四万万中华同胞战火中,虽然有苦难,但是心灵却得到了升华。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农村的亿万儿童,却因为中共抢夺土地,而卑微地生存着,他们甚至忘记了活着是为了什么……

回到本期的话题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的一篇文章置疑,“撤点并校政策降低了生育吗?”作者为江涛,他写到:近年来,撤点并校政策导致全国各地的小学数量大幅减少,这可能会引起养育成本上升,从而抑制生育需求。

也就是说,中国人口下降,在2000年之前与计划生育有直接关系,但是2000年之后,当中共把土地做成了生意,五千年来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国大陆土地的人民,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当成了赚钱的工具,“王道乐土”再也回不来了。

据路透社6月7日报导,穆迪在7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中国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的新政策可以支持生育率,但不太可能极大地改变全国的出生率,这意味着老龄化仍将是一个对信用负面的制约因素。”

虽然中共通过近几十年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圈地运动”,制造了中国高增长的假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也给中共自己埋了无数的“定时炸弹”,中共的掘墓人就是中共自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希望之声/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