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成公兴居人间七年 受点化寇谦之得道

文/周晓辉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0日讯】北魏太武帝时期,南雍州刺史寇赞的弟弟寇谦之(365年—448年)早年就喜好仙道,心怀远离尘俗之心。他小小年纪就读了不少天文、历数、老庄之书,还自己看书修行张鲁之术,亦修炼丹药服食,但因为没有师父的教导,因此学了多年,也不见什么成效。

后来,也许是寇谦之本身就有仙缘,又一心向道,诚意感动了上界神仙,遂上界派了仙人成公兴来点化、引导他修行。

谪仙成公兴点化寇谦之

为了与寇谦之接上这份缘,成公兴先是到寇谦之的姨母家做工,寇谦之看望姨母时看见身体强壮、干活不知疲倦的成公兴后,就请求姨母让他跟自己回家工作。得到姨母的同意后,寇谦之带着成公兴回到了自己家中,让他开垦住宅南边的枣田,他则坐在树下推算。几天里,成公兴干活之余常常来看其推算。

一天,寇谦之推算七曜的运行时间,却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脸上不觉露出了惘然的表情。古人将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星合称为“七曜”。成公兴遂让寇谦之按照自己所说的再推算一次,很快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算法让寇谦之大开眼界,寇谦之这才意识到成公兴绝非凡人,便站起身施礼,请求拜其为师,成公兴却固辞不肯。成公兴只问寇谦之是否愿意跟自己一起隐居避世修行,寇谦之欣然同意。于是,二人沐浴斋戒三日后,进入了仙山华山。成公兴让寇谦之住在一间石室中,自己则出去采药,回来后两人一起服食,因此他们都不感到饥饿。

之后,成公兴又与寇谦之一起去了嵩山。在嵩山,他们找到了一个三重石室,住在第二重中修行。

七年后的一天,成公兴对寇谦之说:“我在世间不能久留了,明天中午就要离去了。待我死后,麻烦先生为我沐浴,自然会有人来迎接我。”

说罢,成公兴进入第三重石室,不久仙逝。寇谦之恭敬地为其沐浴。第二天中午,门外来了两个道童,一人手里拿着法衣,一人手持钵和锡杖。寇谦之将他们带到成公兴的尸体旁,成公兴突然起身,穿上法衣,持钵执杖离去。

之后,成公兴又与寇谦之一起去了嵩山。图为《嵩山北面》。(公有领域)

成公兴去了哪里?早前京兆灞城人王胡儿去世的叔父曾将王胡儿带到嵩山的一座山峰上,那里坐落着一些金室玉堂,其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屋宇门上写着“成公兴之馆”,里边却空无一人。王胡儿很奇怪,便问叔父。叔父说:“这是仙人成公兴的馆舍,因为他的过失导致失火烧毁了七间屋子,所以被贬到人间七年,来引导寇谦之修道。”

王胡儿回来后告诉了大家,大家这才了解到前后因果。

寇谦之受封天师 预言唐朝兴起和皇帝更迭

成公兴仙去后,寇谦之在嵩山更加精进修行,始终不松懈。他还收了几十个徒弟。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神瑞二年(415)十月的一天,寇谦之忽见太上老君驾祥云、在众仙人玉女的簇拥下降临。太上老君授予他“天师”之位,并授予他经诫二十卷,又传授给他高深的道术,让他将来在人间辅佐国君、教化生灵。

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十月,又有太上老君的玄孙来到嵩山,也传给他一部真经,并让寇谦之统领嵩山一带。

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入世宣扬道法。他亲赴魏都平城献道书于太武帝,在大臣崔浩的帮助下,得到了太武帝的信任,被封为国师,他与四十多名弟子在京城东郊建立了道场。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神瑞二年(415)十月的一天,寇谦之忽见太上老君驾祥云、在众仙人玉女的簇拥下降临。图为《朝元图》(又名《神仙赴会图》。(公有领域)

拥有预知功能的寇谦之,多次作出准确预言。如太武帝打算出兵讨伐十六国的夏国赫连昌时,有大臣劝阻,认为难度很大。太武帝便向寇谦之询问吉凶。寇谦之说“一定能取胜”。果如其言,太武帝出兵战胜了赫连昌。

北魏大臣崔浩怂恿太武帝“灭佛”,寇谦之竭力劝说,崔浩听不进去。寇谦之于是预言道:“你以后会被杀,而且还会遭到灭门之祸。”其后,崔浩果真被杀,其族被灭,其姻亲也受其牵连,全都被处死。

寇谦之在嵩山修行时,经常在石头上刻字记事,这些石头都藏在嵩山中。唐高宗上元初年(674年),洛川郜城县有一个药农在山中采药时,发现了这些刻了字的石头。他把石头献给县令樊文,之后层层送达,直至高宗手中。石头上记述的事很多,但言辞深奥难解。因为搞不懂,高宗就下诏将石头藏于内府之中。

石头上的字可以辨认的有“木子当天下”“止戈龙”“李代代,不移宗”“中鼎显真容”“基千万岁”等等。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世人才完全明白这些预言的含义。所谓“木子当天下”,是说唐朝李氏受天命该当皇帝;“止戈龙”是说则天武后要临朝当政,因为“止戈”为“武”,所以指武则天;“李代代,不移宗”是说武则天后,皇权又转回到李氏手中;“中鼎显真容”,是指睿宗的庙讳,因为“真”是睿宗的谥号;“基千万岁”中的“基”是玄宗的名字,“千万岁”是指他经历的时间长久。历史的进程与预言完全吻合。

得道成仙 尸解而去

448年,寇谦之仙逝。在他没了呼吸后不一会儿,口中便喷出似烟云状的气体,飞出了窗外,到天空中才消散。随即他的尸体变长,弟子们量了一下,有八尺三寸。三天后,逐渐缩小,到放进棺椁中时,只有六寸长了。弟子们知晓这是师父得道成仙,尸解而去了。

参考资料:

《魏书‧释老志》
《朝野佥载》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晓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