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4日讯】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在晚上10点~11之间入睡,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最低。
根据11月9日发表于《欧洲心脏学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一份研究报告,欧洲心脏学学会(ESC)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Biobank数据库内88,026名参与者的数据后发现了这样的关联。这些参与者的年龄在43岁~79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61岁,58%是女性,调查期间在2006年~2010年。
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填写了人口统计、生活习惯、基本健康状况相关的问卷,并让他们的手腕佩戴加速计(accelerometer),连续7天记录他们每天晚上入睡的时间。
在这之后多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和这些人保持联系,以追踪了解他们的心脏健康状况,平均追踪时间接近六年。在这期间,共有3,170多人、接近3.6%的参与者罹患了心血管相关的疾病。
这项研究按照年龄、性别对比了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连。结果显示,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5%;在11点~12点之间入睡,风险增加了12%;在10点之前入睡,风险增加24%。也就是说,每晚10~11点之间入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小。
数据还显示,这种关联度似乎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更明显;但是,在10点之前入睡的群组中,男性的风险更明显。
另一方面,研究也考量了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规律性,以及已经知道的其它心脏病风险因子,比如吸烟、肥胖情况等,认为这些因素并不影响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度。也就是说,研究人员认为入睡时间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某种单独的联系。
主要研究者之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普兰斯(David Plans)在新闻稿中说:“我们的研究显示最佳的入睡时间在我们身体24小时生理时钟的特定时间内,偏离这个时间可能损害健康。午夜后入睡对身体的伤害最大,因为这很可能会导致人错过早晨的阳光及其重置一天生理时钟的作用。”
“虽然这些数据尚不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仍说明入睡时间是心脏病发作的一个单独风险因子——即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单独起作用。如果能有更多的研究证实这一点,那么推广公众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将是降低心脏病风险一个有效、低成本的好办法。”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