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2日讯】在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上,美国和中国周三(11月10日)令人意外地发布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联合声明,承诺未来十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在这份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就一系列问题达成合作,包括甲烷排放、向清洁能源过渡和去碳化。但是美国牵头的一个联盟上周承诺减少甲烷排放,中方尚未加入该联盟。
中共最高气候谈判代表解振华10日告诉媒体,在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共识多于分歧”。解振华在周末出席会议迟到后解释说,他太忙,每天都要跟美方讨论。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则说,美国和中国之间“不乏分歧,但在气候问题上,合作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唯一途径”。
《纽约时报》报导说,专家们一致认为,联合协议的规定远远没有达到克里和解振华两人在2014年达成的气候相关协议,美国和中国在那项协议中都宣布了新的减排目标;而且此次协议没有要求中国就何时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更多化石燃料,并逐渐实现减排做出新的承诺。
美中达成气候变化协议背后有何隐情
美中在气候变化上之所以达成合作,背后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能源方面,双方都存在互相制衡的因素。
台湾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李正修告诉大纪元,“现在有一个宏大的话题被利用可以用于修复中美关系,所谓的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中共来进行配合。”
“这个气候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现在这个气候是不正常——中国今年提前二十多天进入了寒冷季节,大量的地方暴雪,而不是在变暖。”他补充说。
彭博社专栏作家大卫‧菲克林(David Fickling)分析说,一方面,美国的经济脱碳计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中国控制着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离子电池的大部分供应链,以及可再生能源所必需的一系列重要但不突出的部件和原材料。
另一方面,华盛顿的海军保证了全球石油等能源物资在全世界的自由流动,这一点对北京来说至关重要,中国每年进口的能源比其生产的多三分之一;而美国是能源出口国。
“与中国对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控制一样,这一事实对美国的竞争对手来说,既是一种好处,也是一种威胁”,菲克林写道,“北京如此大力投资建设一支能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蓝水海军的一个原因,正是因为目前的形势使其能源安全处于五角大楼的控制之下。”
“能源地缘政治一直是一个残酷的游戏。在能源交易和经济控制之间存在着的不安联系并没有减弱。”他说。
没有明确设定具体行动目标 协议不具约束力
从格拉斯哥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中美几乎都没有明确设定具体的行动目标,两国都没有加入关于煤电或电动汽车的承诺,中国也没有签署结束海外化石燃料融资、减少甲烷排放或使农业更可持续的计划,更不用说加入关于清洁电力、绿色钢铁或公路运输的建议。
为何中美两国在气候上无法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菲克林说,一方面,美国的法案必须由国会参议院批准,而温和派民主党人乔‧曼钦(Joe Manchin)担任关键的委员会主席职位,且他代表西弗吉尼亚这个产煤州。这位参议员已经在气候谈判前发出信号,他准备阻止总统乔‧拜登的清洁电力计划。
跟中方的气候谈判一直受到美国国内部分鹰派人物的质疑。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印太研究研究员迈克尔‧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告诉《华盛顿邮报》:“如果气候变化对拜登来说有那么重要,他应该需要把他自己能跟中国一起做成什么事的执念中跳出来。”
“如果我们不想要坐等(中共)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改观,那就让我们向前迈进,解决掉它们构成的威胁,并剥夺它们利用一个种族灭绝地区作为其‘一带一路’核心倡议的能力。”索博利克说。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乔什‧罗金(Josh Rogin)表示,美国需要转向一个对中国(中共)有清醒认识的气候变化战略,不能让美国能源未来建立在与北京的关系上。
他认为,拜登政府与其致力于跟北京签署模糊、不具约束力的气候承诺,不如专注于在美国建立一个国内气候变化产业,保证供应链不经过中国。
中国国内政治情况更加不透明
另一方面,中共并非法治国家,中国国内的不透明政治情况注定气候协议不可能具有法律约束力。
11日的中共19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党史上第3份历史决议,大幅提高了总书记习近平的地位,但中共党内的权斗和混乱从未间断。
彭博社8日报导说,拥有巨大的权力和有效地使用权力是两码事。在中共这个不透明政治体制中,最高领导人拥有管辖三十多个省级行政部门、3000个地市级和县级行政区以及至少4万个乡镇一级行政区划的权力,但是否有效使用权力则是另外一回事。
习近平过去21个月没有离开过中国访问国外,包括缺席10月罗马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以及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
菲克林说:“尽管所有的绝对权力都集中在习近平主席手中,但这个国家实际上有32个曼钦(比喻反对党内高层政策的人士)在治理着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共产党官员将成功管理核心区域视为在国家层面获得有影响力工作的踏脚石。当他们被迫平衡中央政府设置的不可调和目标时——强劲的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部署和积极控制排放方面,增长总是赢家。其结果是,自上个月能源紧缩以来,煤炭产量激增,创下了纪录。”
迈阿密大学政治学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告诉彭博社,对中共官员来说,应对上级坏政策的最好办法就是低着头,最小限度地执行,并希望不要被领导注意到。
气候协议背后的小插曲
美国国内一直呼吁拜登为受中共镇压的新疆维吾尔族人发声,不要用人权换取气候协议,新疆是主要的太阳能板生产地区——关系拜登的清洁能源计划,克里表示,他一直“坦诚”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但他的工作重点是当一个“管气候问题的人”。
他说,无论出现什么其它问题,美中两国都必须共同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现在的每一步都很重要,将有一个漫长的旅程等着我们。”克里说。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刊文说,COP26峰会对中国人权保持沉默,环保活动人士因害怕激怒北京,不敢在网站或社交媒体上提及西藏、新疆或香港人权。
阿里巴巴旗下的香港《南华早报》11日就中美气候联合声明发文说,美中竞争“有可能破坏应对气候变化的进一步行动”。
文章说,中美双方联合声明受到谨慎欢迎,但气候政策专家担心,持续的紧张关系限制了进一步协议的空间。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共希望美方进一步放软。
有消息说,拜登和习近平将在15日举行视频会议。这将是两人年内的第三次通话,预计时长超过过去两次。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