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9月03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时事纵横》我是扶摇。今天是2021年9月2日星期四。
今天关注的焦点:“不斗争不切实际”,习党校训话,爆中共危机?阿里为“共同富裕”投1,000亿,破财能否免灾?北大教授警告“共同贫穷”,医疗产业将遭打击?中共在南海使绊子,美澳强硬回击;欧盟全面升温对台关系,北京急了。
“不斗争不切实际” 习党校训话 爆中共危机?
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发表讲话,部分内容引发外界关注。
第一个关注点是,他多次强调“忠诚”。根据新华社的相关报导,青年干部被要求“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也要“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习还给出了党员是否忠诚的明确检验标准,比如能不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各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并直白地说,“首先要有敬畏心”。
时评人钟原在大纪元撰文说,刚开班,后备干部们就被提出这些要求,看来中共选人的标准,最重要的始终不是能力素质,而是能否忠诚,关键时刻能否站好队。
下面听训的后备干部们应该十分清楚,目前,党内关于连任的斗争十分激烈,他们确实也怕站错了队。而习近平到党校训话,除了关心这些人是不是真正对自己忠心;还想通过讲话告诫那些骑墙、观望的官员,不“忠诚”可能有后果。
除了要求效忠,习近平还提到,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要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等等。
中国问题专家冯崇义对大纪元表示,强调所谓的斗争性,可以解读为中共形势严竣。大陆体制内学者王先生认为,习说的“风险”和要“斗争”,透露出“共产党已经到了临死前的挣扎、绝望的状态了。他们吓坏了,想方设法要维持他们的特权,并做出各种应变社会动荡的预案。”
同时,台湾智库咨询委员董立文对自由亚洲电台分析,习斗争的首要目标,是要确保他能连任。
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赞同这个观点。他表示,习指的“风险”,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但主要是国内。国内目前最大的“风险”是疫情复燃、经济下滑成定局,以及他连任受阻。他现在没有了退路,所以只能斗到底。
大纪元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指出,中共信奉“斗争哲学”,它的统治建立在一系列对内对外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思想斗争”之上。而近来,中共对各个行业的斗争,已经让不少大企业下跪了。
阿里为“共同富裕”投1000亿 破财能否免灾?
9月2日,“浙江新闻”引述阿里巴巴的消息说,集团已经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帮助实现“共同富裕”。为促进十大行动落地,阿里还将成立一个专门的常设机构。
据悉,这十大行动主要针对五个方面,包括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帮助高质量就业、关爱弱势群体,以及成立200亿元的共同富裕发展基金。
阿里巴巴是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计划。8月17日,习提出要促进“共同富裕”,通过三次分配,“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财经评论人士秦鹏认为,其实中共这是在公开要求“识相的富人们”,赶紧破财免灾,主动比被动好。我们看到,习话音刚落,腾讯第二天就宣布出资500亿人民币,用于乡村振兴、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和腾讯比,阿里的反应慢了十多天,但是它对自己下手更狠,直接翻倍拿出一千个亿来。不知道目前处境不妙的阿里,破了这么大一笔财,能否免灾呢?
政论家章天亮在自媒体节目中分析,知名企业和富豪们捐得越多,当局会觉得他们越有钱,而且会进一步认为,如果施加更大压力,能获得的“捐款”就更多。中共的贪婪是没有底线的,各企业捐得再多都不够多。
北大教授警告“共同贫穷” 医疗产业将遭打击?
而对于当局走回计划经济的做法,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提出警告。
9月1日,张维迎在“经济50人论坛”发表一篇文章。他指出,中国在1970年代末放松经济管控,自由经济为一般民众提供了一个摆脱贫困、致富的机会。
如果中国坚定对市场经济的信心,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将能够走向“共同富裕”。但如果中国对市场失去信心,当局干预逐渐扩大,中国只会走向“共同贫穷”。
张维迎还表示,政府可以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有所作为,但必须明白,那些扶贫的钱,本质上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政府能做的,只是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里转到另部分人手里,不可能无中生有。他警告,如果企业家没有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了,政府将没有钱转移支付,“这一点我们必须牢记于心”。
其实,中共近来的过度干预,已经对多个行业造成致命打击。
我们拿教育行业来说,中共在7月底推出教育“双减”政策,宣称要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么一来,多家行业巨头的股价狂跌超过9成,还有多家直接宣布倒闭,整个培训业几乎被摧毁殆尽。
据大陆《财经》杂志9月1日报导,今年以来,已经有大约14万家教育培训公司注销。知名的上海启文教育、杰睿教育、趣口才等一众公司近日宣布破产;而已有27年历史的老牌机构“巨人教育”,也在8月31日宣布倒闭,而且无法退还已交的学费。
教育、科技、房地产等行业目前已经是风雨飘摇,还没波及到的行业也战战兢兢,不知道下一个轮到的会是谁。
美股财经电视台CNBC引述市场研究机构“TS Lombard”的经济学家葛林(Rory Green)的话预测,医疗保健产业将会成为北京的下一个目标。葛林指出,医疗保健是目前“唯一尚未受到监管审查的产业”,这个产业“特别脆弱”。
位于伦敦的经济资讯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也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北京当局日前称将控制该行业的价格,预计现在将加大力道。
中共在南海使绊子 美澳强硬回击
除了在国内斗,中共在国际上也一直耍横,但是国际社会并不买账。
9月1日,中共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中共自称,这条“法律”应该适用于南海、东海以及其它所谓“不可分割”水域中的各种岛礁,还规定,潜水器、核动力船舶、载运放射性物质的船舶等五类外国船只,进入这些水域必须向中方报告。
外界普遍认为,这法案很大程度是针对欧美军舰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因为被点名的五类外国船只,其中的核动力船舶,明显是冲着美国说的。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法国拥有核动力航母,而经常把航母开到南海的,就是美国。
新法实施以后,如果各国在南海进行自由航行却不向北京报告,中共海事管理机构就要来“执法”了,包括追赶目标船只到公海、抓捕责任人,甚至将他们带回中国港口审讯。
这么一条“法律”,相关国家会认同吗?当然不会。
南海是东盟十国,以及欧、美、日、韩等国的海上航运生命线。多年来,中共跟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台湾,对南海主权有争议。此外,中共还和日本、韩国在东海有争议。这些海域的规则,怎么可能由中共一家说了算?
9月1日,五角大楼发言人索普尔(John Supple)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共的做法是对自由航行和自由贸易的“严重威胁”。他说,“美国仍然坚定地认为,任何沿海国家制定的法律或法规,都不得侵犯(其它)所有国家根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权。”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也表示,“我们毫不避讳地提出抗议,并在许多情况下与合作伙伴和盟友一道抵制中国(中共)的非法、过度的海洋主张。”“我们将继续这样做。”
同时,《澳洲金融评论》报导说,在中共发出新法令之际,法国声明将与澳洲军舰在南海进行联合过境。
澳洲海军宣布,他们不会受中共新法令制约;澳洲国防部也表示,他们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准则。
欧盟全面升温对台关系 北京急了
此外,欧盟还在台湾问题上狠狠踩踏北京划的红线。
9月1日,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以60票赞成、4票反对、6票弃权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EU-Taiwan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这份报告旨在全面提升欧盟与台湾政经关系,这次被表决通过,将为其正式成为欧盟法律打下基础。
报告称,台湾是欧盟在印太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和民主盟友,因此主张欧盟在一个中国的政策下,与台湾建立更加密切和坚强的伙伴关系。
报告起草人、来自瑞典的欧洲议员成员魏莫斯(Charlie Weimers)在投票后发推文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因为这是此类报告首次获得通过。”
他在另一条推文中说,“台湾是(欧盟)在印太地区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鉴于中共越来越好斗,还刻意隐瞒有关COVID-19爆发的信息,加强欧盟和台湾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欧盟和台湾必须协作。”
同一天,欧洲议会外委会还通过了一项修正案,建议欧盟将驻台机构从欧洲经贸办事处,改名为欧盟驻台湾办事处,以体现欧盟要全面提升与台湾的关系,而不只是经贸关系。
欧盟的这些行动,是直接告诉北京,他们的恐吓、施压没有用。
之前,欧盟成员国立陶宛宣布要在台湾设立代表处,并允许台当局以“台湾”的名义在该国设代表处。结果北京马上报复,单方面决定和立陶宛互撤大使。
立陶宛没有屈服,而且得到了美国和欧盟的力挺。现在,欧盟还跟进了。
当然,中共好斗,表面上怎么都不会服软。当天,中共驻欧盟使团发出“强烈反对”的声明,声称“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严重违背一中原则,还要求欧洲议会“立即纠正有关错误言行”。
好的,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不见不散。
《时事纵横》制作组
(责任编辑: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