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惊动皇上 跨越关山圆了情人梦

作者:怀忍忍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7月28日讯】

胡人羌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明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塞上闻笛》 高适]

唐玄宗开元年中,边塞上。马车来到,拉来了一批军需用品。

“大家过来领赐!这是皇上颁赐的夹棉短袍(纩衣),人人有份!”

征戍岁月中,来自京城、来自故乡的一讯一物,包裹着浓情厚意,慰贴荒漠戍人之心。

有一个兵士领到短袍,喜孜孜试穿新衣,手伸入口袋里时,发现竟然有东西。这袍子还散发着新衣的味道呢,不可能是别人穿过的旧衣呀!摸出来一看,是一张纸,上面还写着几行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
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

洒落纸上的字迹,竟是一首浪漫的款述心曲的寄情诗。缝制这件袍衣的伊人希望哪个得袍的沙场征人戍客,在苦寒中能够得个好眠。伊人的针线压进了情意,把袍衣逢得扎扎实实:“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

当兵士看到“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不免哑然伤感,伊不是在追求偶遇奇缘,只是幽幽叙述自己的命运。

手作这件袍衣的伊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她的弦外之音,凄凄然流露感伤之情。

这兵士把袍中藏诗拿给将帅看。敢是将帅也被诗情打动了,他将这袍中寄情诗呈报皇上。

这批袍衣是在后宫中赶制的,出自宫女之手。玄宗得到边塞将帅回报后,下令将诗在六宫中公告,同时下旨:“谁作了这首诗不要隐藏身份,朕不怪罪。”

有一个宫人出面谢罪。玄宗深深怜悯她,于是将她嫁给得诗的士兵。宫女的悲梦一夕变成美梦。她对得诗的士兵说:“我与汝结今身缘。”知道这“纩衣藏诗”的人也为这意外的圆满结局感到高兴,“纩衣寄诗”的典故也继续在后代流传。

在唐朝时,像这样浪漫的“纩衣寄诗”牵系良缘还不只一起。唐僖宗朝,宫中内制袍衣千件,赐给戍守塞外的吏士。有个属于神策军的将士马直在袍中夹层棉絮中得到一枚金锁,金锁上写了一首诗:

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
锁情寄千里,锁心终不开。

马直将金锁在市集卖出,有看到的人报告他的将帅。将帅把袍衣藏诗上奏。僖宗下令马直回京,把写诗的宫人赐给他为妻。后人把这故事写成《金锁曲》流传于世。(《翰府名谈》)

另外一件类似的情诗解危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唐朝。朱滔(740—785年)在建中三年谋反,抓人当兵。他在练兵场上阅兵,看到有一个士子模样的人,容止可观,举止高雅。

朱滔把他招过来,问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士子说:“学作诗。”
又问他:“有妻子吗?”
士子说:“有。”

朱滔立即令他作一寄给妻子的诗。那人拿起笔来立即写就了: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
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

这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想念,表达自己不是从军的料,陈述自己凄楚的心情,夜里常哭湿了枕头,人也瘦了,请妻子等着他,等他回家重拾恩爱生活。

朱滔看后,又令他代妻子作一答诗。他很快又写出来了,代言了妻子企待他归去的心情: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

朱滔看了受到感动,送给他束帛,放他归乡。

有情天地,沉默的诗歌款款道出多少心底事;迢递关山,深情的诗歌牵起多少红尘缘。

——事据《本事诗》、《翰府名谈》、《诗话总龟.前集》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