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没毛病!从医学角度看躺平现象

文/杨景端(美国杨氏整合医学中心创始人及医学主任、中西医师)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7月13日讯】最近有很多人来问我,怎么看待“躺平”这个现象。我此前从没有听说过躺平这个词,所以就去查了一下,发现了这个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古今中外都有,只是在当今的年轻人中更普遍一些。

今天我就从医生的角度来聊一聊躺平这个现象。

什么是躺平呢?躺平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和态度,一个人看起来不追求成功,不追求金钱,不在意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看法和评价,同时保持一个非常基本的低消费和低压力的生活。他们当中有的人对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也没什么兴趣,他们过着一个自己想过的生活。

为什么选择“躺平”?

其实啊,处在这样状态下的人,也不都是一样的。 有的人并不是在家躺着不工作,而是从事压力小、工作时间少、人际关系简单的工作,比如有的人辞掉大公司高管到大专当老师,有的人房地产经销商不做了,要到麦当劳打工。 有的人也结婚也有孩子,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一个与世无争、淡漠名利、自给自足的生活。所以每个人“躺平”的状态也不完全都是一样的,不仅状态不同,每个人躺平的原因也不一样,不仅年轻人有,成年人也有。

有的现在“躺平”的人, 曾经是有理想的,也奋斗过,甚至成功。但他突然觉得没意思,感到“人间不值得”,他就退出来,改变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以前看过一对日本夫妇的故事,他们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但是双方决定改变一种生活方式,远离喧嚣,在山脚下买了一块地,自己盖房,自己种自己吃的东西,过着一种逍遥和自然的生活,这都没毛病。

有的人在奋斗的道路上受到了挫折,一气之下就选择了“躺平”。我们生活中有些知名明星,他们经常也因为人生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改变了生活态度和方式。例如过去有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叫陈佩斯,因为看不惯央视春晚一些做法,一气之下闹翻了,在北京的郊区买了一个山头做农夫了,这也没毛病。

有的人也想奋斗, 甚至也努力奋斗过,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因为他们承受不了奋斗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社会、工作单位和家庭对他有很多要求, 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达到所谓“996”的工作强度,这些压力就把他们压垮了。

年轻人在事业初期,总要经历这样的辛苦,刚工作,“996”是正常的工作时间。我那时候当住院医生996是个很正常的工作时间,当住院总医生,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住在医院里,随时处理急诊病人,远远超过996;我儿子在美国工作头两年也是这个状态,他承受下来了,但也付出了代价,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精神状态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很多人常常是在年轻的时候用命换钱, 到老的时候就用钱换命,得不偿失。 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明白,不愿意这样做,这没毛病。

而有些来我这看诊的年轻人又是另一种情况,因为有先天的和环境的因素造成的生物化学和神经电生理的不平衡,他们对正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压力都不能够承受,产生很多情绪、思想和行为上的诸多问题,被戴上各种各样精神疾病的帽子,吃上大把大把的精神药物,不仅社会功能难以恢复,药物的副作用更是让他们变得疲劳肥胖,没有动力,自信心彻底丧失,昼夜也颠倒,唯一的生命活动就是玩手机打游戏。

他们看起来也“躺平”了, 但那是被迫的,是不得已的。他们内心深处是十分不甘心的,这就造成了内心冲突和精神疾病。当然他们也试图涉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像我的一个18岁大学生病人,经常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

顺便说一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不完全准确,龙和龙不一样,凤和凤也不一样,老鼠的孩子也不是个个都会打洞。

大家看过我们讲甲基化不足“A型性格人的健康挑战”那集影片就知道, 父母都是超级成就者, 孩子常常有甲基化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可能造成类似自闭症、多动症、抑郁症、强迫症,很容易有成瘾,甚至轻生的倾向。最近出名的北大教授,夫妻都是学霸,女儿学习成绩却不理想,从遗传表观学上来说非常可能。

躺平与人的本性

然而绝大部分主动选择躺平的人,还不是上面这些情况。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从人的本性探讨这个问题。人的本性之一就是要生存,为了活着什么都愿意做。 拿“996”打比方,他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身体越来越坏,精神越来越紧张,感觉到这样下去自己可能会死,他求生的本能就占了上风,就会选择逃避或者放弃。对人来讲,活着很重要,这个选择没有问题。

人除了求生的本能,还有逃避痛苦的本能。 如果面临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很恶劣,职场上还有潜规则,同事间还互相勾心斗角,工作单位压榨员工严重, 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精神和肉体的痛苦、疼痛、疲劳、失眠、焦虑、抑郁、恐惧等等,时间长了受不了,一有机会就必然选择逃避,这个选择没有问题。

人还有一种本能,就是追求感官和精神上的快乐, 他要尽量选择一个可以给他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和愉快的体验,有的人选择有更多的时间去健身和运动,运动刺激身体产生的内啡肽(Endorphin)就给人带来非常愉悦的感觉。

有的人则选择睡觉,在长期睡眠被剥夺的情况下,睡觉是一分钱不花,又最有效的恢复健康的办法。有的人花很多时间在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上,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人和动物不一样,他还有追求精神上快乐的需要。什么是精神上的快乐?就是人觉得他做的事情有意义,对别人对社会有很多好处,能够体现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符合他自己的信仰和精神追求。 如果他的选择能给他精神上带来快乐,他甚至会忍受一些肉体上的辛苦和经济上的牺牲。

如果职场上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为名利不择手段, 或者是一种非常虚伪的人生,他看到这种本质之后,可能就觉得没有价值,他就会去追求一个让他精神世界更干净、平和的状态, 他就选择躺平,这也没毛病。

所以“躺平” 这个现象,就是一个人对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体验做出符合他个人需要的适应性反应,它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健康的。其实那些没有躺平的人,或者批评躺平的人的行为也是他们对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体验做出符合他个人需要的适应性反应,只不过选择躺平的人的环境和需要,和没有躺平的人不一样而已。 有人也许想躺平,但是没有躺平的条件,他们批评躺平,或许正是他们个人生存的需要。

躺平与否的转换

大家最终的目的都一样,活着、快乐着、少痛苦,其实谁也不比谁高尚。如果你真的对年轻一代的躺平非常担心的话, 那我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躺平这个状态是一个过渡性的状态,并不是永久性的。人躺下和站起来都是对环境的一个适应反应,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躺平的条件。能躺平的,最起码他头上有个屋顶,能吃饱穿暖,他有这个条件。很多人没条件,想躺平也不能躺。

站起来也一样,需要三个原因就会站起来:

1. 发现躺平没吃没喝了,或像是家庭变故,失去保护和赡养,生存出现问题。

2. 意识到躺平后产生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像是昼夜颠倒、打游戏、吃垃圾食品, 造成的各种各样的病痛,他也会改变。

3. 如果他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精神上的需求和对快乐的理解有了变化,他也会站起来。

当然站起来做什么但是另外一回事?站起来是不是就一定比躺平好也值得探讨。

此外,年轻人在25岁以前大脑的前额叶发育都是不完善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选择都带有冲动的成分,在他们成长之后,他们也会改变,就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其实真正的、主动的躺平并不是一个坏的选择,一个人躺平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躺平,那还真需要很大的智慧、勇气、信仰。 我们大家有多少人愿意躺平?又有多少人有勇气躺平?躺平意味着放下,放下社会和人类趋之若鹜的东西。

绝大多数人,当他的世界观改变的时候,也就是说它的精神追求有了变化,当他的生存条件改变的时候,躺平给他带来更多的痛苦或更少的欢乐,甚至有生命之忧的时候,他就会坐起来,甚至跪下;或者当他可以真正的像人一样可以站起来的时候,获得人的尊严,和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的时候,躺平就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躺平的境界

如果我们从道德层面来衡量躺平的人,你会发现躺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实面对同样的社会、经济、家庭、政治环境,躺平不是唯一的选择。有人选择杀人放火、巧取豪夺、坑蒙拐骗、你争我夺,有人选择阿谀奉承、攀附权贵、恃强凌弱、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甚至“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和这些人相比,躺平甚至是一个高尚的选择,他不伤害社会,不伤害别人,他与世无争、清心寡欲,对社会资源消耗很少,自食其力,很多人只是去挣够需要的钱,不想多赚钱,也不想多劳心劳力。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和清心寡欲那是很高的境界,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躺平是一种修行。有人说他们很佛系,我觉得他们有的人离佛就有一步之遥,就是修行得法不得法的问题。

我的祖先,陶渊明,就是个躺平的人。他官也不做了,回去种个田、喝喝酒、写写诗。其实他也曾经想改变世界,但是生不逢时,就选择躺平了。

在一个谁都不能站着的社会,大家都是跪着赚钱的,只不过成了一种常态而不自觉而已。如果站着太危险,跪着又太痛苦,那么躺平不行吗?

总之一句话,躺平没毛病!

作者简介:杨景端,美国宾州杨氏整合医学中心创始人及医学主任、亚利桑那大学整合医学中心教授、美国临床针灸学院主席、牛津学者。出身中医世家,中西医双修,曾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贝勒医学院、美国精神病学年会做专题演讲。景端医话频道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乐真)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