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7月10日讯】近年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科技断供下,中共砸巨资发展半导体产业,然而相关企业相继烂尾。9日,最大的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此消息震撼中国科技产业圈。
7月9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告说,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通知,债权人徽商银行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紫光集团当晚回复中国证券报称,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可通过司法程序,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实现债权人公平受偿;且不影响企业的法人主体资格、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维持企业的营运价值、职工稳定、资产完整。
紫光集团在公告表示,法院是否受理、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集团将全面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等。
紫光集团1988年创办,旗下有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等多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紫光集团尚未披露2020年年报。根据其2019年年报,截至2019年年底,紫光集团资产总计2977.62亿元(人民币。下同),负债合计2187.47亿元。
紫光集团公告显示,其经营范围,包括:积体电路和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交换设备及数字集成系统设备、无线移动通信积体电路、基带、射频、多媒体芯片和数字芯片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积体电路设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管理等。
紫光集团为中国最大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第3大股东、也是中国最大半导体集团公司,同时也是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1%股权的控股子公司,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清华大学全资子公司。
去年10月,紫光集团已经传出有财务危机的情况。
紫光集团负债上千亿
据大陆媒体去年报导,紫光集团在2020年上半年的债务状况持续恶化,累计在中国境内的存量债券共17档,规模高达224亿人民币,其偿债高峰集中在2020年底。除了应付债券外,该集团的有息负债也增加当中。
根据紫光集团2020年8月发布的财报,截至6月为止,其短期借款达327亿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加51亿元。长期借款478亿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加100亿元。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导,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国共有27万余家半导体相关企业,但过去一年多来,半导体企业相继烂尾。其中德科码、坤同、武汉弘芯、成都格芯等半导体项目,均投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已全部停滞或倒闭破产。
报导中也提到紫光集团近年来累计耗资177.3亿元。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3.8亿元,较 2019年同期扩大 5.8%,负债上千亿。在现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造成短期偿债压力大增,导致了整体企业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财新网指,紫光集团财务状况恶化的主因是此前过度并购,加上债务杠杆过高所致。因半导体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一旦获利难以支应公司资金需求,便只能依靠发债度日,长此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出现无力偿债的窘境。
公开报导显示,作为中国最大半导体集团,近年来,紫光集团并未立足研发,而是以“国家队”的姿态,大举砸钱收购组建产业,引发国际侧目。
2013年,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次年斥资9.1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2015年,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高调到台湾,还扬言要买下台积电、合并联发科。
紫光集团旗下公司仍在赚钱
尽管紫光集团申请破产,但公开报导显示,其旗下公司仍在赚钱。
6月30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称,已启动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将积极与持有人沟通制定债务解决方案,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最新评级报告显示,中诚信国际将紫光集团主体信用等级由CC调降至C,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将“19紫光02”的公司债信用等级由CC调降至C,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维持“18紫光04”和“19紫光01”的信用等级为CC,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北京日报App称,紫光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紫光国微和紫光股份,今年第一季营收利润均取得较大成长,其中紫光股份营收利润成长超过30%,紫光国微营收成长近50%,利润成长70%以上。集团其他主要企业也都呈现稳中向好的局面。
报导称,紫光集团在专门工作团队指导下,为化解债务风险与多家投资人进行了接洽,由于紫光集团核心资产在芯片、云网等产业领域处于国内优势地位,投资人参与意向浓厚。
报导还称,由于紫光集团债务规模大,境内外债权人多,为有效保障各方权益,加快促成不同债权人诉求达成一致,“适时启动司法重整是一种专业选择”。
(记者李芸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