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毛泽东亲自选定的、被写进中共党章的接班人、当时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乘坐的256号三叉戟专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毁。林彪、林的妻子叶群、林的儿子林立果等9人全部死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三”事件。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
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写道:林彪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1969年2月初,中共九大党章修改草案出来后,分送中共政治局委员划圈。收到草案的政治局委员一一划圈,表示赞成。然后,送到林彪的住地——毛家湾,等林彪划圈后,再送毛泽东划圈。林彪看了草案后,用红铅笔划了个大圈,勾掉了要他当接班人和赞语的一段话。林不同意在党章中称赞他,不同意把他作为毛的接班人写进党章。但是,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还是把这段话写进去了。
林彪的简要经历
林彪1907年出生,湖北黄冈人,18岁考上黄埔军校;20岁参加中共搞的南昌暴动;23岁在井冈山当红四军军长,25岁当红一军团军团长;30岁任八路军115师师长;39岁成为“东北王”—— 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42岁成为“中南王”——中共中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中南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48岁被授元帅衔;51岁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58岁被确定为毛的接班人;64岁葬身蒙古荒漠。
林彪长期养病
1949年10月1日中共建政后,林彪长期养病。
1938年3月2日,中共中央命令林彪到吕梁山建立根据地。林彪骑马路过隰县时,因身穿一件缴获的日本军官的呢子大衣,被一个哨兵误以为日本人来了,一枪击中林的背部脊椎左侧一寸处。林受了贯通枪伤,被打断半寸长的一截肋骨。之后,林被紧急护送回延安医治。
1938年11月,林彪赴苏联就医。因苏联医生使用药物过量,损伤了林的神经机能,形成了怕水、怕风、怕感冒、易拉肚子、出汗等后遗症。从苏联回国后,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林的身体累垮了。1950年毛出兵朝鲜时,原准备让林彪带兵出征,林以身体有病为由婉拒。
上世纪50年代初,林彪从公众视野消失。他熟读《黄石公三略》,深知“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为避免重蹈刘邦的大将军韩信被杀的覆辙,主动隐退。
林彪被动参加文革
1966年8月1日, 宣告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幕。其间, 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矛头直指中共第二号人物刘少奇。
当时,林彪在大连养病。毛几次打电话催林回北京参加会议, 林推辞再三,并写了书面请假报告。8月4日, 毛再次让秘书打电话给林, 林还是推却。之后,中共总理周恩来多次劝说, 林才不得不回到北京。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 林成为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林说:“我最近心情很沉重。我的工作和我的能力是不相称的,是不称职的。我意料是要出错误的。”“中央给我的工作,我自知水平、能力不够,恳辞再三,现在主席和中央已决定了,我只好顺从主席和党的决定,试一试,努力做好。我还随时准备交班给更合适的人。”
8月18日,毛首次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林发表了一篇被称为“文革宣言书”的讲话。但讲话稿不是林写的,而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起草、毛修改审定、交给林念的。
10月1日,中共的“国庆节”,中共领导人都上了天安门城楼。林的女儿林豆豆、毛的女儿李讷等都跟着。林豆豆听李讷说,军队保守,按兵不动,抵制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长此下去,主席要解散军队。林豆豆回家将这些话传给林后,林马上让秘书把叶剑英等军队高级将领找来,商讨办法。叶提议,根据毛的指示,军以下的部队不动,让军队院校搞些串联。林赞同,责成有关人员起草一个“紧急指示”,由叶对外发布。
当时,林不想部队乱,但是,毛号召军队机关“打倒阎王,解放小鬼”。后来,毛看到安徽省军区一份军队阻止造反派冲击省军区的报告,发火了,让林收回“紧急指示”,重新发布新的八条命令。此后,280万军队投入“三支两军”(支农、支工、支左、军管、军训)。
从1967春开始,机关、学校、公社、工厂、企业、交通……军人无处不在,国家进入军人专政时期。
林彪与毛泽东的分歧
文革爆发后,林彪也搞过对毛的个人崇拜,整过一些人。但是,1967年初,林、毛分歧逐渐显露,主要有三:
第一,林反对搞乱军队。
1967年1月, 在毛指使下,文革喊出“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口号, 军队各部门都受到造反派冲击, 工作停顿, 一时陷入乱局。
1967年2月, 中央文革小组鼓动造反派揪斗军队总政治部主任萧华, 彻底激怒了林彪。林把江青找到自己的住处, 怒斥道:“你们一定要把军队搞乱才罢手吗?搞乱了军队, 究竟对谁有利?”此次林、江之争,是林、毛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林主张发展生产。
中共九大计划在1969年4月召开,由林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会前,中共大笔杆子陈伯达和张春桥、姚文元各起草了一个九大政治报告。
陈征求林彪的意见时,林说,最好把中共八大提出的“当前国内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写进去。陈起草的稿子特别强调,中共九大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得到林认可,却被毛原封不动退回。张春桥、姚文元起草的报告,突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很满意, 亲自修改后予以采纳。
据林彪的秘书张云生回忆:林对张、姚起草的报告“根本不感兴趣”,“一眼没看”。汪东兴回忆说:“由于林彪对‘九大’的政治报告改用张春桥、姚文元起草的稿子不满,在‘九大’上,他只是照着稿子念了一遍,敷衍了事。”
第三,林彪反对张春桥。
张春桥、姚文元是文革中突起的紧跟毛泽东的新一代笔杆子,与江青走得很近,深得毛的信任。江青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当过演员。张、姚、江也被称为“上海帮”。
1970年春天左右,“上海帮”开了一个经济工作座谈会,把张春桥捧得特别高。会议简报送到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手上后,汪感到“上海帮”要抢班夺权,把简报转给陈伯达,陈伯达转给林彪的妻子叶群。叶群一看,感到事态严重。当时,军队的很多将领都很反感张。林得知后,想扳倒张春桥,来一个“清君侧”。
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林事先征求毛的意见后发表长篇讲话,不点名地批判了张春桥。陈伯达积极支持林的讲话,很多军队代表也开始批张。江青带着张春桥向毛告状。毛认为,批张就是批文革,就是反毛。
8月25日,毛召开大组长会,停止讨论林彪的讲话。31日,毛写了《我的一点意见》,说陈伯达到处煽风点火,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林一看就明白,毛打陈,就是打他,很生气。9月6日,林不辞而别,直接下山,去了北戴河。
会后,陈伯达被软禁。林彪知道,毛打击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了。
林彪最后的心愿
庐山会议后,毛对给他当了31年秘书的陈伯达痛下杀手。1970年9月6日,中共中央宣布对陈进行审查。11月16日,发出《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称九届二中全会“揭露了陈伯达反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重罪行,揭露了他假马克思主义者、野心家、阴谋家的面目”,“批陈整风”运动自此展开。
但是,无论毛怎么批陈,林彪不动心,不参加,不检讨。历史学家高华写道:“在毛时代,特别是在文革时期,不管是真心还是违心,写检讨的人无所不包,从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江青,到被打倒祈求复出的党、政、军要员,再到毛身边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林彪,不管毛的压力有多大,他就是不做书面检讨。”
1971年5月20日,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提出“四不一要”。林口述,林的秘书于运深记录。主要内容有,暂定十年内,对现任中共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和大军区的第一、二把手实行不逮捕、不关押、不杀、不撤职。这是“四不”。遇有特殊情况,要执行主席面授的机密指示。这是“一要”。并且要求将这“四不一要”传达给每个士兵,十年不懈。这封信由保密员李根清抄成三份,一份留底,一份给叶群,一份送周恩来。
曾受邀写作《林彪传》的《炎黄春秋》原副总编辑刘家驹说:“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的权力无人可比,任何人他都可以打倒……在中国历代六百一十一位帝王中,毛泽东是最独裁的。林写这封信虽是在忠告毛泽东对党政军的一把手不要轻易抓、杀、关,实际上是对毛独裁的大揭露。”
“林彪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表态?他的意思是,即使我见不到主席你,也要用我最忠诚的话劝诫你。这是林彪从心底发出的最后呼声。”
林彪出走
长久生病,对林的身心产生巨大影响。中共官场的你死我活,也让林无比厌倦。
在林家干了很长时间服务员的王淑媛,目睹了林触电自杀的异常行为,及时救了林的命。林的秘书张韵声说:九大前,“林彪想自杀,他厌倦了政治”。林的女儿林豆豆说:“林彪曾经想吃安眠药或触电死亡。他储存过安眠药,吃过蟑螂——他认为蟑螂有毒,吃了会死。”
1971年9月12日,林彪出走的前一天,住在北戴河96号楼内,上下午他一直在审查干部名单,傍晚参加女儿林豆豆的婚礼。从现场人讲述的情况看,林没有任何要跑的迹象。
但是,9月13日,已吃过安眠药的林彪,在儿子林立果、妻子叶群催促下,迷迷瞪瞪上了外面的小汽车,然后,登上了停在山海关机场的飞机,从此一去不复返。
结语
毛泽东的第一个接班人刘少奇在文革中被毛打倒,折磨致死。毛、刘的分歧在于,刘经历了毛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4000多万人被活活饿死的惨剧后,人性的一面促使他想有所改变。但是,被党性十足的毛所不容。
林、毛分歧也在于,林经历了文革的疯狂折腾后,人性的一面还在,认为中共九大后的主要任务应为发展生产,反对毛乱抓、杀、关高官。
这一点却与毛的斗争哲学发生冲突。毛在中共九大上说:“社会主义革命还要继续。这个革命,还有些事没有做完,现在还要继续做,比如讲斗、批、改。过若干年,也许又要进行革命。”
坚持“继续革命”的毛与不想继续革命的林的冲突无法避免,最后以林的离奇死亡告终。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