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堪重负 外贸命悬一线 官方已错乱

作者: 文龙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5月29日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会议上称,继续推进重点行业去产能工作。这意味着对发电和钢铁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进行限制,而在原材料上涨、拉闸限电等影响下,经济承受更多压力。

据官媒央视报导,韩正5月18日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召开会议称,继续推进重点行业去产能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态度要坚决,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要清晰,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则表示,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从目前来讲压力还是很大的,对于经济增速的影响还需观察。

中国官媒报导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这意味着北京当局将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采取措施,或整顿或关停,并且去产能也表明工业原材料的价格将持续上涨。

近期,用电紧张现象已经在广东、云南等省份出现,从历史数据看,在夏季用电高峰尚未到来的5月份即出现限电现象,实属罕见。中国用电需求持续高企,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用电需求增速或在10.5%水平,有望录得2014年以来历史最高的季度用电增速。

5月中旬,广东电力现货价格已经明显突破燃煤基准电价。表明在当前的高煤价和需求增强的环境下,市场需要接受高上网电价水平以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稳定性,即中国企业面临中长期电价上涨压力。

从网传深圳供电局发出的通知来看,用电预警信号已经为红色,电力供应存在较大缺口。要求用户错峰用电时段(9:00-19:00)主动停止生产安排,仅保留保安负荷用电不超过总负荷的15%。而用户如果拒绝,官方则采取强制措施。

网传深圳供电局发布的通知。(图片来源:网路)

若工业产出下降,同时在货币充斥各领域的情况下,也会令通货膨胀更加严重。

去年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发生,对经济产生了阻滞,各国停工停产导致工业原材料产出下降,2020年三季度开始,由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流动性过剩、供应端和需求端的矛盾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去年底迅速上涨,原油及制成品、化工原料、煤炭、矿石和有色金属涨幅尤其明显。

自2月中国新年过后,钢、铝、稀释剂和涂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多达30%。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国际铁矿石价格受到中共发动对澳洲的贸易战的影响,以及巴西产量减少,其价格持续并屡创新高。

天钧政经智库研究员任重道指出,中国每年从海外进口10多亿吨铁矿石,铁矿石价格每吨波动1元,就是10亿多元的变动。从去年至今铁矿石价格连续上涨,按年计算,影响中国钢铁企业以千亿元计的利润。中国大型钢铁企业一致呼吁官方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介入。中共试图用贸易打击澳大利亚,在动力煤和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钢铁是中国需求量最大的工业原材料之一,在房地产、汽车、家电、机械、造船等领域,均是钢铁行业重要的下游行业。钢材价格的飙涨,令下游企业受到了剧烈冲击。在价格层层传导下,一些行业的终端市场开始承压。

另外,人民币不断升值,也对经济有影响。

5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面进入6.3时代。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858元,较上一跤易日提升172个基点。

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进口贸易,但是,中国经济更多的是依靠出口贸易并赚取外汇,因此经济学界经常称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和消费。

任重道强调,中国外贸出口半壁江山是由民营企业支撑起来的,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它们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在疫情的影响下,外贸企业在去年上半年基本没有赚钱,很多企业甚至是亏损的,倒闭的也不少。中共去年控制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众多民营的外贸企业基本一年白干。转过年来又碰上了原材料上涨,企业备受煎熬。现在,人民币又开始升值了,外贸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