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点睛成虎” 两只玉虎变独眼白虎逃离皇宫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29日讯】中国有“画龙点睛”的典故,秦始皇却遇到过“点睛成虎”的奇事。他曾命画师为两只玉石雕刻的老虎各点上一只眼睛,结果这两只独眼玉虎就消失不见了。后来,有村民看见两只独眼白虎,在山中相伴而行。

秦始皇“放虎归山”

东晋王嘉的《拾遗记》记载,秦始皇元年,骞霄国献给始皇帝一名画工,此人名叫裔,善于雕刻与绘画。裔将朱砂和石青喷在地上,当即就可以使其变出各种鬼怪的样子。

他还能用石头雕刻出各种动物,连毛发都犹如真的一样。每次他雕刻动物,都把雕刻的时间刻在动物的胸前。

除此之外,他还善于在绢上画微型画,能在方寸之间画出四大河流,五大名山,以及列国地图。他刻画的龙凤,看上去飘然若飞,活灵活现。但画出的动物都没有眼睛,他说点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

秦始皇听说这些奇闻,不解地问到:“那些刻画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够飞走呢?”于是让裔用漆为两只玉虎各点一只眼睛。十天不到,这两只玉虎就突然消失了,不知它们跑到哪儿去了。

白虎示意图。(pixabay.com)

不久,住在山野里的百姓报告说,看到两只独眼的白虎相伴而行,两只虎长得一样,连毛色也没有什么差别,但跟平常的老虎不太一样。

第二年,西方有一国臣服于秦始皇,进献了两只白虎,但都只有一只眼睛。秦始皇怀疑是先前丢失的那两只玉虎,命人打开关野兽的栅栏细细查看,检查它们的胸前,发现都有标示时间的小字,证实就是之前走失的那两只玉虎。

始皇巧遇“千岁翁”

上古时代,人神同在,神迹常显。人们信神、修炼、得道成仙,并非罕见之事;名山大川之中,修炼得道长命数千岁者大有人在。古代圣皇们,如尧、舜、禹、黄帝等,治理天下的同时,会仙访道,修身养性,都是很自然的事。

据《列仙传》记载,始皇三年,秦始皇在东巡琅邪之中,在崂山与“千岁翁”安期生相见。安期生与秦始皇“语三日夜”,畅谈修炼养生之道。

安期生画像。(公有领域)

秦始皇送给安期生价值好几千万的金璧。安期生离去时,把这些财物都放置在阜乡城外的凉亭中,并留下一封简短的信以及一双红色的玉鞋,信中写着:“千年后,来蓬莱山找我吧!”

蓬莱山在那儿呢?方士徐福告诉秦始皇,遥远的海上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及瀛洲。岛上住着很多神仙,其中的蓬莱山就是安期生所居之地。

始皇帝对修炼之士十分尊重,也常和他们一起讨论神仙、真人、长生、修炼之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曾说:“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秦始皇与海神会面

秦始皇每次东巡皆留下许多神迹传说,他东巡游荣成山时,曾与海神会面。十六国时期《三齐略记》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下,城阳一十三山,岌岌相随而行,石去不驶,神人鞭之见血,今召石山石色皆赤。”

秦始皇东巡雕像。(烟台市博物馆)

“始皇造桥观日,海神为之驱石竖柱。始皇感其惠,求见。神曰:‘我丑,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入海四十里,与神见。左右有巧者,潜画其像,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转马前脚才立,后脚遂崩,仅得登岸。”

这一段记叙山神赶石为秦始皇造桥与海神相见所用,而海神更为秦始皇驱石竖柱,建成石桥。海神有言在先,不画他的像,则和始皇相见。但秦始皇的随从却偷画海神之像,惹得海神生气毁桥。

当年,秦始皇调转马头回到岸边,身后修好之石桥开始崩塌,秦始皇刚登上岸,石桥便全部沉入海底,只剩下近岸边四个桥墩在波涛中乍出乍没,时隐时现,一直保存至今。

直到现在,成山头之红色岩石上布满道道沟壑,为当年山神鞭挞出血所致。荣成山礁石因秦始皇而声名远播,被列入荣成八景之一,流传至今。

修道人茅濛白日飞升 始皇改腊祭为嘉平

为纪念修道人茅濛白日飞升,秦始皇将每年十二月之腊祭改名为嘉平。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纪》记载,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学道于华山的咸阳人茅蒙(字初成)修炼有成,骑着赤龙白日飞升上天。

茅蒙修炼有成,骑龙白日飞升上天(示意图片:[宋] 马远 《乘龙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

现世有人修成神仙,在当时引起很大的震动,城里因此唱起一首童谣:“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天升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赢),帝若学之腊嘉平。”此乃仙人劝说始皇修道。秦始皇听闻童谣后,遂将腊祭改名为嘉平。

茅濛之子在秦始皇身边做侍从,故始皇帝对茅濛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之事了如指掌。茅濛后代,茅盈、茅固、茅衷皆修炼成仙,即道家历代所尊崇之三茅真君。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