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22日讯】旧时妇女缠足的小脚雅称“三寸金莲”。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鞋袜》中说到:“名最小之足者,则曰三寸金莲。”
明代文学家周宪王朱有燉的词《鹧鸪天赋绣鞋》就以“三寸金莲”的映像描写女子绣鞋:“花簇香钩浅浣尘,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悭三寸,难载盈盈一段春。”“金莲自是悭三寸,难载盈盈一段春”映衬了妇女的小脚。在清人的小说作品中,“三寸金莲”很常见,例如《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你那三寸金莲,要跑起来怕到不了十里,就把你累倒了!”
那么以“金莲”称美足,又是从何而起呢?这金莲花又和女子之足有怎样的联系呢?
据《南史·齐本纪下·废帝东昏侯》传记载,南齐废帝东昏侯曾令人凿金子制成莲花贴在地面上,又令宠妃潘妃在金莲上行走。他在旁边看着潘妃款步莲花上,称道此乃“步步生莲花”。后来“金莲”就被用来称赞美人步态之美。唐朝名诗人李商隐的《南朝》一诗对此故事留下了记载:“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以诗刺荒淫覆国,垂千秋之炯戒。
金莲也用来指女子的纤足,故事发生在南唐李后主朝中。元末明初的历史学家陶宗仪《辍耕录·缠足》有详细引述[1] ,说李后主令纤丽善舞的窅娘用丝帛绕脚,把脚缠成新月形,就在六尺高的金莲花上回旋起舞。金莲上装饰着流光溢彩的缨络珠宝和彩带,丽人宛如凌云而飘,姿态曼妙,“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纤弓”形容缠过的小脚,其脚背拱起,形状有如纤弓。
宋代开始,妇女缠足的记载多起来了,陶宗仪说到,“熙宁元丰以前人犹为者少,近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 ”可见宋朝元丰以后,缠足“流行”起来,不为者反倒被嘲笑,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那么妇人缠足(也称裹足),最早的历史起于何时呢?是否比五代更早呢?
明代钱希言《戏瑕》书中则提到缠足于古代就曾有,“读《汉杂事秘辛》,而方知汉世已有”,而且,可能历史更早于汉代,“余见一书,称缠足始于帝辛时,妲己狐妖,故缠其足,以避宫人也。”钱希言在书中并没有提到自己看的书名为何,若如书中所记,那缠足的“元祖”就是“狐妖妲己”了。妲己为了避宫人耳目,故而缠了自己的脚,以免狐脚外露。
到了清朝,曾经有明文禁止缠脚裹足的。《清稗类钞·礼制类》“禁女子裹足”记载清太宗、顺治和康熙帝之朝都曾明令禁止,“崇德戊寅(清太宗三年)七月,奉谕旨,有效他国裹足者,重治其罪。顺治乙酉(顺治二年),禁裹足。康熙甲辰(康熙二年),又禁裹足。”康熙三年重申,元年之后出生之女禁止缠脚裹足,违者重罚。然而康熙六年,礼部上书请免禁止,查立法太严,或恐牵连无辜。清朝自此弛禁裹足,民间依旧是我行我素,有裹足的,有不裹足的约各居半数。
文后,来说一则清初大才子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有关三寸金莲的故事。话说杭州有一名赵员外到苏州买妾,看到一名姓李的女子,容貌虽好,但是没有裹足。赵大人就以三寸金莲小脚穿的“弓鞋”出题,想要戏弄嘲笑她一番。李女很有思想见地,也有文才,听得对方出题即刻提笔直书:
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亦双趺。
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
李女说“观音大士亦双趺”,高度陡现,对比之下,物色“三寸金莲”的赵员外成了“人间贱丈夫”,反被嘲笑了。赵员外学得腐臭的观念,把女子的纤弓小脚看得比人格还重要;此回苏州行意外得了李女的《弓鞋》诗,是让他感觉自取其辱呢?还是得到醍醐灌顶的醒悟呢?
注释
[1] 陶宗仪《辍耕录·缠足》:“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为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