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祖 历史掌故知多少?

【中华文化300问】 作者:容乃加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02日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俗节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受到重视。自古流传下来许多清明节俗,和这个时期的节气息息相关,也多和寒食(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的习俗结合为一。清明节民俗历史掌故知多少?先来说说上坟扫墓祭祖的民俗历史掌故。

上坟扫墓风俗

说起清明节,现在人们最直接的联想当是上坟扫墓。上坟扫墓祭祖这清明节俗起于何时呢?年来年去千百度,这节俗的背后也交织着许多历史掌故。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寒食节相近相连。到了宋代,清明和寒食节的部分习俗相结合,衍生了上坟扫墓祭祖的内涵。

北宋遗事《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清明上坟扫墓的景况,历历在目:“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

宋代时的清明(节气)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节日,而是寒食节的一部分。《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节。”当时,寒食节禁火三日,紧接着是清明日,也是落在寒食节中。清明日出城上坟是北宋时都城之人的大事,凡是新坟扫墓都在清明这一天进行。从清明开始连三日都有人上坟祭扫,其中的清明日是最多人上坟扫墓的一天。

《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时节,纸钱铺将祭扫用的纸钱当街堆叠作成楼阁状,出城上坟扫墓的人不分官宦或是庶民百姓塞满各个城门,由此可见上坟祭扫在宋代清明日民俗中的分量。

自宋代以后,寒食、清明上坟祭扫并没有明显的划分,到了清代,“清明即寒食”了,寒食节的文化氛围淡了,清明的重心就是祭扫坟茔。《燕京岁时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礼制掌故

在唐代时,寒食扫墓、祭祖原是帝王公卿的吉礼之一。这些帝王公卿的吉礼,对一般老百姓来说是不得采用的,但是老百姓仿效帝王公卿家的礼制作法,在寒食节上坟祭扫,相传成俗。在开元二十年,唐玄宗有感“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1] 于是下诏允许民间于寒食节上墓拜扫,让后代子孙们能够展现对祖先的孝思。从唐玄宗一朝开始,寒食上墓拜扫才成为民间的常式五礼之一,民俗有了礼制的支持。

《通典‧礼十二‧上陵》记载除了上墓拜扫时,可准备祖先生前爱吃的食物,在坟莹南门外行礼奠祭,祭拜后哀泣辞别,不可在墓地宴饮作乐,但允许在看不到祖先坟墓的地方食用祭拜后的祭品。[1]

白乐天(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句“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描绘了唐代寒食祭扫的一幕。宋朝以后,寒食和清明的祭扫习俗合而为一,在诗人的诗中也有这种反映。苏轼曾经即席略改了乐天《寒食野望吟》诗,作成《木兰花令》词,两相对照,可以看到在宋代清明和寒食相提并论、合而为一的景况: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摘句)[2]

寒食节的上坟扫墓祭祖习俗融入清明日,从唐宋以来成了民间重要的清明节俗,展现了后代的慎终追远的孝思。

后语

入了现代,每逢清明节,返乡祭祖的车潮塞满高速公路也是常见的节景。然而,在社会变迁中,所谓的“电子式”扫墓也出现了,坟前冷落墓草荒。指尖电子热,却反而冷凉了人间情!

白乐天诗《寒食野望吟》诗末寄叹生命阴阳两隔: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今昔对照:

冥漠重泉不闻哭,人去,暮雨萧萧。

电子世界造成的隔离恐怕正威胁着清明节慎终追远的未来,可不慎乎?

注释

[1] 《通典‧礼十二‧上陵》: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馔讫,泣辞。食余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2] 苏轼《木兰花令》序:与郭生(遘)游寒溪。主簿吴亮置酒。郭生喜作挽歌,酒酣发声,坐为凄然。郭生言吾恨无佳词。因为略改(白)乐天寒食诗歌之。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