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时分】史上最帅战机:F14雄猫战机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3月26日讯】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我心目中最帅的战机F14 TOMCAT,雄猫。

F14外观上看,机头部分略微下倾,有两台硕大的发动机,进气道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斜切矩形进气口”,还有双尾翼,最著名的特点是,可变后掠翼,机翼的后掠角度可以变化,在低速飞行时可以张开机翼提供更稳定的升力,在高速飞行时收起机翼减小阻力。可以说是飞机中的变形金刚。

每一款飞机给人感觉都不一样,F22、F35给人很强的现代感,F16则是小巧优雅,而F14的外形线条硬朗,很有男人味,看上去就有美国西部牛仔的那种狂野阳刚。

正是如此阳刚彪悍的外形,使得F14一出世就深得军迷的喜欢,甚至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日本动漫超时空堡垒里的变形战斗机VF-1,那正是以F14为原型的,而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壮志凌云》,阿汤哥开着F14帅气无敌。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F14。

世界第一款第四代飞机

F14是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飞机,美国格鲁曼公司设计的,格鲁曼公司很有意思,他们的老总可能很喜欢猫科动物,所有的战斗机大多都是以“猫科动物”来命名,比如:F4F-Wildcat-野猫、F6F-Hellcat-地狱猫、F8F-Bearcat-熊猫、F7F-Tigercat-虎猫。“雄猫”是F-14的英文绰号“Tomcat”的翻译。他可能是猫和老鼠忠实的观众。

F14是1970年试飞,1974年服役,用以取代F-4鬼怪式战机。开始时负责美国航空母舰打击群的防卫,但是F14的性能即使在今天也丝毫不落后。F14有这么几大特点。

强大的雷达

强大的雷达,我们看F14的机头比较大,正是为了给雷达提供空间,F14装备了七十年代唯一一款具备实用化多目标攻击能力的AN/AWG-9多普勒脉冲雷达,AN/AWG-9和AN/APG-71是同一款雷达,只不过前者是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后者是数字计算机。

APG-71能够同时追踪24个目标,并且同时攻击6个目标。能够侦测到200公里外的米格战机,正是因为F14强大的雷达,甚至相传后来伊朗空军拿F14当预警机用。对,你没听错,伊朗空军是除了美国外唯一装备F14的国家。伊朗空军的F14我们一会儿再说。

F14装备了当时射程最远的远程导弹AIM-54凤凰,凤凰是全世界第一种主动雷达导引的空对空导弹,只曾配挂在美国的F-14战斗机上,美国其它飞机都不能装备。第一批量产的AIM-54A在1973年交付美国海军操作,在1973年6月的射击演习中击落了203公里外的火蜂无人靶机,创下当时最远击落的纪录。

大约有2,500枚A型导弹进入服役。长达四米,重量高达460公斤,其中AIM-54的弹头重达60公斤,这是所有空对空导弹中最重的纪录,可轻易以单枚导弹击落大型机。之所以凤凰导弹威力这么大、航程这么远,是因为凤凰设计之初是为了对付苏联的远程轰炸机图4。

凤凰导弹强到什么程度呢?后来伊朗空军的F14空战的时候都不愿使用凤凰,因为太宝贵了,要留着对付敌人的重型轰炸机。

凤凰导弹搭配F14雄猫,这是整个七八十年代最佳空战组合,凤凰离不开F14,F14也离不开凤凰。主要是因为凤凰导弹在射程前半段要依靠F14的雷达进行导引。

短时间6枚导弹攻击6个不同目标

F-14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在短时间之内以6枚导弹攻击6个不同目标,美军一共进行了两次这样的测试,当时一架F14在38秒连续发射6枚导弹,直接击中3架,通过有效破坏距离一架,导弹故障错过一架,最外侧的一架靶机的讯号放大器出现故障,不算在测试范围内。海军公布的命中率是80%。

在1980年代两伊战争中,伊朗曾大量使用凤凰飞弹击落伊拉克飞机,根据不完整统计,两伊战争期间凤凰飞弹可能缔造了62次击落纪录。

优异的气动布局

F14的第三大特点就是优异的气动布局。F-14机身是三胴机体结构,除了驾驶舱是一个舱体,两个引擎分别属于自己的独立舱体内,与驾驶舱有几英尺的距离,在驾驶舱的后端,形成一个扁平状的机身使得两个引擎相连,这段机身同时容纳了油箱、电子、飞控系统,及可变后掠翼的机械结构。这个设计非常巧妙。这种气动布局与引擎喷嘴紧密靠近,有较低的气动阻力,而扁平的机身也成了机翼以外的升力体,带来额外的升力,降低了翼负荷,大大提升了转向能力。

另外F14最主要的特征是可变后掠翼,由机载设备根据飞行状态自动计算,自动调节,最大变化速度为7°/秒。也可以由驾驶员手动调节。停放时后掠角最大可达75°以减少占用面积。

相比F14的自动化,苏联的苏24也采用了可变后掠翼,但是不仅要飞行员手动调节,而且只能调节几个角度。由计算机根据飞机飞行状况算出来的后掠角度要比人工判断来的精准及时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苏24虽然采用了后掠翼的设计,但是人工调节使得苏24的后掠翼形同虚设,最大的作用是在起飞是打开后掠翼,提供更多升力罢了。

标志性的可变后掠翼为雄猫带来了优异的格斗性能,还有着傲视群雄的升力系数。F-14A在发动机推力并不出众的情况下拥有无与伦比的低速稳定盘旋性能和全包线的瞬间盘旋性能。所以在空战狗斗中,F14不输给任何一款战机,所谓狗斗就是dog fight,就是近距离缠斗的意思。

F-14是一款专门为空战诞生的战斗机,F-14有8个武器外挂点,其中4个位于机身下,另外每个机翼下拥有两个外挂点。F-14在制空模式下最多携带6枚凤凰导弹,或者携带6枚麻雀导弹加两枚响尾蛇近程导弹。其空对地武器包括“石眼”炸弹和各型CBU集束炸弹,可以执行护航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这样的性能哪怕拿到今天也毫不逊色。

F14缺点就是发动机

要说F14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发动机,F14前期型号装配的是两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0-P-412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9,490公斤。从1986年起采用F11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2,700公斤,发动机重量为1,996公斤,推重比达到6.36。这在当时算得上是超强心脏了。

F14的战绩

这个时候的F14已经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了,我们来看看F14的战绩。美国战机F15的战绩主要是以色列人创造的,而F14的战绩主要则是伊朗人创造的。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巴列维国王和美国关系不错,在70年代引入了F14,但是因为伊斯兰革命的原因,只有79架F14和284枚凤凰导弹交付伊朗而这些F14在两伊战争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虽然伊拉克空军在战机数量上一度占据了六比一的优势,但伊拉克主要装备的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苏制战机落后的雷达和航电真是一语难尽。1980年,F14击落了1架伊拉克空军的米24直升机,首开纪录。但由于美国中断了武器供应,因此,伊朗人每一个中队,都有两架F14备用,同时也有两架F14作为存货提供零部件。

在战争开始阶段,F14只是担任高空预警机,用自己的远程雷达发现可疑目标,呼叫友军的F-4与F-5战机赶往交战。后来更多地参与空战,特别是凤凰远程导弹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经常在200公里外击落伊拉克的米格战机,后来萨达姆没有办法,从法国进口了幻象战机想要对抗F14,结果也不是F14的对手,在多次空战中幻象据悉被击落33架。

F14不仅能应对战斗机,对付伊拉克的远程轰炸机也是毫不手软。1988年,伊拉克当时引进了中国的轰6,使用轰6攻击伊朗军舰,然而F14很快用凤凰导弹将轰6D击落!不仅如此,伊拉克更为先进的图22轰炸机也被F14多次拦截,共有4架被击落。

曾令伊拉克飞行员“谈猫色变”

F14的出现一度令伊拉克飞行员“谈猫色变”,以至于一收到雄猫战斗机的AWG-9雷达信号,不管在执行什么任务,都立刻四散逃命。据说,两伊战争期间,F14击落的敌机高达160架。而自己的F14只是损失了8架,其中空战损失6架。而留在伊朗的这批雄猫战机也被军迷称之为波斯猫。

伊朗也诞生了一位击落11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贾利勒‧赞迪。在赞迪的战绩中包括了当时伊拉克空军的4架米格23s、2架苏22s、2架米格21s以及3架法国达索公司的幻影F1战机。

而在两次和利比亚锡德拉湾的冲突中,美军的F14也小试牛刀,取得了4:0的战绩。1981年8月18日,两架F14栏截两架利比亚的苏制Su-22攻击机,利比亚飞行员不理美国飞行员的警告竟然首先开火。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井底之蛙没见识,真觉得Su-22能打过F14吗?

利比亚的苏22发射了一枚K-13短程空对空导弹,F14成功避开后顺势向另一架Su-22发射了一枚响尾蛇导弹,啪,一击致命;与此同时,另一架F14也以响尾蛇导弹将首先开火的Su-22击落。

苏联解体 F14停产

1979年,最初的主要生产型F-14A已交付美国海军342架,另有80架卖给了伊朗空军。美国空军这个时候已经在研发最新型的超级雄猫战机了,但是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美国在空战领域失去了竞争对手,而美国海军预算也大幅度减少,F14功能相对单一,是较为纯粹的格斗型空优战机,再加上F14的维护价格实在太贵了,所以在海军新军机的竞争中,F14超级雄猫输给了F/A-18超级大黄蜂。

而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切尼不仅停产了F14,而且撤掉了F14的生产线,这就意味着F14连未来逐步升级的可能都没有了,必然离开历史舞台。2006年9月,美国海军航空兵第31中队的F14进行最后一次飞行,之后F14正式退役。

在我眼里,F14不仅是颜值最高,它也是第四代飞机中最佳舰载机,F14的机动性在所有四代机里是最好的,早期受限于引擎推力不足,但是在后期改用F110后动力也得到加强,在战场上是不输给F15的存在。非常可惜,美国海军最后选择了维护成本更低的超级大黄蜂,而不是超级雄猫,不然的话,我们现在还能看到F14在天上飞翔。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探索时分】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