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原:习近平难回应拜登 美中窘境如何解

2月4日,拜登把中共定位成“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后,2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杨洁篪通话,美中外交“无线电静默”状态终于被打破。去年6月17日,杨洁篪与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夏威夷会面后,美中脱钩加剧。如今杨洁篪终于又和美国搭上了线,按理中共高层应该长舒一口气,但从中共党媒的反应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1月25日,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向拜登喊话,急切盼望拜登尽早回应。现在,拜登正式表态了,习近平却沉默了,他仍然继续在贵州考察、要求军队备战,一时还不知如何对拜登的表态作出反应。杨洁篪布林肯首次通话后,中共党媒也只能自说自话,急速给美中关系的话题降温。美中关系虽然算破冰了,但如何走出窘境却是未知数,中共高层眼下最要紧的,应该是如何在党内自圆其说。

中共党媒勉强自说自话

2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杨洁篪通话后,美国国务院仅发布了一则三句话的短声明。第一句话是布林肯礼节性祝贺新年。第二句描述,布林肯国务卿强调,美国将继续捍卫包括新疆、西藏和香港在内的人权和民主价值观,并敦促中国加入国际社会,谴责缅甸的军事政变。第三句话描述,美国国务卿重申,美国将与盟国和伙伴一道捍卫我们的共同价值和利益,要求中国(中共)对威胁印度太平洋稳定,包括台湾海峡,和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稳定的做法承担责任。

国务院的这一声明,只是当天发布的五条声明之一,也是最短的声明之一。这条声明中只描述了布林肯表达的内容,只字未提杨洁篪表达的内容。看起来,很可能是在杨洁篪的不断坚持下,布林肯不得不与杨洁篪通话,布林肯并无更多要说的话,因此声明很短,美国国务院也不愿意描述杨洁篪讲了什么,应该可以想见,杨洁篪急于通话,想说的话不少。

果然,中共党媒新华社2月6日报导,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杨洁篪猴急般要求通话,对外还继续要面子,称应约通话。杨洁篪的话还真不少,新华社足足写了五段,基本重复了以往的套话,但没敢提及拜登所说的中共是“最严峻的竞争对手”。

报导最后一段描述了布林肯的态度,当然只字未提美国国务院的声明,而是帮布林肯编了一套党文化术语,包括美中关系“非常重要”,愿发展“稳定、建设性的双边关系”,“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共党媒自说自话并不稀奇,但至少证实了本次通话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确实没有太多话想说。杨洁篪急于表达的内容,美国应该并不关心,布林肯仅按照拜登的表态,再次表达了立场。按照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双方基本没有共识,更没有谈到下一步可能的合作,相反,双方的主要立场相左,基本无法沟通。

因此,美国国务院只发表一个短声明,并未当作一件目前的主要事务,甚至仅是应付一下而已。中共除了自说自话,也根本没有达到目的,第一次通话就陷入僵局,按照中国的俗语,话不投机半句多,杨洁篪再次无功而返。中共党媒不得不报导这次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通话,但又无法宣传,只能降调美中关系的报导,尽量回避拜登的讲话。

习近平继续考察假装若无其事

目前中共党媒中,大多没有报导拜登的讲话,只有中共军网引用了央视的一则报导《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外交部回应》,透露“拜登发表了他就任以来首次外交政策讲话”,“谈及中美经贸关系时声称,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但降格描述为中美经贸关系,而不是整个中美关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2月5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套话式的回答,实际躲避了直接的回应。

2月6日,新华社仍然没有相关报导,仅报导了杨洁篪和布林肯的通话,关于美中关系的各种评论文章也不见了。新华社置顶大头条继续高调宣传习近平在贵州考察。

报导称,2月3日,习近平考察乌江,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月4日,习近平在贵阳市考察,要求解决老百姓“买菜难、买菜贵”问题,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2月5日,习近平在考察中又谈“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习近平还视察空军航空兵某师,要求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美中关系对中共政权如此关键,习近平当然知道拜登的表态,却没法回应,也只能假装不知道。但习近平考察中的讲话,还是流露出了担忧。他提到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科技问题和军事问题,都与美国密切相关,美中关系的改善,实际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

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的喊话中已经清晰表明,他期望美国放松科技制裁、取消高关税、继续承认中共政权,也不希望美国关注中共迫害人权,更希望美国默许中共军事扩张,甚至与美国平起平坐。

拜登的表态,直接否定了中共争霸的可能,拒绝了中共的全球治理企图,也强调了人权和普世价值,还要联合盟友对抗中共的破坏行为,习近平面对的空间明显变小。近期中共高层的一连串动作和喊话基本落空,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更紧迫的应该是如何向党内解释,把又一次的误判和受挫,宣传成重大胜利。

中共暂时降调但不会真正放软

拜登的表态,显然超出了中共高层的预料,至少比中共高层期望的强硬很多。中共暂时难以应对,不得不先降调,但中共不可能真正放软。

2月6日,新华社尽量回避谈论美中关系,但有关美国的话题却没有减少,至少有三篇文章意有所指。

第一篇文章是《2020年美国贸易逆差升至12年来新高》。这篇文章除了谈2020年美国贸易逆差达6787亿美元新高,更关注美国因疫情冲击,2020年GDP萎缩3.5%。中共继续唱衰美国。

第二篇文章是《美国调整政策难改也门局势走向》。这篇文章直接针对拜登刚刚谈到的中东政策, 看题目就可知道文章的内容,文章还故意称“拜登政府此举旨在抹除上届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留下的影响及重塑美国形象”。文章还毫不避讳地谈“胡塞武装”。“胡塞武装”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直接受控于伊朗,背后的真正主子其实是中共。拜登重返中东的政策,中共显然要大加利用,试图继续在中东作乱,牵制美国的力量。

第三篇文章是《现场直击:探访紧急状态下的缅甸首都》。文章称,新华社记者在首都内比都看到,“市内情况没有明显异常”,但又称“只是当地网络当天出现了中断情况”,“几个重要的高速路出入口有士兵值守。在一些值守点,执勤人员会让司机摇下车窗接受安全检查”,“进入内比都的检查比往常更严格,一辆装甲车停在入口处,有士兵在值守”,“进出联邦议会所在地的道路仍被封锁”,“几名市民面对镜头时略显紧张”,“一名三轮车司机告诉记者,自己的收入也大幅减少”。

这么多事实面前,中共还在试图描绘缅甸局势正常,当然在为军方政变掌权辩解。这样的态度,实际在向美国释放信号,布林肯要求中共谴责缅甸军事政变,中共却偏要与美国暗自对抗,明显支持缅甸军方。

面对拜登的讲话和布林肯的直接表态,中共暂时可能不会公开强硬,但暗自与美国对抗的态度并未改变,这也预示着,美中关系的窘境短期内恐难化解。

无论拜登和习近平之间,还是布林肯和杨洁篪之间,认知的差距都很大,中共不会真正放弃对抗和争霸的姿态,美中关系的跌宕起伏应该还会持续。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明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