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工业减产 芯片大缺货成战略性产品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1月25日讯】在供应商隐瞒芯片(晶片)缺货下,德国汽车工业最近因芯片荒被迫减产,为避免芯片成为战略性产品而被连累,欧洲已意识到需要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据悉,德国经济部长致函中华民国政府请求协助,除了暴露车厂过度依赖供应商的问题,也凸显欧洲半导体业落后的窘境。

中央社报导,23日出刊的最新一期“明镜周刊”(Der Spiegel)报导,芯片短缺已对德国的核心制造业造成伤害,福斯(Volkswagen)等车厂被迫减产。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专家贝雷特(Marcus Berret)表示,自从日本福岛核灾以来,汽车供应链就没碰过这么严重的问题。

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预测,由于芯片供应短缺,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工业将减产450万辆,德国汽车零件大厂大陆集团(Continental)预估芯片缺货的情况在6至9个月后才会改善。

芯片短缺表面原因是去年上半年的疫情,当时车用芯片需求随车市崩盘大减,笔记型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大增,电子业纷纷下单买芯片,将产能订光。可是之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车市突然回温,车厂只好被迫与苹果、三星等资通讯大厂抢芯片。

为解决芯片供应吃紧的问题,福斯在去年12月初特地成立工作小组,并怪罪博世(Bosch)、大陆集团等零件供应商。一位不具名的高阶经理说,早已通知供应商年底需求会回升,但厂商动作太慢,没掌握好供应链,直到去年11月才通知缺货。

明镜周刊分析说,芯片荒首先凸显汽车制造业过度依赖零件供应商的老问题,后者担心库存过多造成损失,宁愿少下单,但半导体厂调整生产线至少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产量不可能很快追上。

2020年9月2日,在德国辛德芬根的梅赛德斯-奔驰制造工厂,全新S级乘用车的车体在新的“56工厂 ”装配线上排队。(Lennart Preiss/Getty Images)

相较于德国的福斯和戴姆勒(Daimler)、美国的通用(General Motors)、法国和日本的雷诺日产(Renault-Nissan)等车厂最近为芯片短缺问题头痛不已,德国另一家车厂BMW的问题却不严重,部分原因是BMW 绕过零件供应商,直接向半导体厂下单。

芯片荒也暴露出欧洲半导体业落后美国和亚洲的结构性问题。欧洲有德国英飞凌(Infineon)、荷兰恩智浦(NXP)、瑞士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3 大半导体业者,但欧洲半导体的产值仅占全球的10%,少有独特的利基型产品。

车用芯片主要来自8吋芯圆制造,包括CMOS影像感测元件、电源管理晶片、微控制器(MCU)、射频元件、微机电(MEMS)、功率分离式元件等,都是汽车和电动车不可或缺的零件,观察全球主要8吋晶圆厂,台湾有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中国则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等。

产业人士指出,8吋芯圆产能早就塞爆,加上美国对中芯国际制裁,更使得以8吋芯圆制造为主的车用芯片大缺。目前,联电不仅8吋晶圆厂产能满载,28奈米接单也相当强劲,应对客户强劲需求,联电去年底通过一笔台币286.56亿元(约10.14亿美元)资本预算执行案,预计今年扩充南科厂12吋芯圆产能。

图为,2020年5月12日,德国汽车制造商保时捷的员工戴着面罩,在南部斯图加特的生产基地重新启动工作。(THOMAS KIENZLE/AFP via Getty Images)

而从美国前总统川普多方限制中国华为取得芯片,即可知芯片早已成为战略性产品,在可预见的美中贸易战,芯片可能继续被当作武器,欧洲为避免被连累,需要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

欧洲政坛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欧盟执委会和德国政府都有相关的规划,但高投资金额和潜在风险让投资者却步。短期内,欧洲汽车工业只好继续依赖亚洲和美国的半导体业,即使对他们来说汽车工业并非优先的供货对象。

根据麦肯锡顾问公司(McKinsey)报告,欧洲还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能制造出足以与亚洲和美国领先者匹配的芯片。不过,美国绘图芯片大厂辉达(NVIDIA)日前才决定收购英国的安谋(ARM),随后台湾的环球晶也宣布将并购德国的Siltronic,可见欧洲的半导体业规模其实正在萎缩。

(责任编辑:卢勇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