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0日讯】新衣服拆封后,你在穿之前会洗吗?毒物专家指出,如果直接穿,当心衣物里的潜在毒素危害人体。而且多数人穿衣的错误习惯也容易让毒素通过皮肤进到体内。
藏在衣服里的4个“地雷”
中原大学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毒物专家招名威回忆:一年夏天,他穿着刚拆封的新衣服外出,外面天气闷热,衣服很快湿透了。结果,他的皮肤开始红肿发痒,然后越抓越痒,没多久就出现红斑。那次经验让他以后的每件新衣服都非洗不可。
新衣服一定要洗过再穿的理由,与衣物中潜在的毒素和脏污物质有关。
1. 甲醛
甲醛不仅会出现在新装潢的房子、新家具中,也存在于衣服里。
招名威解释,衣服在印染时用甲醛来固色和防皱。已起化学反应的甲醛与纤维结合,固定在衣服材质上;没被固定在衣物上的称为游离甲醛。这些游离甲醛溶于水,如果没有清洗就穿,就会溶到汗水中,间接被人体吸收而引发皮肤过敏、瘙痒、皮炎等症状。
2. 萤光剂
萤光剂可让布料增色、亮白、颜色更鲜艳,例如运动衣多使用了萤光剂。正常使用时,它的安全疑虑很低,但若有黑心厂商使用未经合法规范的萤光剂,就有安全问题。
因为萤光剂种类多,其中有些用于工业用途,若添加到衣服里,容易让穿衣者感到不舒服。例如,过敏体质的人会出现红肿热痛等肌肤不适的问题。如果不小心买到萤光剂含量高的衣物,没有洗直接穿,或是长期穿且穿很多次才洗,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而引发过敏。
3. 染剂
在衣物标签上常见深浅衣物不建议混在一起洗的警语,因为残留的染料可能溶于水中,使浅色衣物被染色。如果衣服每次洗,水都会变色,代表这件衣服的染料是有疑虑的。
以牛仔裤为例,牛仔布料通过染色制成,难免会脱色。招名威指出,如果牛仔裤每次水洗都脱色,代表染剂“水溶性很强”,不易附上牛仔裤而被清洁剂、水带走。当皮肤流汗时,汗水也容易把染色剂带下来,并通过皮肤进到体内。家中若有这类每洗必掉色的衣物,建议直接丢掉。
4. 制造过程与物流时的污染
不仅布料经过层层加工会残留化学物品,在裁缝厂制成的衣物堆在仓库或在物流过程中,难免有灰尘、病菌及其它脏污进入。
皮肤、嘴巴和鼻子是毒物进到体内的3个管道。招名威表示,衣服跟皮肤的接触面积很大,如果衣物里的毒素含量很高,进入人体的剂量大,则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甲醛、萤光剂和染剂多由肝脏代谢,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另外,儿童在咬衣服或玩具时,也会把染剂等化学物质吃下肚,有可能影响消化系统,造成肠胃不适、呕吐或拉肚子。
“只是上述情况都不常见,仍以肌肤问题居多”,招名威说。以甲醛为例,甲醛属致癌物,但前提是剂量要够高,例如室内装潢工作者长期吸甲醛的情况下才可能造成肝病变,因穿衣服而致癌的概率则非常低。
不让毒素上身!从购买到穿衣别做错这些事
从购买到穿衣,怎样才能避免毒素?
● 少买鲜艳衣服
最好买材质为纯棉、纯麻,颜色为纯色、浅色或素色的衣服,印染等制作工艺越少越好。并记得闻一下衣服的味道,若有刺鼻味可能是衣料中甲醛超标或是有其它化学物。
如今有紫外线灯或验钞笔可检测衣服里是否含萤光剂,但效果有限。因紫外光的波长约265至365,如果萤光剂的波长刚好在这个范围里可照出来,但其它波长不在此范围内的萤光剂,上述工具就无法检测。
贴身衣物及婴幼儿用品的挑选,也建议以素色、印花图案小的产品为主,尽量少买印花鲜艳、面料硬挺的产品。
招名威解释,羊毛、棉、麻等天然材质都偏软,一定要加人工纤维才会变硬挺。例如,棉和聚酯纤维的组成需要甲醛来聚合,甲醛可让化学结构更固定。
同时,避免购买来路不明、太过便宜的衣物,因其衣料品质较有疑虑。
● 新衣清洗后再穿
购买衣服时的短暂试穿,并不会有大问题。但凡是会接触皮肤的布料商品,包括床单,使用前都要先用水洗过,以除掉大部分有毒物,尤其是贴身衣物。
如果是清洗不方便的厚重外套,可改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数日,达到去除甲醛的作用。
● 常清洗衣物
衣服水洗越多次,衣料上的甲醛、萤光剂越少。因此衣服要常清洗,最好穿过一次就洗,避免穿很多次才丢进洗衣机。(推荐阅读:衣服的顽固污渍怎么洗?9种常见清洁剂能搞定)
● 运动衣、发热衣不能当睡衣
有些人会将运动衣或发热衣当睡衣穿,这是很常见的错误。
运动时穿的快速排汗衣,材质含有人造聚酯纤维及萤光剂;市售发热衣几乎为人造纤维制品,常见成分有嫘萦、聚酯、聚丙烯腈(压克力)、聚丙烯酸酯等。
“人造纤维其实就是塑胶”,招名威提醒。睡衣一天至少穿6至8小时且天天穿,久了多少会有健康疑虑。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