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有一位传奇的水月老人。他曾精准预言“门内大虫”“耳后火发”。直到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作乱,人们才明白其中的意思。这场磨难中,大臣范承谟被囚禁二年后,应难殉国。康熙皇帝御题“忠贞炳日”,赐予范家。
据记载,水月老人姓孙,名文,字文若,是明宪宗成化年(1465年-1487年)人士。他年轻时,被人从京城掳到了边外。算起时间,到清朝康熙年,他已经二百多岁了,但外表看上去只有七八十岁。水月老人说,他多次遭逢大灾大难,幸亏遇到了一位异人。异人教给他念咒、持斋,以及其它术类。从此之后,他便能预知未来之事。
超前四十多年 预言范家孙
自从清军入关,一统中国后,水月老人就返回了中原,居住在杭州艮山门处的梅园。当时来镇守浙江的大小武官,必会拜访他。人们馈赠他粟米布帛,他一概不接受;询问他福祸之事,他也不轻易给人说。如果有人询问他养生之道,他就向人们出示四个字“静慈乐俭”。水月老人饮食淡薄,禀性简约沉静。他常常会唱歌作词自娱娱乐。人们问他高寿几何?他只说:“九十岁了。”人们看他头发都已经掉光了,于是称呼他为僧人。
康熙七年(1668年),范承谟(1624年-1676年)奉命巡抚浙江。范承谟是大学士范文程的次子,十七岁时就被选为侍卫,也是名门之后。
范太夫人说:“当年在辽阳,有一位老人号称水月,年纪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对你的祖父说:日后我们家的孙子会担任浙江巡抚。到时他还能见到你呢!如今你巡抚浙江,水月老人的话应验了,但已隔了四十多年,不知他是否还在世上?”
时逢杭州西溪老虎出没,伤害百姓,范承谟到浙江上任后,准备派人抓虎。鉴于祖母先前的话,他找到了水月老人,并亲自带着老仆去拜访他。谈起先前在辽阳的往事,范家老仆都还记得,他发现水月的容貌和四十年前一样。
爱民如子 忧劳成疾
范承谟请水月老人占卜老虎的方位。水月老人给他说了一句一语双关的话:“山头大虫任打,门内大虫休惹。”不过,范承谟并没有理解他的话,以为老人就虎而论呢。
从打虎开始,范承谟巡抚浙江四年,推行了不少仁政。他勘察荒田,奏请康熙帝免除当地的赋税。康熙八年(1669年),浙江发生水灾,范承谟取出库银八万两购买粮米,以平抑浙江粮价,赈济灾民,救活了很多灾民。范承谟爱民如子,弹劾罢免贪官污吏,革除地方陋规弊政,深受浙江百姓爱戴。
因天灾频繁,范承谟忧劳成疾,向朝廷奏请解职,然而浙江百姓舍不得他离开,写了一百五十多份请留牒。康熙皇帝不忍夺民情,就命范承谟续留浙江。
康熙皇帝知道他体恤民情,爱民如子。一年后,朝廷委派范承谟担负更大的重任,擢升他为福建总督,当时的福建是边防重地,海盗作乱猖獗,还未平定。
范承谟离开浙江之前,向水月老人辞别。老人告诫他一句话:“耳后火发时,须有主意。”这句和之前的一句“山上大虫任打,门内大虫休惹”,同样一语双关。
水月老人早早预见了未来发生的事,但因天机不可泄露,不能明言直说,只说了这二句隐语,希望能提醒他。然而,这二句预示了哪件事?
帝选良臣 为民解困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七月,范承谟入京见帝。忧劳成疾的他还没有痊愈。康熙皇帝命御医为他诊视,赐医赐药,悉心为他治疗。
范承谟病情好转后,康熙皇帝对他说:“闽海海盗没有平定,地方百姓生活困苦,可谓天下第一。爱卿为政清廉,才能卓著,为天下之最。所以特意委派你重任。”康熙帝赐予他衣帽,御厩龙马,还将自己经常穿的衣服解下来赐予他。次日,康熙帝又赐宴,为他饯行。
范承谟行至山东地界时,那天夜里,御赐的龙马忽然死了。范承谟见状,感叹良久,不知他是否已经意识到此去福建,所面临的艰难和危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造反,引发三藩之乱。这三藩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吴三桂部下时常杀人越货,毫无畏忌。当时云贵发生的命案、盗窃案中,吴三桂下属涉案的将吏就占了一大半。
尚可喜、耿精忠同驻广东三十多年,“凡米谷、鱼盐、刍茭、布帛之属,市侩侵渔,利归王府,小民朘削”。后来耿精忠移藩福建,尚可喜独霸广东,肆无忌惮遍搜厚利,密派爪牙心腹,横征暴敛,夺民间产业。耿精忠则在福建吞并田土,横征盐课,勒索银米。经过层层盘剥,一年到头来,百姓所得不到原来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三藩拥兵自重,盘剥民利,已经酿成国患,使康熙皇帝决意撤藩。
“门内大虫”叛
范承谟行至福建,路上所见村落城郭,均是一幅破败之象。他上任伊始,检阅册籍,寻访民情,不觉失声大呼:“福建竟败坏到如此地步!”官府加重赋税,敲骨吸髓,盘剥百姓。朝廷豁免赋税的惠政,地方官府不但不执行,反而更加鱼肉百姓。地方官克扣拖欠军饷长达半年,致使军士难以安心戌守。福建百姓遭受二十多年的兵乱,让范承谟痛心大呼。
吴三桂反叛后,范承谟察觉到藩王耿精忠也有异心。朝廷正商议裁兵,于是他上表朝廷,请求缓行。他准备巡视边海,征调兵马防御,但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耿精忠就叛变了。
耿精忠藉由海盗犯境,假意邀请范承谟去商议。 福建巡抚刘秉政随耿精忠叛乱,假意催促范承谟快去。范承谟知道事情有变,左右护卫请求随行,范承谟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你们寡不敌众,去了也无益。”于是,他只身前往。被耿精忠的党羽拔刀威胁,范承谟毫不畏惧,挺身向前骂不绝口。
事态到了这一步,不知他是否已经明白了水月老人的告诫。“门内大虫休惹”是指“闽”字,老人提醒他要避开“闽”地(福建)。“耳后火发时,须有主意”,“耳后火”是一个“耿”字,指耿精忠;“须有主意”,提醒他不要忘记君主的叮咛。从水月老人的告诫来看,他已经提前数年,预知了闽藩耿精忠会叛乱反清。
良臣被囚 看守宁与忠臣同死
范承谟素来很有威望,耿精忠很忌惮他,也害怕杀了他会激怒更大的民怨,就给他带上刑具,把他关了起来,派了三十多人看守他。叛军给他饮食,他都坚拒不受,绝食了十天。范承谟威武不屈,耿精忠就派刘秉政去劝降。范承谟因绝食,已经体力难支,被人扶下床,他仍是奋力一脚,将叛臣刘秉政踢倒在地,大骂他:“你们这些叛贼必会遭到朝廷诛杀,我先夺了你的魂魄。”
范承谟被囚禁了两年,在囚所他每天都戴着康熙皇帝御赐的冠帽,身穿的衣服还是当年辞别母亲时所穿的衣服。每逢初一十五,他都悬挂一帙历书,朝着清廷所在的北方叩首遥拜。
在众多的看守中,有一个蒙古人名叫嘛尼。起初他奉耿精忠之命看守范承谟。久而久之,嘛尼有感于范承谟的忠义,打算偷偷将他放走。由于消息泄漏,嘛尼被耿精忠残忍地处死。嘛尼临死前,大骂道:“我宁可与忠臣一起死,也不愿和逆贼一起生!”
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清军攻克仙霞关后,耿精忠害怕范承谟揭露他的叛国罪行,于是夜里派人逼迫范承谟自尽。临死之前,范承谟戴上康熙御赐的冠帽,向着京城所在的方向行大礼,叩首九次后,被叛贼所害。叛将焚烧他的身体,并弃之荒野。
有一骑兵名叫许鼎,深夜收敛了范承谟的遗骸,于次年送还京师。康熙皇帝赐其谥号“忠贞”,并御书碑文赐予范家。耿精忠伏诛后,福建百姓请求修建祠堂,祭祀范承谟。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匾额“忠贞炳日”,挂在祠堂的门楣上。
水月老人预知了将会发生的事情,但他也无力阻挠既定的命运,惟有出言告诫。面对这场国难,范承谟以刚烈忠贞,诠释了生命的高洁,不朽与荣耀同在永恒。
参考资料:
徐季方《见闻录》
《范忠贞传》
《清稗类钞》卷82
《清史稿·范承谟传》卷252
《范忠贞集》(四库全书本)卷6@*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