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如何展现素养 这几个字很好用

【中华文化300问】 作者:容乃加

人际交往中,提到彼此的亲属,包含配偶、血亲、姻亲等的机会不少,这时怎样以“敬语”称呼方表敬意,又怎样用“谦词”表现己方的谦让之情呢?使用敬语和谦词是中华文化的一环。展现优良的礼仪素养与谦和风度,实践并不难,掌握几个字就可以掌握关键。

中国历朝历代以“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见称,人们在日常人际关系中,对他人的敬称和对己方的谦称,就是一种具体表现。现代化、全球化带来了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传统礼仪文化也受到漠视,甚至“不知所指”渐渐成了普遍现象了。

在彼此的称呼中如何展现诚敬的心和优雅的文化素养?基本上可掌握这几个字──“令、家、舍、小、敝”,再谨记几个“例外”用法,就八九不离“礼”则了。具体怎么应用表示呢?请看:

*凡是称他人的亲属,在前头加上一“令”字呈现敬意。

“令”表示好的、善的意思,如:“令德”、“令誉”。《诗经.大雅.卷阿》就有这样的用法:“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汉代郑玄笺注:“令,善也。”形容人品德高尚,光彩焕焕有如贵重的圭、璋礼器,善闻善望斐然传世。所以“令”这个好令誉,就从古代传扬下来,成了对人最好的敬称表征了。“令”这个敬辞,应用广及对方的各种亲属、亲戚,而且对上尊下卑,无所不用。

应用方法:

称对方父亲令尊,称对方母亲令堂、令慈。例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令尊令堂待小生如骨肉,小生怎敢胡行,有污娘子清心。”
称别人的丈夫:令夫君。
称别人的妻子:令妻、令阁、令阃(阃,音同捆,古代称妇女所居的内室)。
称别人的兄弟姊妹:令兄、令弟、令姊、令妹。
称别人的儿、女、儿媳、女婿依序为:令郎、令公子;令媛、令爱;令婿、令媳。
称别人的岳父母:令岳丈、令岳翁;令岳母、令丈母。

变化:

对别人的父母亲、配偶这些最亲近的亲属也可以“尊”代替“令”来使用。例如:尊公、尊翁称对方父亲,尊堂、尊萱称对方母亲;尊夫君称对方丈夫,尊夫人称对方妻子。“尊驾”则是敬称对方(也称大驾、阁下、足下)。

例外:“令君”、“令公” 这二个称呼,可能比较容易被误用。“令君”并不是敬称对方的丈夫。古时对中书令尊称“令君”,后来亦称位居枢要的大臣为“令君”。又对县长也称“令君”。

中唐以后,节度使累加中书令、尚书令之职,皆以“令公”称之。例如,《魏书.卷四八.列传.高允》:“高宗重(高)允,常不名之,恒呼为‘令公’。”

*“家、舍、小”外加一“敝”都是自谦的表示。

应用方法:

(一)凡向人提起自己的尊辈,就冠上“家”字。如:

称祖父母:家祖父母。
称父、母:家父、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
称岳父母:家岳、家岳父;家岳母。
称翁姑(丈夫的父母):家翁、家婆母。

还有称平辈中年龄或排行长于己的兄、嫂子和姊姊、姊夫,也可冠上“家”字,称为家兄、家嫂,家姊、家姊夫。

变化:

称自己丈夫、妻子自成一格,自称丈夫常用外子、拙夫,自称妻子常用内子、内人、内助、拙荆。

(二)凡称自己平辈,如弟弟、妹妹与其配偶,则冠一“舍”字。

称弟弟叫舍弟,称妹妹叫舍妹;称弟弟的配偶为舍弟媳,称妹妹的配偶为舍妹婿。

(三)凡称自己的晚辈(卑亲属),就冠上“小”字;自称也可用“小”字。

如向人提起自己的儿子,就称小儿、小犬、小豚,称女儿叫小女。

男性对朋友或熟人谦称“小弟”,“小可”也是谦称自己(自谦低微),如《水浒传》第一二回:“小可数年前到东京应武举时,便闻制使大名。”

(四)称自家姻亲或朋友,可用“敝”字;自称也可用“敝”字。

例如,妻子的兄弟是自己的内兄、内弟,对人谦称时,就称敝内兄、敝内弟。对人谦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对人谦称自己叫“敝人”,如:“敝人不知忌讳,请多见谅!”

变化:亡故的亲属怎称呼?

若亲属已经亡故时,称亡故尊辈就冠一“先”,如称亡故父亲为先父、先严、先考;称亡故母亲为先母、先慈、先妣;称亡故平辈可冠上“亡”字,如称亡故的配偶亡夫、亡妻。

后语

在现代化冲击下,人际间的敬语谦词的称呼在生活中几乎“没没”无闻了。更糟糕的是,无神论让中国人摒弃传统文化,摒弃谦谦君子的素养,谦辞敬语也被党文化销毁了,暴戾斗争取代了祥和谦让。反观东亚文化圈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韩文化里,都留存着十分发达的谦词敬语的语言文化。从今而后,如果能复兴传统中华文化,找回礼敬之意、谦虚之心,融入生活中去实践,人与人之间亲近祥和的关系应会有重返的一天。
@*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