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9月30日讯】皓月当空,又到中秋佳节。李白有诗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佳节又称拜月节、祭月节,千年以来,世事轮转,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这些古老的传说,却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是在每年的中秋节里,人们一遍又一遍相传的典故。这个典故,在夏商所用的古易书《归藏》中,就有记载“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虽然这个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至今还有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姮娥(嫦娥)一个人奔月,为何没有与后羿一同奔月呢?在民间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在充满了神传文化的《神韵》演出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动人的远古故事。
正值十五,皎月如盘,夜色下一湖碧水晶莹如玉。夜空中,缥缈飞来一群仙子,美丽的嫦娥与仙子们趁着夜色美景,一起下到人间游玩。
忽然,湖中窜起一条红色恶龙,垂涎于嫦娥的倾国倾城,想抓嫦娥为压宅夫人。仙子们急忙飞走,但嫦娥躲避不及,被红色恶龙打伤,落在地上。
这时,恰好一位赏月之人路过此地,救下了嫦娥,此人正是后羿。看着受伤的嫦娥,后羿也束手无策。
一位仙家悄然而至,他用仙丹救了嫦娥。仙家看看后羿,又看看嫦娥,内心已知端倪。原来嫦娥是为了一段姻缘而来,这段姻缘将开创千古绝唱——嫦娥奔月的神话。
仙家微微一笑,说:“我与将军和嫦娥作媒,成就一段良缘如何?”后羿大喜,嫦娥也道了个万福,微微侧身谢过仙家。
仙家见良缘已成,于是将放有仙丹的宝葫芦送给了后羿与嫦娥,说:“你们二位以后吃了这里面的药,就可以成仙。”说罢,仙家飘去。
恩爱的嫦娥和后羿在人间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天,嫦娥拿起宝葫芦,请后羿吃。后羿退让,谁也不肯先吃其中的仙丹,互相谦让着。最后,推让不过,嫦娥先吃了一粒,然后将宝葫芦递给了后羿。这时,忽然,那条红色恶龙又扑面而来,一爪就把宝葫芦,打翻在地。
后羿一箭射死了红色恶龙后,美丽的嫦娥看着后羿,拾起地上的宝葫芦递给他。后羿接过宝葫芦,忽然发现里面的仙丹被恶龙打翻葫芦后,已经散掉了。
俩人惊呆了,因为原本两人都可以成仙回归天上的。现在,只能嫦娥回天了。
这时,空中响起了仙乐,一轮明月慢慢临近。月亮中的仙女们从广寒宫飘逸飞来,嫦娥不由自主的随之飘起,她的归位时刻已到。
在仙女们的簇拥下,嫦娥慢慢飞向广寒宫。看着嫦娥的手滑过自己的手升空而走,后羿呆呆的站在那,……自此,恩爱夫妻天地相隔,夜夜相望……
这种回味无穷的美丽传说,可能也只有在中国的神传文化中才能遇到吧。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人著作《酉阳杂俎》卷一〈天咫篇〉记载有吴刚伐桂的传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月宫中有玉兔捣药伴嫦娥,也有说玉兔是嫦娥的化身,这是中秋节传说故事之一。
《大唐西域记》里记叙着兔子升天的故事:森林里住着兔子、狐狸和猴子三个好朋友。有一天,一位饥饿而疲弱的老公公昏倒在它们家门口。虽然它们分头出去找食物想救活老公公,但是,那是兵荒马乱闹饥荒的时代,根本找不到食物。后来兔子为了解除大家的饥饿,便自愿牺牲自己,当成大家的食物。在兔子昏迷之际,有双温暖的手接引它上了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唐玄宗夜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
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责任编辑: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