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17)

接前文

9. 中华文明认知域的发展

中国古代从有当世典籍,又流传至今的是周朝。近代又挖掘出了商朝的甲骨文,因此把中外都认可的中华古文明信史推到了商朝。从周朝至秦汉流传下来的典籍中记载了从三皇五帝起五千年的历史。

但是这些对三皇五帝时代和夏朝的典籍记载,尤其是其中诸多的神话内容,不仅在近现代受到“疑古派”的否定,在过去的一两千年中,也一直有人质疑其真实性。所幸近代的一些考古发现证实了一些古代记载的真实性。《史记》等传世文献中记载的商朝诸王,都能从殷墟甲骨卜辞中找到,马王堆、汉简等等文物破解了对《汉书》的质疑,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残简还了《尉缭子》的清白等等,基本上推翻了近代古史辨派对中华上古历史的全面否定。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史记》等史书的可靠性,同时也间接证明这些传世文献中关于夏朝和三皇五帝的记载并非杜撰。

按照这些记载,中华文明是世界所有古老文明中,唯一从神话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因此中华文明有更多源自于神话时代的基因。《史记》的《三皇本纪》和《五帝本纪》中记载的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神话时代。各种典籍记载了那个时代人神共处一世,,三皇五帝或本身即为神祇,或以各种方式接受了神传、神授,并向蒙昧中的人们传授了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

这些神祇或智者教化人们识善恶、辨真伪、知阴阳,养殖各种牲畜,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神祇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神祇与先人。至颛顼“绝天地通”,神话时代结束。但是神话时代留下来的认知,如河图、洛书、太极、九宫八卦等一直流传了下来。

正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基因直接来自于更高智慧的生命,如前述讨论《易经》发展过程所谈到的,这个文明起始之时对世界的认知是完整和极富智慧的,这也导致了后世几千年间只是致力于理解这个来自于神祇的教化体系,因此与神话时代结束之后才出现的文明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从两三千年前的古代开始,就有人一直对这个神话时代有诸多疑问,到了近代,人们从科学的观点出发,基本把神话看成是人们的遐想、幻想、艺术创造等,绝不承认神话时代的神话真正是神仙在人世间留下的故事。

从前一章系统论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个宇宙应当是一个层层扩展的系统,系统的不同层次应当存在不同的时空结构,不同的时空结构具有自己的特征,但是相互之间又具有联系。如果另一层时空中的生命是一种在智慧和能力等方面都超越我们人类的生命,那可能就是神话时代的神仙。所以从系统的观点,完全无法排除高层生命、或者是神仙的存在。

从目前看,三皇五帝至夏朝,既没有留下当世典籍,也没有实物传承。如果相信后世典籍记载中,仓颉造字为真,那么上古中华文明唯一留下来的是汉字。虽然这些汉字构成的当世文献没有流传下来,但是这些流传下来的汉字本身,应当就记载着那个时代文明的信息。

另外,在后世的典籍中,又出现了一些据称是那个神话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基本图式,如河图、洛书、九宫图等,现在有观点认为这些图式就是中华文明认知的起点。所以下面就从最简单的汉字和河图、洛书、九宫图开始,推测中华上古文明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9.1 从汉字“一、二、三”看上古中华文明认知的起点

9.1.1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曾经看到过一篇报导,说非洲有个部落,数数只能数到三,大于三,就是多,没有四的概念。看到这个报导的人,估计百分之百会说,真原始,真不发达。但是反过来仔细考察人从“一”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当我们轻易地数到一亿的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很多东西。非洲部落的原始,可能正是暗合著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名言。

“一”在目前问世的各种中华古代书写文字体系中,至始至终均没有变化,因此仓颉造的第一个字,应当就是“一”,后世称之为“一画开天”。

汉字的一个基本规律或规则是同音同义,或反义,或有关联的意义,这样汉字“一”就与汉字中专门表示变化规则的“易”字有了联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讲了万物是如何从道中产生的,易是道的一种,同样也就是讲了如何从道中生出了“一”之“易”理。万物从一而始,有了这个“一”,就有了世界,这也应了盘古从混沌中,“一”斧劈开天地的传说。

中华古代典籍中,对“一”有诸多论述。《道德经》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一”这个符号可以有多种含义,一个意思表示数字“1”,有一个,第一的意思,是可计量事物的计量单元。在《易经》中,表示阳爻,是道的显化。阳爻“一”表示了世界从混沌中开始出现变化,有变化,变化的规则、道理的意思。汉字中把一横,而不是一竖作为“1”,表示了以阴阳之易的“道”为起点,来认识这个世界。

在汉字中,“一”是一个最基本的部件,称之为横。这个“一”横与汉字的“一”和阳爻的“一”相同,同样是从道而来,因此往往表示道理、规则、规律等意思。如写横的要求是平直,做人的道理是正直,做事情的道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就是要直接、简洁等,用在汉字中的时候,寓意“讲道理,道理”等。

如“富”字,隶书为,篆体为,从篆体到楷书变化不大。宝盖头下面,一横,一口加一田。“宀、口、田”的含义很好理解,家有华厦,良田,四世同堂,人丁兴旺是富裕的表现,但还不是全部。在这三者之间还有“一”,那就是先要讲道理,家有华厦、良田、知书达理、人丁兴旺才是富。

所以中国古代认知应当是从“一”开始。从“一”开始,也就是从识别一个个体开始。能够识别出一个个个体,也就是理解了“一”这个概念。如一滴水,一个人,一条线,一个念头,一句话,一家人等。把这些起始点分类,可以有:“一”个空间、时间、视觉、物质等的点,连接两个点的“一”条线,两条相交的线构成的“一”个面,两个相交的面构成的“一”个体;或者是“一”个念头,“一”个概念,两个以上念头构成“一”段思维,几段思维构成的“一”个考虑、认识、看法等;以及“一”个词表达的一个概念,几个词构成的“一”个表达,几个表达构成的“一”段对话等。

各种不同的“一”,表示了对世间万物认知的起始点,这也就是《说文解字》解说“一”字的:“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如何识别个体,要根据“道”,即这个对“一”的认知来自于道,道理。因此这个识别出的个体就符合“道”,也反映了识别者对“道”的认知,由此得到的认知结果同时取决于认知者和认知对象或者说认知对象包括了认知者自身。这个道既可以是阴阳之易的道,也可以是一、二、三、四的道,因此分辨出的个体也可归为这两大类。

9.1.2 从“一”到“二”

汉字中的两个基本笔画是横、竖。一横把事物分为上下两部分,就有了“二”,二的下一横为上一横的支撑、内部,上一横为下一横的外观、外部,两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互为阴阳、内外、表里,表示了一种分层、分级的关系。一竖把事物分为并列的两部分,这两者对称、平等或相同。

这表示了从一到二的两种过程。一种是一分为二成两个不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依赖而存在,表示了从一到二的一种“一生二”相生过程。对于某些很简单的情况,两者之间有一种相乘的关系。

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轻者上升,浊者下降,上为天,下为地,阴阳初分,对应“一生二”。生成的“二”中,上面的“一”为阳,为天,为天道,表示远离实体之上的道,原理,原则,哲学中称之为形而上。下面的“一”为阴,为地,为地道,表示地上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

把事物一分为二,也可以是把事物分为并列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相同或不同。这种并列的划分,可以看作是在有“一”之后,按照“一”的样子复制出另一个“一”,或找出另一个与之相同的“一”。这种过程得到的两个“一”,其存在可以相互独立,一者的存在与否,与另一者的存在无关。在很简单的情况下,两者之间有一种相加的关系,或者说一加一得二。

这两种过程形成的“二”实际上有不同的含义,是两种不同的“二”。对这两种过程的偏重形成了两种大相径庭的形式化认知,对应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思维逻辑、文化、文明。

一分为二对事物相互依从的部分进行研究,可以认为是研究事物的内部结构,是一种内向的认知。与之对应的系统化的认知途径是中国古文明中的阴阳之易。通过找到另外一个“一”,着眼于“一”的整体或外部,对应一种外向的认知。与之对应的是近代西方哲学、科学的认知体系。

与这两种最基本笔画对应的,是汉字的两种基本结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构字部件一般是按照指事、会意的方式有机地构成一个个体,多数左右结构则是用偏旁对同类事物分类。因此汉字的这两种结构表示了中国古代认知中,包含了内外两种认知方式,表示了上述两种划分个体的情况。

9.1.3 从二到三

从二到三,有三种途径,也是形成了三种不同含义的“三”。其中之一是有了一分为二的“二”之后,又有了能够加一的一,因此一分为二加一,就有了三。一分为二可以形成一组一组的对象,加一就是给了这些成组的对象一个属性,找到了一个二分之前的同属性个体。中国传统的解释是有天、地之后,天地之间相互作用,生出另外一个“一”,这个一与一分为二之前的一有同样属性,这里表示人,“三才”形成。

第二个途径是先有了一,然后加一个一可分为二的二,这样就有了三。可理解为先有两个个体,然后其中一个个体被分成了两部分,那么就有了一个整体加两个部分的“三”。这个三给出了一种顺序,第一为整体、第二阴和第三为阳。这个途径是前一个途径的逆过程。

第三个途径是一加一得二,再加一得三。这也是一般算数或数学意义的三,建立了数量的概念,其中的三个一都是一样的。这个途径是近代数学的源头。

汉字的“三”,基本笔画“横”表示了“道”,基本的规则和道理,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做人要正直。上下重叠的两横,上面的一横像天,下面的一横像地,两者相生相济,相互依赖而存在,两者不同,表示了阴阳之道。“三”重叠的三横,既可像三才,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生出中间像人的一横,像天、地、人三道,给出了一种向内的结构;也可以看作是顺序排列的三横,给出了一种逐步叠加的顺序关系,可以表示向外的个体数量的扩展。

三包括了对内部的认知和外部的认知两种最基本的认知途径,因此三是构成了对这个世界的完整认知,就有了对宇宙万物的认知能力。因此,就有了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向内,有了天地人三才,就有了生出万物的能力。向外,个体复制一加一得二,再加一得三,以此类推,可至无穷。向内、向外的繁衍扩展,生出万物。(待续)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