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张抗抗微博被封与郭于华告别微博

张抗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她的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夏》、《去远方》等当年曾有一大批读者,在文坛很有影响力。跨入新世纪,张抗抗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视线。不过,最近因为挺方方,她又成了热点人物,极左人士对她群起围攻,甚至认为她是比方方更坏的人。一怒之下,张抗抗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一篇文章,怒怼脑残,连骂了19个脏字。引发热议后,她的微博于12日被封号。

除了张抗抗,还有一批微博账户同时也被处理了,其中有的被禁言30天,有的被永久禁言,有的被关闭账户。如中共红三代、叶挺的孙子叶大鹰的账户就被禁言30天。

叶大鹰当天在微博上留言:“不让说话了。”之前,他曾连续多次发声力挺方方,引发外界关注。他还在微博发帖痛斥“极左斗士们”和“文革的残渣余孽”,“被时代抛弃却借爱国之名耍存在感的跳梁小丑!”,触怒了一帮小粉红。

除了封号禁言,微博12日还发布新规,在微博下发表评论需要关注博主7天以上,意味着不关注博主的路人无法随便评论,被质疑是针对舆论区不断“翻车”引发的尴尬。

与张抗抗、叶大鹰被微博管理方封号、禁言不同,清华大学教授、敢言人士郭于华最近主动公开发文宣布告别微博。

她说:“庚子夏季,芒种之时,值此向使用了十年之久的新浪微博告一声别了。这不是友好地道别,不是依依不舍地再见,而是鄙视和抗议的表达。”

郭于华为何要用告别的方式表达对新浪微博的“鄙视和抗议”?

她告诉我们,自2010年2月1日发出第一条微博至今,新浪微博封了她80个号,其间她多次友好的沟通,严正的讲理、愤怒的抗议甚至痛斥与怒骂,但每次都转世再来,一次次从零开始,一次次发贴过万、粉丝过万,直至耄耋。

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还坚持不走,不是因为留恋,不是因为欣赏,更不是指望扩展言论的空间。而是因为她觉的相较于微信,微博是言论广场,是更大的公共空间,她希望保留一个更多样更宽敞的渠道,为那些失去自由的朋友和家人们呼吁,帮那些走投无路承受苦难的人们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并伸出援手。

然而,“烂棉花短纤维织不出好围脖;蛆虫和大粪成不了好环境。”在郭于华眼里,如今的微博已经蜕变成从来不敢以真面示人的“有人”、“多人”、“粉红”、“战狼”们的大本营,以抹黑、泼污、攻击说真话者的战场,实与蛆虫蛄蛹的粪坑无异。所以,“为免恶心”她决定“离开了”。

我想,无论是张抗抗的微博被封还是郭于华告别微博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不断加码的禁锢中微博仅存的一点自由空间如今荡然无存了。

想当年,在微信还没兴起之前,微博曾经在网络世界风靡一时。那时的微博当然也远不是自由的,也是有管控的,但毕竟还没有被管死,一些社会阴暗面也还时有曝光,敢言人士的辣评也没有被全部封杀。但自从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共急速的向左倒退,官方对网络的管控越来越严,微博上仅有的一点自由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直到今天,可以说几乎已经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照现在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怀疑用不了多久,在中共变本加厉的严管之下,微博很可能会变成网络版的“环球时报”。不信大家就等着瞧。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作者提供/责任编辑:李明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