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俗话说“吃过冬至汤圆长一岁”,然而,现在一般认为吃过年夜饭等于过了年才长一岁,为什么有这个出入呢?“吃过冬至汤圆长一岁”只是没有根据的传说吗?其实关键就在于对“过年”的认定,历史上有过改易。
“冬至”,汉代之前另有称呼叫“岁初”,表示一岁之初的意思,也就是一年的开始,这也是俗话说“吃过冬至汤圆长一岁”的道理所在。从周到秦代,把“冬至”当作新年,冬至所在的月份是子月,就是正月。那时代过了冬至夜就是过了年了,冬至日就是新年。民俗传下来“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其实是反映了这个历史文化。
三千年前的周代历法,以冬至落在的月份作为“建子之月”——一年的第一个月份,冬至为正月元旦。为何这样建制呢?周代大司徒设计制作了土圭仪,以“土圭法”测得一年中日影最长的日子在冬至日,最短是在夏至日。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就是太阳离中国最远的一日,此后,太阳将逐渐北返,阴气渐弱、阳气渐渐增长,周代就将冬至日作为新年的开始。这也反映了天地阴阳循环“一元复始”开始于冬至的现象。
后来,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改订历法,颁行太初历,以寅月为正月,就是以立春节气所在的月份作为一年的开始。从此新年和冬至分了家,冬至遂成为冬至节,也叫“冬节”或“亚岁”。
历朝历代的新年元旦有过几次的变动,然而,冬至日始终是天地间阴阳循环“一元复始”的起点。吃了今年的冬至汤圆,可知生命的成熟度又增了一分了!你对自己有何新的期待呢?
参注:
“土圭法”是周代大司徒以土圭仪所行的测量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日影的长短,从而推得白天、晚上的长短及其时间;可以用来订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节气。还可以藉日影来确定南北、东西的方位,并求得土地的面积。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9/12/20/a10273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