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非常赞赏诸葛亮为相之公平忠义。据《全唐文》卷十《太宗皇帝.诸葛亮高颎为相公直论》记载:“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又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亮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 ’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唐太宗不仅赞赏诸葛孔明,还效法他的为政。据《贞观政要》卷八《赦令》记载: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唯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暗哑。’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文王作罚,刑滋无赦’。又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 ‘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
唐太宗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大仁大义,这就要先对百姓进行教化,引导他们进退有节,揖让有礼,这样,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就没有作恶的机会了,国家也不需要大赦了。刘备曾向诸葛亮推荐东汉末年陈元方、郑玄的治国理乱之道,诸葛亮受刘备启发,做蜀相十四年,没有进行过大赦,蜀国因此大治,风气肃然。唐太宗决心学习诸葛亮,不赦免犯罪,而不像梁武帝那样,一年多次赦免犯罪,最后弄得身死国灭,说明小仁小义恰恰是对大仁大义的败坏。
澹泊明志 宁静致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期。诸葛亮躬耕陇亩,《出师表》自述心迹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家事显赫,与襄阳上层社会关系密切,与蔡氏、蒯氏是姻亲关系,与刘表是老乡叔侄关系。但他不受襄阳贵族的接济,这显示出诸葛亮修身的境界。
《诫子书》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文章很短,只有八十六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这篇文章文意很深,内涵广大,此处只需提出“淡泊”略讲一下。淡泊是中国古代道德的一个标准。《老子》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中国传统士大夫也一直将淡泊作为人生的一种境界来追求。例如,唐人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写道:“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表达的就是一种心无杂念、安闲适意、不为眼前利益得失而喜而悲的高远豁达的意境。
诸葛孔明一生确实达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视富贵如浮云的境界。诸葛亮做蜀相十四年,不敛财,不谋私利名位,一直以兴复汉室为任。
后主即位后,诸葛亮身为丞相,封武乡侯,领益州牧,集蜀汉大权于一身。诸葛亮并不因位高权重而起二心,受刘备托孤后,忠于主君,对刘禅尽心尽力,做事亲力亲为,忧公如家,《出师表》显明心迹,亲率大军北伐,自己最终因食少事烦,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同样为托孤大臣的李严,比较看重名利权位,写信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所谓九锡,是由皇帝赐予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弓矢、斧钺、禾巨鬯,是天子给予大臣加官进爵的最高礼遇。
诸葛亮给予拒绝,在写给李严的信中说:“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今计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都,与诸子并升,虽十年命可受。而况九邪?”
诸葛亮认为,他与李严共事很久了,互相知根知底,不用多做解释。他说,自己从一介平民跟随刘备之后,在蜀地创下帝王基业,位极人臣。现在匡复汉室的大业还没有成功,对刘备的知遇之恩还没有报答,就要求君主给予这样的待遇,是不义之举。
他在《又与李严书》中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无副服,就是没有多余替换的衣服。张澍注云:“侯之妾尚无副服,其俭德可师矣。”
诸葛亮临死前,曾吩咐在汉中定军山下葬,葬礼从简,就着山势起坟,土塚能放下棺木就行,自己只需穿平常的服装,不需其它陪葬物。
诸葛亮忠义双全,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有智慧的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对后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一直构成一种激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之一。@#
(全文完)
点此阅读:历史名人诸葛亮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