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肿瘤,都是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虽然这些肿瘤多数是良性,但可能引起腹痛、痛经、月经大量出血的症状。妇科肿瘤的病因,多数是因为情绪、饮食不良所引起。古代女性有这些疾病吗?中医自古流传下来的妇科病的珍贵治疗经验和养生方法,如今依然是女性保护自己的良方。
常见的妇科肿瘤 古代女性也会得吗?
现代人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囊肿等肿瘤的毛病很常见,还有巧克力囊肿是发生在卵巢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还有所有液状的肿瘤称为水瘤。
古代女性妇科不称肿瘤,叫“症瘕”。“症”指腹内结块坚硬,而且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在血分;“瘕”是指腹内结块痞满无形,聚散无常,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在气分,病情一般较轻。症瘕大都发生在下焦,以妇人肿瘤为多,治疗症瘕除了服药外,若能配合针或灸,效果会更好。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症瘕”和“崩漏”、“经痛”的范畴。崩漏,“崩”是子宫异常出血,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漏”是经血淋沥不止,经期延长两、三星期还有,也称为漏下;还有经痛等等,都可能是肿瘤所引起的。
中医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子宫、卵巢会长出肿瘤?症瘕发生的病因,有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造成肝脾受伤,脏腑失调,气血瘀积。
气血瘀积在下焦子宫、卵巢,不通则痛,所以表现出的症状是下腹痛。若日久积聚不愈,就成症瘕。若是水瘤,则是脾湿或是肾阳虚。
《景岳全书‧妇人规》记载:“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喜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血虚弱而不行,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
古代中医如何治疗妇科肿瘤?
中医治病看身体的五脏六腑整体配合,还有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四季的天气变化,还有因贫血或气虚,或因吃冰冷食物,或因外受风寒等等而引起疾病 。
治妇科肿瘤,中医的独妙之处,我举一味中药叫荆三棱。
荆三棱能破瘀行气,是治疗妇科肿瘤及硬块的常用药。
荆三棱能破瘀行气,是治疗肿瘤及硬块的常用药,常与莪术搭配使用。它是莎草科植物,《本草拾遗》记载,荆三棱味苦性平,入肝、脾二经。
在《本草备要》中,对荆三棱有一段小故事:“昔有人患症瘕死,遗言开腹取之,得病块如石,文理五色,削成刀柄,因砍三棱,柄消成水,乃知此药可疗症瘕。”就是说,从前有一个人得了症瘕病死了,留下遗言说等她死后,要帮她开腹取出肿瘤。结果取出的肿瘤像石头,纹理有五种颜色,因为它很坚硬,就把它削一削,当成刀柄。有一天因为到山上砍荆三棱,刀柄却化成水,所以才知道这种药能治症瘕肿瘤。由此可见中医是一种实证科学,不是凭空想像的。
●治疗妇科肿瘤的常用药方
举二个临床上较常用的妇科肿瘤处方:
1. 少腹逐瘀汤
中医的瘀血病证非常之多,任何疾病,凡是见到有面色瘀黯、舌有瘀斑、疼痛且痛有定处或刺痛者,都属于瘀血病证。少腹逐瘀汤主要应用在下焦有寒而瘀血。
该方自清代问世以来,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肯定,经过近二百年的临床应用,发现该方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只要是因“寒”和“瘀”引起的各种病证,例如痛经或经来有血块,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少腹痛、经色或紫或黑;或不孕症属子宫虚寒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习惯性流产、白带等,用之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治疗妇人小腹宿有症块,按之痛,腹挛急,脉涩以及血瘀经闭,或经行腹胀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而有腹痛拒按者。
女性如何调养身体、预防妇科病?
预防妇科病,首先是在经期时不可过食生冷,及坐卧冷处。因为寒性凝滞,若在经期受寒,可造成血液寒凝,瘀滞不通,都能引起妇科疾病,经痛、下腹痛或肿瘤。
不宜等到痛时才服药,这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应该在经前5~7天服药为佳;或连续调养三个月,痛经或下腹痛,就不会再出现了。
● 四物汤
女性要调养身体,最好在月经过后,服用2~3帖四物汤,能使体力迅速补充。妇科肿瘤是可以喝四物汤的,但要看体质调整剂量,或由医师诊断后再做加减。
● 薰脐法
用艾条薰肚脐,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上方施灸,或隔姜灸,觉得有温热感时拿开,再重复灸;或是在肚脐下三寸,关元穴的上方灸,可有效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平滑肌蠕动,使肠胃系统蠕动。子宫属于平滑肌,所以也会收缩,促进子宫的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但是子宫不正常出血时,禁止用灸。
针灸配穴: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足三里、百会、子宫穴、大赫等穴位,虚寒体质者加上温灸,效果更好。
● 饮食禁忌
我在临床上看妇科肿瘤,或经痛的患者,大都属于下焦寒证。
在中医的观点中,体质虚寒的患者,不可食凉性食物,如梨子、椰子、西瓜、哈蜜瓜、木瓜、橘子、葡萄柚、白萝卜、大白菜、豆腐、螃蟹等。另外绿茶、咖啡等饮料即使是热的,也属于寒性食物,体质虚寒患者应少吃或不吃。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陈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