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因何软化“送中”立场?外媒:贸战打乱习近平部署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6月25日讯】香港人“反送中”事件爆发至今,经过港人的大规模抗争,港府从最初摆出不顾一切也要强行推动修例的态度,转变为宣布无限期停止修例审议。日前,有外媒爆料称,中共高层决定让步的主要考量有二:一是上海尚不足以取代香港,保持香港特殊地位仍符合北京的战略利益;二是G20即将举行,继续打压香港民众的抗争会让北京当局在这次峰会上成为众矢之的。

《日经亚洲评论》日前刊文引述接近中南海消息人士称,中共高层在考虑了目前中国经济及国际环境之后,在香港问题上作出了“退后一步”的决定。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原因之一:上海现在仍未能取代香港战略地位。

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决定让步的最关键因素是,香港作为中国国际资本窗口的重要性最近有增无减,而“上海在这方面仍不足以取代香港”。

该文分析称,北京当局的战略之一是通过大力发展上海地区的经济,使其成为“中国的经济核心”,同时把香港的部分功能转移至邻近的深圳及广州,以此来制衡比其它地区更难控制的香港。然而,中美贸易战打乱了这些部署,当前香港仍具有一些无法替代的用处:例如,像阿里巴巴这种想要打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就需要转到香港融资,在这些方面上海是无法代替的。倘若美国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实在难以估计。

原因之二:为习赴G20前增加手上筹码。

文章分析称,林郑安排在G20前推动《逃犯条例》修订是一个“不小心”的选择,因为此时发生的各种示威,很容易延烧到G20上。如果香港反送中问题继续恶化,可能会让习在这次峰会上成为众矢之的,中方在外交上将更难与美国周旋。为此,北京当局才要求林郑尽快道歉,平息纷争,并告知国际,中央与《逃犯条例》修订无关。

毋庸置疑,香港林郑月娥政府当初是受到中南海的授意与暗中支持,才会以强硬姿态来推动修订《逃犯条例》。但港府没料到这个看似动作不大的改动,会触动港人对中共司法体系的黑手伸向香港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极大忧惧,并进而触发港人的强烈反弹。

经过6月9日和16日两次上百万民众的大规模“反送中”游行示威,及6.12立法会外爆发严重警民流血冲突后,来自国际社会的警告与压力剧增,迫使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最终作出了无限期停止修订逃犯条例审议的决定。但因这样的搁置并非“撤回” 修例,香港民众并不买账,仍决定继续抗争,现已宣告将在G20峰会前夕再次举行大规模集会继续施压港府。

《路透社》也曾发文分析称,北京当局这次在香港反送中问题上作出让步,是“不得不向香港独特的经济力量低头”,也就是说向“钱”低头。因为对中共而言,“保存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仍然凌驾于对香港扩大政治控制的欲望之上。”

《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称,虽然中共可对港人怒吼置若罔闻,但“仍然听得进钱的声音”。

事实上,自从港府开始强推修改《逃犯条例》草案后,一些香港大亨便开始把资金从香港转到海外。另一方面,在6月12日晚间示威者包围立法会并遭暴力清场后,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在6月13日发出警告,如果香港局势继续恶化,美将推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重新评估赋予香港的特殊经贸待遇。议员们强调,在北京当局频频破坏香港自治的情况下,美国需要采取实际行动。而这项法案表明了美国对捍卫香港民主、人权、法治的决心。

此前,英国及加拿大外交部罕有发表联合声明,指修例或将冲击香港的营商信心和国际声誉。欧盟也向林郑月娥发出了外交照会抗议修例,欧盟驻港澳办事处及其成员国外交代表在5月24日与林郑月娥会晤,对逃犯条例修订表达关注和担忧。还有逾70个国际人权组织向林郑发出联署信,要求撤回此法案。这些来自外部的施压,无疑也对中南海作出让步决定发挥了不小的影响力。

此外,有时评人士认为,北京当局对处理香港反占中事件政治考量的比重比经济因素更大,在中共建党的“七•一”与建政的“十•一”周年纪念日期即将相继到来之际,香港爆发的巨大规模示威游行很可能会成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