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伟大的情爱也许很多,然而,在美国,最使人依依难舍,最使人心底坎坎娓动的,应该是深情的“母亲节”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身母亲,而母亲也永远是属于人人所共有。在万紫千红的花朵世界里,有一种美丽而深情的花,名叫康乃馨(CARNTION),它的婀娜多姿和斑斓色彩催人心碎,从单一的花瓣到合拢的复瓣,品种真可谓缤纷繁多,气质堪称高贵典雅,一束“康乃馨”柔柔依偎在怀,更使人秀外慧中,含情脉脉。“母亲节”这天,你可以看到,人人都会把这深情的花束虔诚地奉献给养育自己成人的亲爱的母亲,所以,康乃馨又被称为“母亲花”。
当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之际,草木葱茏,万象更新。母亲节又温情姗姗地来到了人间。你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美国人胸前即时佩带着一朵或红或白的“母亲花”,那殷虹殷虹的花色,娓娓细语地告诉你:自己的慈母,颐养天年,建在人间;那凄凄惨惨的白色,委委婉婉地断肠倾诉着:日夜思念的妈妈已蒙召主恩,生离死别,音容犹在地离开了人间……花虽有红有白,但是,人们的儿女之心缺时时刻刻,年年月月都像母亲节那天一样,无时无刻不尊重和怀念着自己永生的母亲!
说起母亲节的由来,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
那是一九〇七年,美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样,遭受并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著名的美国女性安娜·贾维丝女士亲眼目睹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许多多阵亡将士的善良母亲和贤慧妻子们,因为战火而丧失了自己可爱的儿子和亲爱的丈夫,而无一不热泪纵横,个个是孤苦零丁,如同大海中一片失去了归宿的落叶,飘泊无定。贾女士深深地感到,人们应该从心底去安慰和同情这些无辜的母亲和妻子——这些迫切需要抚平心灵创伤的女性。恰巧,也因为她自己的母亲是在一九〇六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逝世的,所以,她就向美国政府郑重提议,定这一天为“母亲节”。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一九一〇年他的提议获得了美国参议员汤姆斯·希福林的支持,将这项提案交到参议院讨论并获得通过;进而得到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亲笔签署同意,正式首肯贾薇丝女士所提议的这个日子为“母亲节”。不久,遍布美国城邦的基督教界也基于人类伟大爱心,权利赞成这种对伟大母亲的真爱和致敬的表达方法。母亲节很快地推行到世界各国,成为宗教界、非宗教界,乃至于全世界人民共用公认的节日。
中华民族的古训历来即尊母、爱母、孝母,“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颂母故事至今流传不息,脍炙人口。唐诗中更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如是,儿女永远是慈母面前的小小“寸草”,慈母永远是“游子”前面的温暖的“春晖”。这是世世代代,久传不衰的人间真理。
因为有了母亲,所以有了母爱;
因为有了母爱,所以有了“母亲节”;
因为有了母亲节,所以母亲更加神圣,伟大!
母亲节,你年年月月在全体儿女心头记挂!
母亲节,你飞越了国界,不但属于光荣的美国人民,更属于普天下的各国人民!
后记:作者1998年4月写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寓所书房。本文为《精选施及散文38篇》第二十三篇。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