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2月03日讯】新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但在当今中国,过新年背后的内涵已经被中共篡改,流传千年的新年习俗,也逐渐被中国人遗忘。
中国传统的过年从腊月初八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这期间,有各种新年习俗和活动,意义深远。
腊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
人们以各色米果熬制腊八粥,并以腊八粥供奉神佛、祭拜祖先,感谢神明和祈盼来年丰收。寺院也多在这一天举行浴佛会、诵经、散粥等等活动。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拜灶神
古人相信人间的一切事都有神灵掌管、安排和监看,不但灶台上有灶神,井有井神、门有门神、田里还有土地神等等。这些神灵各司其责监管着人间善恶,而迎送这些神灵都在腊月二十三至除夕期间举行。
腊月二十四或二十八大扫除
因为此时诸神上天去了,平日里扫帚不敢动的地方(怕亵渎无处不在的神灵),这时候都可以清扫了。
除夕祭神祭祖
除旧迎新之际除了晚上阖家吃团圆饭和守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祭神祭祖。人们在这天正午就开始在佛堂摆齐供品,燃蜡点香,俗称起香。从此时起香火不可中断,直到初五。此外还要置天地桌(供桌)以迎接诸神下界、贴门神、请灶神像、贴春联等。
正月初一迎接新年诸神
在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一这一天,炎黄子孙家家户户大都是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黎明即起,整肃衣冠,开大门,点香烛放爆竹。
人们在鞭炮声中迎来新年,旧年回天汇报的诸神,这时又带着新的使命回到人间。为了迎接新神,各家摆起香案,虔诚祭祀。
新年“进酒降神”是汉代就有的传统,民间一直沿袭下来。山东蓬莱“元旦五更设燎,陈盘案,祭赛天地,礼百神,祀先祖。灶前具香灯,谓之‘接灶’。放火炮迓岁”(康熙《蓬莱县志》),天地、百神、祖先一体礼拜。新年诸神的降临意味着年度时间重归人神共处的世界。
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天官大帝庆生
正月十五相传是道教天官大帝的生辰,百姓会在这一天为天官大帝庆生,祈求“天官赐福”。
传统的过年习俗充满了中国人敬畏天地神明、回溯传统的浓厚文化气氛,这也是中华神传文化的核心所在。这种文化氛围使古人以谦卑的态度对待生活:比如取得了好的收成,人们相信那是因为神灵赐福给好人或祖上行善积德,而不是“战天斗地”的结果,所以要更加谦恭对待神灵,多行善事,因为处处都有神灵监看。
但是,中共自1949年篡权以来,篡改名称破坏传统习俗。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似乎新年只是个普通的庆祝“春天”的节日而已。这样一来,不但原本丰富多彩的“过大年”被简化成“欢庆春天”,和传统年节相联系的中华正统文化内涵也被割断。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