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史载千秋
盛世修史
唐太宗极为重视文字记载华夏舞台朝朝代代历史在铸就人类思想工程中之作用,亲令修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六部史书,占清乾隆皇帝所定二十四部正史四分之一。在六部史书的修撰过程中完成一系列正本清源的工程,如史料选取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史类书籍,包括佛道修炼、特异神迹等,以呈现其朝代赋予之特色。太宗所开建史馆修前代史、起居录(实录)和当朝国史、宰相监修之风,影响后世千年。
晋司马彪撰《续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皇朝历史。唐太宗作诗《咏司马彪续汉志》: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其大意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天地人定位,神创神州。众天国众生下世,入主中原,朝代绵绵不断,华夏独有之神传文字无间断记载其一朝天子一朝民,一朝服饰,一朝文物,一朝律令,一朝礼仪,一朝律吕,一朝文章,一朝天文,一朝典章,一朝五行,一朝百官,以对应宇宙天地万物。
《唐会要》卷六十三载:“贞观十年正月二十日,尚书左仆射房元龄、侍中魏徵、散骑常侍姚思廉、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孔颖达、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中书舍人许敬宗等,撰成周、隋、梁、陈、齐五代史。上之。进阶颁赐有差。”
在《隋书‧经籍志》中,六千五百二十部,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一卷书籍被分成经、史、子、集、道、佛六类,此为国家官方图书分类第一法,而不是今人误以为仅有的“经、史、子、集”四类。唐代分法影响至今。其中“史”类包括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目录十三类,都是历史记载。唐代书类的六类分法,被后人删去“道、佛”两类,只留下其余“四类”,后世下滑的轨迹很明晰。
正史是指以帝王本纪为纲,纪传体体裁之史书,如《史记》、《汉书》等。《史记》是司马迁一家之言,并非朝廷修史。
古史,今称编年体,如《春秋左传》,著书以编年相次。杂史,如《战国策》、《吴越春秋》,博达之士,各记闻见,率尔而作。霸史,今称别史,是记载天下分崩时诸国之史。起居注,又称实录,录纪人君言行动止之事。旧事,今称载记,如《汉武帝故事》、《晋建武故事》等。
杂传,今称传记,如刘向撰《列仙传赞》、葛洪撰《神仙传》、阮孝续撰《高隐传》、慧皎撰《高僧传》、班固撰《东方朔传》、任昉撰《述异记》、干宝撰《搜神记》、陶潜撰《搜神后记》等,记载各种特异与方外之士。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帝王将相之举。
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其实无论是何体裁,是何人物,是何年代,能从一朝上亿芸芸众生中被选择,留名史书,已是无比荣光之事。
《唐会要》卷六十三:“二十年闰三月四日诏。令修史所更撰晋书……于是司空房元龄、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其事、又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著作郎刘子翼、主客郎中卢承基、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崔行功、刑部员外郎辛邱驭、著作郎刘允之、光禄寺主簿杨仁卿、御史台主簿李延寿、校书郎张文恭并分功撰录。又令前雅州刺史令狐德棻、太子司仪郎敬播、主客员外郎李安期、屯田员外郎李怀俨详其条例,量加考正,以臧荣绪晋书为本,捃摭(jùn zhí,采集)诸家及晋代文集,为十纪,十志,七十列传,三十载纪。其太宗所着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称制旨焉。房元龄已下,称史臣,凡起例皆播独创焉。以其书赐皇太子,及新罗使者各一部。”太宗集结本朝重臣、大道、明儒撰史,并御笔亲书四论,可见重视程度。
“载记”三十卷记载了匈奴、鲜卑、羯、氐、羌建立的十六国政权,这是《晋书》在纪传体体例上的一个特点。《晋书》亦从《搜神记》等杂传史书中采摘了大量神异故事和道家修炼传奇。
《修晋书诏》:“朕拯溺师旋,省方礼毕,四海无事,百揆多闲。遂因暇日,详观典府,考龟文于羲载,辨鸟册于轩年。不出岩廊,神交千祀之外;穆然旒纩,临睨九皇之表。是知右史序言,繇斯不昧;左官诠事,历兹未远。发挥文字之本,导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自沮诵摄官之后,伯阳载笔之前,易代史臣,皆有删着。仲尼修而采《梼杌》,倚相诵而阐《邱》、《坟》。降自西京,班、马腾其茂实;逮于东汉,范、谢振其芳声。蕞尔当涂,陈寿敷其国志;眇哉有宋,沉约裁其帝籍。至若梁、陈、高氏,朕命勒成,惟周及隋,亦同甄录。莫不彰善瘅恶,振一代之清芬;褒德惩凶,备百王之令典。”
“惟晋氏膺运,制有中原,上帝启元石之图,下武代黄星之德。及中朝鼎谢,江右嗣兴,并宅寰区,累重徽号,足以飞英丽笔,将美方书。但十有八家,虽存记注,而才非良史,书亏实录。荣绪烦而寡要,行思劳而少功。叔宁课虚,滋味同于画饼;子云学海,涓滴堙于涸流。处叔不预于中兴,法盛莫通于创业。洎乎干、陆、曹、邓,略纪帝王;鸾、盛、广、松,才编载记。其文既野,其事罕传。遂使典午清尘,韫遗芳于简策;金行曩志,阙继美于骊原。遐想寂寥,深为叹息。宜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诠次旧文,裁成义类,俾夫湮落之诰,咸使发明。其所须,可依修五代史故事。若少学士,亦量事追取。”
大意为:朕自东征高句丽凯旋,巡视四方礼毕,天下太平。难得空闲,仔细阅读文典,前朔伏羲所画八卦,黄帝时鸟篆书写的简策,不出书馆,神游千年之外,上古帝王之迹尽览。右史记言,左史记事,文以载道,传承历史,史书作用之惊天动地,不可描述。黄帝有沮诵为右史作书契记事,周朝有百阳为太史记载变迁,朝朝代代,史不绝书。旁征博引,鲁国孔子采楚史而修《春秋》,楚灵王左史倚相则通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典。西汉有司马迁着《史记》开通史在先,班固作《汉书》启断代史随后。至于东汉,范晔与谢沉撰《后汉书》,司马彪作《续汉书》;三国鼎立,陈寿之《三国志》以记;南朝之宋代,沈约之《宋书》以存。朕则命修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应南北朝和隋朝。众史书莫不以树正气,扬善抑恶,崇尚道德为己任,记载各朝事迹与典章。晋朝应金德而生,代曹魏而兴,改正朔,易服色,新天新地;后南渡江右(建康,今南京)中兴而成西晋,两晋大戏,芳声伟烈。虽有十八家记晋朝历史,却无一本能全面准确呈现其特色,故特令史馆从新修撰《晋书》以完备其史。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