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在即 美媒称谈判将走进“死胡同”

【新唐人2019年01月29日讯】中美贸易的两场关键性谈判即将登场之际,有美媒重提美商务部长罗斯几天前有关美中贸易谈判距离达成协议相距甚远的说法,并进一步分析称,中美作为战略对手欲达成一个稳定的协议本就是悖论,而且实际上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分歧难以解决,中美贸易谈判恐只能走进“死胡同”。

本周将有两场贸易谈判在美国举行——由中共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及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等,先于1月28日与美方代表进行贸易磋商,然后再由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带领的30人代表团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长努钦带领的美方代表团进行关键性贸易谈判,尝试解决两国之间深刻的贸易冲突与分歧,以避免美国按原定计划从3月2日起对更多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而在此之前,美国全国广播财经频道(CNBC)1月2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美贸易战:和战略敌人达成稳定共识是个悖论》的报导,重提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有关中美两国距离达成协议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说法。文章表示,对罗斯的这个“预言”,任何人都不应感到惊讶,因为毕竟中共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亦或“敌人”,而指望双方能够与自己的战略对手达成共识本就是一个“悖论”。

罗斯本月24日曾对媒体谈及中美贸易谈判的现状,他的确说过“miles and miles away from any trade agreement”这样的话,不过他同时表示,也不排除美中两国之间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

然而,CNBC日前的这篇报导对形势的判断显然更加悲观。该报导表示,华盛顿要求北京实现透明、可验证的市场结构性改革,这是美方达成谈判协议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但对于中方而言,却不具备“可让步性或可持续性”。

该报导指出,一些关键性问题不解决,美中双方的贸易谈判就只会“走进死胡同”(the U.S.-China trade talk has hit a blind alley)。

首先,北京一直在否认美国任何关于窃取知识产权、间谍、出口补贴的指控。报导认为,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共政府并不会在改革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其次,双方都认识到存在“不公平”逆差的矛盾,但双方不仅没有对这个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磋商讨论,反而做了简化处理,即由中方单纯加大采购量从数量上来缩小或抹平差距。

报导表示,如果希望根本性解决贸易差上的矛盾,华盛顿和北京应该致力于推进双边均可接受的程序,对贸易不平衡做出必要的调整,但这一点上,至今没有任何协议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日前在一篇报导中谈及美中贸易冲突中的主要争执要点时也指出,多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美国政府批评中共政府以强迫和窃取等方式系统性获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要求北京当局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模式做出“根本性改变”,以让美国企业享有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要求中方停止实质性强制美国企业技术转让,使美国知识产权获得完整保护。

另一方面,中共的官员们虽然希望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以降低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并已开始通过增加购买美国的大豆和能源等商品,直接降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但中方一直对外宣称,美国政府现在采取的行动“意在阻挠中国上升至全球经济的主导性地位”,他们否认中方要求或强迫进行科技转移,而声称技术转移只是中美两国公司之间的“商业行为”。这表明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大。

报导提到,美国总统的顾问们近日强调,川普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软化自己的立场,中共政府必须在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问题上作出真正的结构性改革,对此他不会让步。尤其美国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创立一项机制,对中国承诺的贸易改革的进展进行定期评估,“该计划将使美国的关税威胁长期存在”。

《华尔街日报》28日的报道则援引“密切关注会谈的中方人士”透露,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中方代表团计划提出大幅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购买量,同时会对国内产业政策进行适度改革。但北京方面“不会同意美国提出的深化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取消对重点扶持行业的补贴;撤销有利于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监管措施和其他帮助。

报导表示,有美国官员称,列出上述要求条款的谈判文件草案尚未起草。

(记者唐迪报导/责任编辑:范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