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任正非谈话内外有别的背后

任正非17日在深圳总部接受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国内媒体采访,18日又连发2封内部邮件给全体员工。从相关报导可知,任正非这对外对内仅相隔一天的谈话调性却大有差别。

任正非17日通过多家陆媒信心喊话:“其实我们没有遭遇多大困难,你可能没参加过我们的内部会议,开会都是群情激昂的,没有感觉到有多大困难。”而在央视专访被问到近来在海外市场频遭封杀时,任正非更是信心满满回应:“欧美国家最终我们有很多东西,他们非买不可。”不过,在18日连发2封内部电邮中,任正非却坦承:未来整个大形势对华为来说并不乐观,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还要“裁部分平庸员工”。

华为党委书记周代琪曾发表演讲称,华为在企业管理流程上是以“奋斗者”为本。是“奋斗者”的员工就不会被划为平庸,还有机会成为任正非所说的“13级员工也能拿到23级奖金”。而华为这套激励“奋斗者”员工的制度,即众所周知的华为虚拟股分红。

2010年8月下旬,国内多家网站曾曝“华为对抗《劳动法》的〈奋斗者申请协议〉”内幕,员工若签署“成为奋斗者申请书”,则同意放弃部分重要权益,以此保证考核达标和获得相关分红、配股。2013年11月,搜狐网IT频道《华为员工自述:如何看待虚拟股》一文,提出两个大问号,如果公司高速增长不再,华为员工还能继续“利出一孔”吗?华为接下来能保持每年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吗?

如同硬币正反两面,当虚拟股倒向反面,即一旦华为不能持续高速盈利,虚拟股不但面临玩转不下去的风险,华为也将无法通过它来增发新股融资──从员工手中获取成本非常低廉的巨额营运资金。

据《财经》记者统计发现,自2004年开始到2011年,七年之中,华为工会累计出资高达263亿元。另据《商界评论》2014年3月“华为有疾在‘股’里?”一文披露,在2012年前,华为内部融资超过270亿元。

经过十年的连续增发,据报如今华为虚拟股份数量已达100亿股以上,仅仅依靠薪资,华为员工显然难以维系如此大规模和不断增长的配股体系。大多数华为员工认购新股的资金模式为“分红款+银行贷款”,即分红款又转投认购新的股票,还有差额再向银行贷款,而这一部分形同华为变相银行融资,还把利息成本无痕转嫁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虚拟股2010年度-2017年度的股价及分红如下:

2010年度,每股股价5.42元,每股分红2.98元,分红收益率54.98%。

2011年度,每股股价5.42元,每股分红1.46元,分红收益率26.93%。

2012年度,每股股价5.42元,每股分红1.41元,分红收益率26.01%。

2013年度,每股股价5.42元,每股分红1.47元,分红收益率27.1%。

2014年度,每股股价5.66元,每股分红1.90元,分红收益率33.6%。

2015年度,每股股价5.90元,每股分红1.95元,分红收益率33.1%。

2016年度,每股股价6.81元,每股分红1.53元,分红收益率22.5%。

2017年度,每股股价7.86元,每股分红1.03元,分红收益率13.1%。

虽然华为号称业绩蒸蒸日上,虚拟股收益非常丰厚,不过以上数据表明:2011年分红对比前一年腰斩,此后再没有超过2.98元,甚至在年度销售突破6,000亿元的2017年,每股分红来到目前最低点,每股股价则攀上目前最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这一年,银监会突然喊停四家银行已行之多年对华为员工的购股贷款。官方说法是违反相关金融法规。而随着四家银行停贷,还引发了许多华为员工离职以此将手中的虚拟股套现。

因此有分析认为,华为员工2012年初这波离职套现潮,似乎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金融监管层对华为的真正忧虑是其将来员工持股兑付的风险。即不少员工仅因无法贷款购股就离职套现,那么一旦华为业绩出现拐点,可能出现无法兑现分红收益时,华为将面临员工大幅流失的挑战,进而导致员工集体退股资金蜂拥而来。因为虚拟股,所以华为不能止于一般盈利,必须不间断高速获利,一旦市场获利降速,虚拟股的弊端就被凸显出来。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