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满汉全席108道已成绝响

【新唐人2019年01月20日讯】满汉全席被称为中华八大菜系之一,因食材珍稀,已成绝响。北京故宫2019年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特展”,策展人任万平特别提及没有满汉全席,而且也没有108道菜那么多。

北京故宫新年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特展”,让民众游览故宫皇家建筑,和了解昔日皇宫的年节习俗,策展人、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有满汉全席,只有满席与汉席。

她说,满席与汉席只有两种,满席分成1至6等,前3种都不是给活人食用,而是皇帝祭祀过世父母时的祭祀宴,只有第4等席才是在太和殿举行的最高等级国宴。满席是在皇宫里举行,汉席则是在宫外举行。

满席分成饽饽宴与酒席宴两阶段,第4等级满席一般是皇帝过生日、或是结婚才会举办。汉席则像是皇帝到太学讲学后宴请,或科举考试结束后为新科进士举办的琼林宴。

任万平说,在新年前后举办满席,要选择能储存的苹果、梨子等鲜果,例如皇帝生日的万寿宴,在春天可能用桃子、秋天用葡萄,但是点心和干果的数量与种类都是一样的。她说,108道菜是演绎的,实际上没有那么多。

关于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中国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关于满汉全席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为汉、满两族特设三天六宴,提供3百多款佳肴,旨在化解满汉不和。

后世沿袭此一传统,加入珍馐,极为奢华。也有说法指起源于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为款待乡试后新科举人所设的宴会,因宴席中要唱吟《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故称“鹿鸣宴”,因材料丰富,被认为是形成满汉全席的雏形。

传统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大满汉分三天三夜,六道宴席进行,融和满汉两族之菜肴特色。除尽享珍馐百味,宴席的排场摆设、器皿餐具、工艺供品、规格礼仪等,都是举世无双之作。

清代的满汉全席聚天下之精华,选用“三十二珍”为原材料,分别为“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这“四八珍”。

山八珍指驼峰、熊掌、猩唇、猴脑、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鱼翅、大乌参、燕窝、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禽八珍指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指猴头蘑、银耳、竹笙、驴窝蕈、羊肚蕈、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由于古时货运不便,各种材料得来不易,更显珍贵。

当时满汉全席有宫内和宫外之别,官府中举办满汉全席时,首先要奏乐、鸣炮、行礼恭迎宾客入座。客人入座后由侍者上进门点心,进门点心有甜、咸两种,并有干、稀之别。

之后是三道茶,如清茶、香茶、炒米茶,然后才正式入席,宾客到齐后把四整鲜撤下来,主菜要在行完敬酒礼后才奉上。整个过程先后共换桌面4次,调换满、汉菜式,俗称“翻台”。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