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07日讯】习近平在中共十七大越过政治局,直接进常委会成为中共总书记接班人。据报,当时除了江泽民、曾庆红在幕后施压有关之外,能让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放弃自己看好的李克强,最终接受习近平上位,与胡耀邦也有某种关系。
江派接班人选陈良宇落马
中共十七大之前的2006年5月初,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秘密到青岛视察北海舰队。当胡乘坐中共一艘导弹驱逐舰视察时,另外两艘军舰同时向胡乘坐的导弹驱逐舰开火,打死驱逐舰上5名海军士兵,导弹驱逐舰立即载胡驰离演习海域,直到安全海域,胡换乘舰上的直升机飞回青岛基地,未作停留,也未回北京,直飞云南。
一星期后,北京一切安排妥当,胡才回京。
据报,胡锦涛被暗杀的主要一个原因是江泽民和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们,犯下的“大规模活摘器官”的罪行,在2006年3月被揭露出来,江派镇压法轮功的“血债帮”狗急跳墙、铤而走险。
对于胡锦涛在黄海遇刺事件的海外报导,中共官方至今没有回应。但此后胡借反腐大规模清洗江派,并连发5个文件,强调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及防止军事政变,已经使事件明朗化。
当年回京后,胡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其中最主要的一步就是借反腐风暴铲除了江泽民隔代指定的权力继承人、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2006年9月24日,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江泽民的“得力干将”陈良宇乘专机到北京出席中共政治局全体会议时,一下飞机突然被抓捕;2008年,陈良宇被判囚18年。
陈良宇曾是江派属意的接班人选,陈于1984年任中共上海电器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时,通过巴结江泽民的妻子王冶坪得以结识江泽民,其后一路“官运亨通”,成为江最信任的把持“江家帮”大本营上海的大管家。
16大后,江有意培养陈为隔代接班人。江幕后与胡锦涛作梗,陈在前台公开攻击胡、温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不将胡锦涛放在眼里。江准备在17大时把陈塞进政治局常委,作为接班人在18大上取代胡,成为江氏真正的继承人。
上海是陈良宇控制的“独立王国”,胡无法从中共组织系统正面调查,于是借助经济案件,派出大量可靠人员秘密进入上海暗中查访。
通过对上海“周正毅案”、“刘金宝案”和“上海社保基金案”,这三案的调查取证,胡锦涛获得了陈良宇的大量犯罪事实。
2006年7月,胡以社保案作为发力点,江面对确凿证据,只得弃陈自保。
胡锦涛最终接受了习近平
陈良宇被拿下,江不得不另选人选。“太子党”薄熙来,因镇压法轮功积极被江派看重,但江泽民最紧急的事情是在2007年阻止胡锦涛看好的李克强上位。
日媒曾援引三个不同消息来源说,习近平在2007年初一个摸底的党内地方选举中,获得最高票数。习近平还在上海的一次选举中,获得90%的选票。另一消息来源称,习近平在中共地方党委首脑的支持度是全国第一。
当时新当选的中共十七届政治局常委中,习近平和李克强都是新来者,但习近平排在了第六位,李克强第七位。意味着习近平将在2012年成为中共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李克强是国务院总理。
作为胡锦涛意属的接班人李克强为何被排在习近平的后面?
消息人士透露,共青团的三胡——胡耀邦、胡启立、胡锦涛,对习仲勋父子先后都寄予很大期望,胡锦涛最终接受了习近平。
胡锦涛一直对共青团“帮主”胡耀邦非常敬重。因为胡耀邦在位时对他关怀有加。八十年代,胡锦涛在中央共青团任职时,被在共青团工作的高干子弟向父辈打小报告,1985年,胡锦涛被远放到偏远的贵州省。
1986年中国新年,胡耀邦特意到贵州过节,一方面是到基层调查,另一方面也是给胡锦涛打气。
胡耀邦生前对习仲勋的器重,胡锦涛也很了解。而作为胡耀邦的亲密战友,习仲勋当年对胡锦涛相当赏识。2003年,中共官方高调纪念习仲勋百年冥诞纪念活动。
据港媒消息称,胡锦涛被邓小平指定为接班人后,习仲勋曾经当面说了一句话夸奖胡锦涛,指其有“希望”云云,这令胡锦涛非常感激。
1999年“十一”前夕,习仲勋回北京参加活动。在宴会上,胡锦涛向习仲勋敬酒时,还特意俯下身来,贴着习仲勋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消息人士透露,胡锦涛对习仲勋之子早有提携之意,更想将习近平收于麾下。胡锦涛在十七大上之所以接受了习近平为他的接班人,以及在十八大“裸退”,将权力一次性移交被给习近平,胡习联盟共同打击江派势力,与上述渊缘有莫大的关系。
而江泽民和曾庆红当时推选习近平入常背后藏阴谋,据报,江曾策划在中共18大后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利用薄熙来,在重庆通过“唱红打黑”取得的对全国的挟持和操控,把“重庆模式”推向全国,再利用周永康、薄熙来掌控的全国政法委、武警部队,以及全国众多被薄熙来掌握的军队人脉、以及江泽民在军中的力量等,罢免甚至逮捕习近平等人,到时候中国又是江曾的天下。
但在中共十八大前的2012年2月6日,薄熙来的打手、前中共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因与薄熙来翻脸,为了免遭薄杀人灭口,王携带机密资料逃到成都美国领事馆,导致江氏集团密谋中的政变泡汤。
(责任编辑: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