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5日讯】“我一步一步地把它弄清楚,开始了解这些神奇的东西原来背后是有更大的世界在运作;因为你不知道,所以觉得它特异;一旦知道以后它会变成科学的一环,你就可以接受它、利用它,我们的文明就会往前跃进一大步。”──美国史丹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前台大校长 李嗣涔
探索科学的最后疆界──意识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意识:“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每天睡觉的时候,“我”就不见了,但是每天早上醒来,“我”又回来了,好像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个“我”的物理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在唯物论的哲学笼罩在现代科学对宇宙解释的阴影之下,物理学家或者医师们对大脑心灵的物理解释都是敬而远之,认为意识是第二性的,只是第一性的物质里的大脑复杂神经网路所涌现的性质,并不具有独立性。比如: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水分子,水是生命所需,但是其物理化学特性如沸点、凝固点、介质常数与氢原子或氧原子完全不一样,是复杂的三原子合成系统所涌现出来的新性质。而意识又比化学反应更复杂了,因此不属于物理研究的范畴。所以当人死了以后,当物质大脑毁坏了,意识也就消失了。因此科学家总是推托地说:意识是科学的最后疆界(The last frontier of science),而不去处理。因此在一九九○年以前,心灵与意识是属于心理学及哲学的研究范畴。
二十世纪初期,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认为意识的核心是自我人格(Ego),并分成两种。第一人格就是灵魂,掌管五官的感觉、个性、七情六欲;第二人格为第六识,会受到教育、环境、文化及记忆的影响。佛教两千年来的唯识学就在分析大脑意识的结构,把它分成八识:包括色生香味触法六识、第七识莫那识及第八识阿赖耶识。
意识的物理诠释
一九九四年起,意识的物理开始萌芽,英国的物理学家罗杰‧潘若斯(RogerPenrose)与美国亚历桑纳大学的骨科医师史都尔特‧汉默若夫(Stuart Hameroff)共同提出意识的物理,认为意识的基础不在神经活动电位上,而是发生在神经元内担任骨架功能之微管束(microtubule)的物质进入有序的量子状态。
脑神经细胞壁是由许多可形成量子穿隧效应的微管束组成,当感官受到刺激输入时,便会产生有序的量子状态,而且是不同量子状态的叠加态(superposition state)。
当时间流逝,外在环境如重力会影响这些量子态之演化。不同状态之物质由于分布于不同时空,所以会导致引力能量差E,等于两状态的时空间隔S(物理常数如光速、万有引力常数令其为1),则叠加状态会崩溃显现唯一确定的状态,意识就在客观缩陷(Objective Reduction,简称OR)时产生。也就是当量子态扩散到重力之变化满足某些策画的条件下(orchestrated),宏观的量子波会客观地陷缩(Orchestrated ObjectiveReduction),简称为客观缩陷机制(Orch OR)。
在宏观量子态崩溃的一瞬间,大脑的意识就产生了,接着小部分的微管束又开始进入量子态,意识就逐渐消失了,等待下一次的客观缩陷机制再产生新的意识。因此大脑的念头是一波接一波,周而复始。
我认为他们的模型已经接近意识的本质,不过相反的是,意识的产生是形成叠加的量子状态时产生,客观缩陷时消失。
因为叠加的量子状态是复数状态,这时虚数意识可扫描进入量子状态的神经网路架构,产生意识的内容如:记忆、思想、判断、行动。有时埋藏在神经网路的经验会产生抑制力,让我们不要冲动,或给予建议、限制行动。有时量子波会钻入虚空,让我们在遨游宇宙时空时获得灵感,产生创新的思想。并在量子波客观缩陷以后,又恢复实数空间运作,等待下一次微管束的有序量子状态出现,也就是意识的出现。
这个模型经过二十多年的推展及实验的探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这个模型,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学者,比如纽约大学的哲学家戴维斯‧乔莫斯(Davis Chalmers)。在二○一八年四月于美国亚历桑纳州土桑市举办的“二○一八意识的科学”(2018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会议上,他以简单的逻辑挑战客观缩陷的机制,认为它用来解释意识并不完备、需要修正。
我的意识理论萌芽于二○一三年,如本书第一章所描述。二○一四年,我提出真实宇宙的两大假设,其中第二个假设是量子心灵,认为意识是一个量子现象,可以用复数函数来描述,虚数i的出现,表示意识出现了,所以我非常支持潘若斯及汉默若夫的假说──认为神经微管束会进入量子态,这也许是我提出量子心灵的生理基础。
只是我的理论认为物质在量子态才会产生意识,但是量子态的崩溃造成客观缩陷机制反而会导致意识消失,而不是产生意识。因此当我在二○一八年四月“意识的科学”大会上听到哲学家乔莫斯对客观缩陷机制的批评,非常兴奋,会后写了一封信给乔莫斯教授表达支持,并投稿了一篇论文。
不过意识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必须要有内容,比如说我会生气骂人、我懂慈悲爱人、我会理性思考、会计算、能记忆起以前发生的事情、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我个性倔强孤僻等等,都有其丰富的内涵,问题是这些意识的内容在物理上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用复数波函数可以表达这些内容吗?荣格的第一、第二人格,佛教的八识如何以量子心灵的方式来呈现呢?
西方哲学对意识的认知
西方心灵哲学的概念是从笛卡儿(René Descartes)的心物二元论(Mind-Brain Dualism)开始。
笛卡儿本人多才多艺,他出生于十六世纪末的一五九六年,去世于一六五○年,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座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几代的欧洲人,开拓了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儿主张心与物为两种不同的实体。“心”指的是一种思维的主体,也就是藏在大脑的松果体中的“灵魂”,掌控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记忆、行动、情感等;“物”指的是日常接触到的一切占有空间、有形的外在事务,包含大脑。
但是此种说法很难解释心物的交互作用,比如心会影响身,可指挥行动,内心忧郁会导致身体的疾病。在这样的架构下,为了解决心会影响身的矛盾,又发展出心物同一论(Main-Body Identity Theory),认为心是大脑所产生的东西,因此本为同一种东西,但是又很难把心化约成大脑,比如爱、恨、思想、个性、要如何分解成神经网路的放电行为。
为解答这些疑难,有人认为心物虽然都来自于物质,但有完全不同且无法化约的性质,因此发展出性质二元论(Property Dualism)。更极端的则是发展出唯物论(Materialism),认为大脑才是实体、为第一性的,心灵是大脑复杂系统所衍生出的现象、为第二性的、不具根本性,人死了、大脑消失了,自然意识也就消失了;或唯心论(Idealism),认为心才是实体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心灵造成的成品。只是唯心论很快就受到现实世界的检视,你心中想要一个苹果,当然不会无中生有出现一个苹果,纯粹的唯心论在物质世界中显然是讲不通的。当然,后来物质科学的发展逐渐把唯物论推上了哲学的高峰,似乎成为诠释这个宇宙的最高指导原则。
佛教唯识学对意识的认知
佛教经典《杂阿含经》提出六根、六尘及六识的概念来理解意识。
六根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也就是六种觉知所使用的感官;六尘是六种感官接受到的物理及生理信号,如颜色(色尘)、声音(声尘)、香气(香尘)、味道(味尘)、压力温度(触尘)等,而产生六种意识,也意谓着由大脑来解读这些信号所产生的觉知。
法尘则由意根(大脑)来互动后产生,所以法尘即为前五种感官与前五种尘境,互动后产生的五种经验(佛教称之为“识”)。再经大脑整合后,产生的认知(为意识,或称为第六识)。因为各人长久以来经验习性认知的不同,使得遭遇同一情境,却每人个个感受不同。
唯识论认为心与物都不是唯一的实体,这个世界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但也不是心与物皆为实体的二元论。唯识论认为这个世界唯一的实体是“阿赖耶识”,心灵及物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心与物是对等的,物并不比心更基础。但是“阿赖耶识”是否是一个纯粹的意识,如果答案是“是”的话,那就与唯心论没有分别,因此“阿赖耶识”是一种心物合一的状态,既非心亦非物。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出版《 灵界的科学──李嗣涔博士25年科学实证,以复数时空、量子心灵模型,带你认识真实宇宙》
▼ 相关影片:李嗣涔教授《灵界的科学》──灵界在哪里?
(点阅【灵界的科学】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