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8月12日讯】近日有德国媒体称,中共当局很可能因大豆的海外供应量不足而被迫继续购买美国大豆,引发舆论哗然。为此,中共官媒周五紧急发文“消毒”。但海外舆论仍然认为,在国际大豆贸易局势的限制下,中国商家最终还是可能购买到经巴西或阿根廷转口的美国大豆或加工过的豆粕。
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牵涉川普竞选票仓和中共“面子”的美国大豆,很快就变成了外界观察贸易战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德国大豆贸易专业研究分析刊物近日刊文指出,中国(中共政府)因为海外大豆的供应量不足,恐将重启采购美国大豆。该文迅速在海内外引发舆论界的热烈反响。
中共官媒从本周五开始,扎堆地紧急发文“消毒”,大力宣传中共政府有能力应对大豆进口的缺口,中国企业不买美国大豆也可满足需要。但外媒指称,因为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生产出口量实在有限,中方最后很可能以昂贵的价格买到的货物,还是巴西等国从美国购买的大豆或其加工美国大豆后的豆粕。
当地时间8月10日,中共官媒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对中共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的专访报导。韩俊这专访中承认,目前国内大豆产需缺口9,000多万吨,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但他同时强调,中国(中共政府)“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保证国内的食用油、蛋白资料的需求。
韩俊坦言,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就占到总需求量的1/3,用作畜禽养殖产业、水产业饲料的豆粕,也主要靠进口满足需求,而美国往年出口的大豆中大约60%都销往中国,因此他认为贸易战对美国农业领域产生的影响比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更大。
与此同时,中共官媒人民日报也在其第2版刊文,引述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相关负责人对称,中储粮正在加紧调整大豆采购的来源地,扩大从南美采购大豆的规模,而今年5月以来,中国企业对大豆采购量约250万公吨中,90%以上都是从南美购入。该负责人并强调说:“从业内企业的角度看,(进口美国大豆)这部分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予以解决”。
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则强调说,中储粮执行了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今年4月以来“没有再新采购美国大豆”。
不过,海外有观察人士指出:,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大豆的能力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市场对大豆的巨大需求量。而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大豆商为了赚钱,很可能会先从美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然后再抬高价钱转卖给中国企业,或者对美国大豆进行初级压榨加工后,再把豆粕以高价格卖给中国商家。这样的话,中共实际上是干了一件“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蠢事,白白让中国大豆企业陪上更多的成本价钱,到最后其实买来的还是转口而来的美国大豆。
此前,总部位于汉堡的油籽业分析刊物《油世界》(Oil World)曾在本月7日刊文分析称,中美贸易战爆发后,由于大豆被列入中国(中共政府)报复美国而课征高达25%关税的项目中,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商家一直在寻找美国以外的替代供应来源,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不过,在未来六个月南美的大豆出口供应量,预计将同比将明显减少。
因为全球其它地区无法提供能满足中国需求的充足大豆供应,南美的供应短缺,最终可能迫使中国大豆企业“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口1,500万吨美国大豆”,否则难以解决中国国内大豆供应十分紧张的状况,而且中国还有可能不得不削减畜牧业生产,这意味着国内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上涨。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说,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123亿美元大豆,是最大宗的出口农产品。
《油世界》的这篇文章还指出:在大豆供应总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还可能从阿根廷进口更多经过加工的豆粕,来代替大豆作为压榨原料。如果中国开始增加采购阿根廷豆粕,缺少大豆供应的阿根廷或许将增加美国大豆进口,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能最终进口的还是在阿根廷加工过的美国大豆。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