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火箭发动机防锈难题无解 航天材料落后国外50年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6月29日讯】中国大陆一家有中共官方背景的科技媒体,近日接连发文罕见自揭中国高科技领域的短板。该报日前披露,中国国产火箭发动机研发制造方面,存在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强度钢材容易生锈。

中国《科技日报》6月28日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中发表的一篇报导披露,中国的火箭技术研发方面,火箭发动机的钢材容易生锈,已经成为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据介绍,用于火箭发动机的钢材需具备多种特性,其中高强度是必须满足的重要指标。然而,满足了高强度的钢材往往防止生锈的性能就会下降,这是业界至今难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发动机专家陈建华在接受上述科技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120吨级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YF-100的研制过程中,几种高强度不锈钢都存在容易生锈的问题。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副所长苏杰则解释说,不锈钢的强度和防锈性能是“鱼和熊掌般难以兼得的矛盾体”。一般来说,钢材的耐蚀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铬的含量,但铬元素含量高就会影响钢材的强度。

苏杰承认,中国的航天新材料研发“目前主要处于仿制阶段”,而且现在中国航天材料大多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的材料,落后外国整整50年。

北京科技大学从事材料学研究的教授李静媛也承认,在研发高端产品领域,国外如果不公开其材料成分和相关工艺,中国就难免会被“卡住脖子”。

她表示,中国虽然拥有一流的设备,但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就“存在差距”。发达国家在生产过程中会严格控制杂质含量,如果纯度不达标,便重新回炉,但中国国内厂家往往缺乏这种严谨的态度。

外界注意到,自从美国政府在中美贸易冲突中,直接把防止中共窃取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技术放到了首要位置后,有中共官方背景的科技媒体《科技日报》就接连发文,罕见自揭中国高科技领域的诸多“短板”。

今年6月21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的一场科学传播沙龙上,《科技日报》的总编辑刘亚东在演讲中曾针对稍早前中共官媒鼓吹的“厉害了,我的国”那种盲目自夸的论调指出,中国民众有必要知道“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刘亚东在演讲中批评,中共官媒过去吹捧的所谓“新四大发明”,甚至吹嘘标榜“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等舆论,实际上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了房子,非说自己有完全、永久产权。”他还抨击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误国害民”。

(记者阿竺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秦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