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6月14日讯】中共国务院周三召开常委会,做出决定要进一步扩大进口,并宣称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外贸平衡发展”。这个消息公布的时间,恰恰是美国政府拟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的最终清单即将出炉之际,所以中方此举被视为给一触即发的中美贸易战紧急降温举措。
中共国务院宣布将扩大进口 为中美贸易冲突紧急降温
据中国大陆媒体报导,北京时间6月13日,中共国务院召开了一次常务委员会。会后当局即对外宣称:为了“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维护自由贸易”,以及“倒逼国内产业改造提升”,国务院决定“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
会议确定,要支援关系民生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落实降低部分商品进口税率措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清理不合理加价。
当局还宣称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促进研发设计、物流、咨询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进口;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免税品进口,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
此外,这次会议还提出,要优化进口通关流程,开展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国际互认,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管理措施和收费等等。
外界注意到,中共国务院发布上述消息的时机,恰恰在白宫此前提出的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最终清单出炉最后期限的前两天。因此舆论认为这是北京当局为了尽可能避免中美贸易战爆发而采取的紧急降温举措
美国宣布拟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此前,白宫在今年5月29日宣布,为惩罚中共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将在6月15日前公布针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的最终清单,6月30前公布针对中方的技术领域投资限制以及强化出口管制,并在清单和政策公布后很快实施。
当时,中共外交部曾迅速回应称,中国“不怕贸易战”,如果美方非要实施加征关税的政策,中方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过,中共国务院次日(5月30日)召开一次常务会议后即对外宣布:国务院决定从7月1日起,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其中服装鞋帽、厨房和体育健身用品等的平均税率由15.9%降至7.1%,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平均税率由20.5%降至8%,养殖捕捞类水产品等平均税率由15.2%降至6.9%,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平均税率由8.4%降至2.9%。
这次会议还宣称,要加强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严打侵权假冒等行为,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的上限等。
会议决定,对标国际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将于7月1号前修订完成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将清单内投资10亿美元以下的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下放至省级政府审批和管理。
会议还宣布:当局将致力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取消和放宽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承诺;完善境外投资者制度,积极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原油、铁矿石等期货交易,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地方政府债券承销,等等。
学者:贸易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但中方更输不起
海外有舆论指出:近期中美两国政府先后都抛出了针锋相对的加征关税清单,双方目前正处于利害攸关的对峙状态。如果这种状况不能通过谈判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贸易战的爆发就在所难免。
今年3月下旬,正当中美贸易冲突开始升温之际,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在其微信公号上发文,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前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该文提出的三点看法的要点分别是:1.贸易战是美国战略思维发生变化的产物;2.中共打不起,没法打;3.中方大让步会给企业带来机会。
文章指出,美国总统川普之所以直到发表《新国安战略报告》时,正式把中共列为头号对手,是中国国内舆论界出现的一些“不明智言行”促使美国战略发生了变化,至少是强化了美国从中方获得的“威胁感”。
至于中美两国的贸易战的后果,文章表示:理论上,贸易战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但实际情况是“中方更加输不起”。
文章分析指出:“那些细节上的优劣势是无足轻重的,关键是如下几个因素:在资源方面,美国自然资源的禀赋可以使得其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也能发展相当一段时间,而我们的资源严重依赖外部市场;最尖端的技术大多掌握在美国手里,而我们要严重依赖美国的技术;我们的外汇绝大部分来自于美国,没有这些外汇,必需的粮食、石油和芯片等都无法进口;美国有众多的盟友,离开中国,虽然经济也会受沉重打击,但仍有广大的市场,而我们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结论是:如果中美的贸易战打到极端,对于美国经济来说,至多是“重创”的问题;而对中国经济来说,则是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文章推测: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双方在剑拔弩张一阵之后,通过谈判以妥协让步的方式来解决,但中方的让步会更大,而北京最大的让步是履行加入世贸时的大部分承诺,更大力度地对外开放。
文章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个影响要比贸易战本身的影响大,这也许是意味着“某种机会”。
(记者唐迪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