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恐怖(1936~1938)
关于大恐怖已有诸多著述。它在苏联也被称为“叶若夫时期”(Ezhovshchina)。毫无疑问,当尼古拉.叶若夫掌管NKVD时(从1936年9月到1938年11月),苏联社会每个层面都感受到了镇压的效应,从政治局一直到街上被捕的普通公民。数十年来,大恐怖的悲剧在一片沉默中被忽略。西方只在莫斯科见到三场引人注目的公开审判,分别是在1936年8月、1937年1月和1938年3月。当时,列宁赫赫有名的同伴(其中包括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尼古拉.克列斯京斯基、李可夫、皮亚塔科夫、拉狄克和布哈林),承认与托派、季诺维也夫派或右翼托派政治团体组织了恐怖主义中心,密谋推翻苏联政府或暗杀其领导人,密谋复辟资本主义,实施破坏行为,逐渐削弱苏联军事实力,并促动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苏联远东独立,从而纵容分裂苏联和帮助外国势力……
作为幕后操纵的巨大事件,莫斯科这些审判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使着迷的外国观察员转移对别处所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对所有社会类别进行大规模镇压的注意力。这些观察员先前曾对去富农化、饥荒和集中营系统的发展保持沉默。对他们来说,1936年至1938年的诸事件,不过是斯大林与其主要对手相斗十余年之政治斗争的最后一幕。这是斯大林主义热月(Thermidor)式官僚与列宁主义保守势力之间权力斗争的终结。后者始终忠于其革命承诺。
领悟了托洛茨基1936年出版的《革命背叛》(Revolution Betrayed)之主要思想后,1936年7月27日,法国日报《时报》(Le Temps)一篇社论的作者如是说:“俄国革命现在进入了其热月时期。斯大林认识到,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切实际,世界革命(universal revolution)只是一个神话。作为一名好的社会主义者,但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了解意识形态和神话对这个国家所构成的危险。他的梦想可能是一种开明的独裁,一种远离资本主义的家长式统治(paternalism),但同样远离共产主义的幻想。”
1937年1月30日,《巴黎回声报》(L’Echo de Paris)表达了几乎相同的观点,用略微诙谐和不客气的措辞说道:“这个格鲁吉亚大老粗不经意间加入了伊凡四世(Ivan the Terrible)、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和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的行列。他正在消灭的人,是依然忠于其恶魔事业的革命者,满怀永久性毁灭意志的疯子。”
也只有在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的秘密报告”中,才最终揭开了“1936至1938年针对领导人和党员的无数违法行为”的面纱。在随后的几年中,一些领导人,特别是军队领导人,得到了平反。但对普通受害者却继续保持沉默。在1961年10月的第22次党代会上,赫鲁晓夫公开承认,“大规模的镇压……也冲击了纯朴敦厚的苏联公民。”但镇压的规模在沉默中被忽略了。这场镇压,他与他这一代的很多其他领导人都亲身参与过。
在上世纪60年代步入尾声之际,根据来到西方的苏联公民的目击证词,以及赫鲁晓夫解冻年代(译者注:指赫鲁晓夫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实行去斯大林化和和平共处政策后,苏联政治和文化上的解冻现象)流亡者出版物和苏联出版物中的证据,历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率先勾画出大恐怖的大体轮廓。他的一些关于权力结构和相关受害者数量的推断,随后遭到反驳。
康奎斯特的工作开启了一场巨大的争论,涉及多项议题,如恐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集权现象、叶若夫和斯大林各自的角色,以及有关受害者的人数。美国一些修正学派(revisionist school)历史学家,对斯大林精心策划了1936至1938年事件这一观点提出质疑。他们强调1936~1938年镇压的异常规模,源于中央当局与愈来愈强大的地方当局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在引用几个过度狂热的孤立个案后,他们认为,恐怖原本针对的是地方当局,但他们找到了无数替罪羊,并把恐怖转移到这些人身上。地方官员试图以这种方式,向中央当局显示在与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他们的警惕性和不妥协态度。
关于受害者人数出现另一个分歧。在康奎斯特及其追随者看来,大恐怖导致至少600万人被捕、300万人被处决、200万人死于集中营。修正主义史学家认为这些数字有点夸大。
尽管苏联档案只是部分开放,也让历史学家得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大恐怖。其它研究已经回顾了苏联政权最血腥的那两年极其复杂的惨况。我们这里的意图就是处理这场争论提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恐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集权现象,以及受害者的类别和人数。#(待续)
(编者按:《共产主义黑皮书》依据原始档案资料,系统地详述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制造的“罪行、恐怖和镇压”。本书1997年在法国首度出版后,震撼欧美,被誉为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专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总结”。大纪元和博大出版社获得本书原著出版方签约授权,翻译和发行中文全译本。大纪元网站率先连载,以飨读者。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转自《大纪元》译者:言纯均
(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