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8年04月12日讯】史威登堡说:正确的看我们自己的话,我们是主元神、主意识。我们穿上肉身以便可以在物质世界中生存,而肉身只是我们主元神、主意识(俗称灵魂)在人间的工具。
那么,当人脱去肉身、离开物质世界之后,是什么状态呢?史威登堡说,人死后,也就是人脱去肉身之后,在到达天国或地狱之前,要经历三个状态,也是三个阶段。
第一个状态(阶段)是人刚脱去肉身后与他在尘世的状态相似,美国电影《人鬼情未了》里面对此描述的非常清楚明白,那就是男主人公被阴险的朋友害死之初,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已经脱离了肉身,所以在地铁里能够穿过别人身体的时候,就感到非常困惑。
第二个状态(阶段)是明白自己离开了尘世,这个阶段与尘世完全不一样的是,在尘世人可以伪装,心口不一,但没有肉身的时候,伪装就没有了,主元神、主意识(俗称灵魂)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第三个状态(阶段)被史威登堡称作“预备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去天国或地狱之前的最后等待阶段。
◎ 特别好和特别坏的人不经历这三个状态
史威登堡说:但是,有的人死后并不经历这三个状态,而是直接被提入天国或被投入地狱。被直接提入天国的是已在尘世完成重生,为天国做好了准备的人。他们只需褪去肉体和属肉体的不净,随即被天使带入天国。我曾见一些人死后一小时就被提入天国。
史威登堡还说:反之,有些道貌岸然,实则阴险恶毒,以伪善作为欺骗手段的人直接被投入地狱。我曾见这种人死后立刻被投入地狱,其中有一极为诡诈的人是倒立着进入的。对于其他人,方式各不相同。
他还提到,还有人死后立刻被送入洞穴,与其他刚刚脱去肉身的主元神、主意识分别开来。“他们不时被带出,又被送回。他们是表面待人友善,实则怀有恶意的人”。
但是,上述极好和极坏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是先脱去肉身,受到审判之后,再照神的安排为上天国或下地狱做准备。
◎ 人死后的第一个状态
史威登堡说:人从小就受到训练,将自己表现得友善、仁爱、诚实,内心真实的意图和念头被隐藏了起来。所以,人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不论内心如何,外面总表现得合乎道德和社会。由于这种习惯,人几乎不了解自己的内在秉性,也从不省察。
他说,人刚脱去肉身后的第一个状态与他在尘世的状态相似,“故而有一样的面孔、声音、性情,也照样过合乎道德和社会的生活。正因如此,他以为自己还在尘世,除非他注意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事物,想起天使曾告诉他已成为灵的事实”。
史威登堡说,死亡只是一个过渡。也就是说,主元神、主意识脱去肉身并不是真的死了,只不过是从一个生命形态进入另一个生命形态。
人有肉身的时候,当我们想起任何人,他的音容笑貌各种细节就出现在脑海中。但是人刚脱去肉身后,所想念的(离世)人就会出现在眼前,而不仅仅是在脑海中。
史威登堡说:因为在灵界,人的意念是相通的,灵界的空间也不同于尘世的空间。所以,一进入灵界,朋友眷属就会立刻认出我们。我们互相交谈,继续保持尘世的交往。故友重逢欢喜交加的场面,我见过很多。
他还说:(离世)夫妻重逢欢喜交加的情景也时常发生。他们继续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二人在尘世快乐融洽的程度。最后,除非他们是以真正的婚爱(因天国之爱而心灵相通)结合,否则一段时间以后,二人必要分离。
他说:思想不合、彼此厌恶的夫妻,会将敌对情绪公然表现出来,甚至互相掐架。但是,在进入第二个状态之前,他们一般不会分开。
◎ 基督徒脱离肉身后的愤慨
史威登堡在论述天堂与地狱的时候,很多时候提到教会和基督徒,在这里他又一次说:
由于人在进入灵界初期将延续他在尘世的生活方式,加之他对死后生命、天国、地狱一无所知(除了他从圣言的文字和布道所了解的以外),所以当他平复对自己依然有身体、有知觉、周围有类似事物的惊奇之后,就想更多地了解天国地狱各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样子。其朋友会向他描述永生的状态,并带他到各地游览,与不同的人交往。他们去到不同的城市、园林,通常都很壮观,因为那些地方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不时想起自己在有肉身时对死后生命、天国、地狱所持的看法,不禁为自己的无知并教会的无知感到愤慨。
几乎所有人都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天国。很多人自以为能,因为他们在尘世曾过着道德文明的生活。他们不曾想过,恶人和善人在表面上并无差别,也是过着道德文明的生活,同样与人为善,参加聚会,听道祷告。他们未曾意识到,表面的行为和虔诚其实无济于事,唯独产生外在行为的内在实质才有功效。千万人中,鲜有一人明白何为内在实质,知道它才是天国和教会的根本。
人外在的行为取决于内在的意愿和思想(或说爱与信),了解这一点的人更少。就算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也无法领悟思想与意图其实并不相同的事实。在他们看来,只有言语和行为才是重要的。今天,很多进入灵界的基督徒都是如此。
◎ 私自一人时,他朝哪个地方走
史威登堡还说了下面的话:
最后,会有善灵前来审视他们,以确认他们的秉性。这事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因为在第一个状态下,恶人能像善人一样宣说真理,践行良善。正如前面所解释的,他们也曾过着道德的生活,因为他们生活在政府和法律之下,而且道德的生活能让他们赢得诚实公平的名声,取得人的信任,因而获得地位和财富。
但是,恶灵与善灵很容易分辨出来。因为恶灵特别注意外在的事物,对教会和天国的真理与良善漠不关心。在这些事上,他们听而不闻,漫不经心,觉得索然无味。
另外,一个人的秉性也能从他恒常面对的特定区域辨别出来。私自一人时,他就朝那地方走去。所以,从一个人所面对的区域和所选择的道路可判断他是受怎样的爱所主导。
凡离开尘世进入灵界的人都被安排与天国与地狱的某个群体联结起来,不过这只是指内在的层面而言。当人尚处于外在的层面时,内在的层面还未显明出来。因为外在的层面好比内在层面的外衣,对于深陷罪恶的人尤其如此。但是,当人进入第二个状态时,内在的层面就会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打开。相应地,外在的层面(可以伪装的层面)就归于沉寂,不起作用了。
第一个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几天,有的几月,有的一年,但一般不超过一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各人表里一致的程度。
◎ 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
史威登堡所说所写的都是他亲眼所见的,那些自称是唯物主义者的人也无法驳斥。
史威登堡说,脱去肉身后,“表与里必须协作如一,互相呼应。在灵界,谁也不许所思所愿一套,所言所行为另一套。每个人都必须真实表现他的情与爱,必须表里一致。”
他说,正因如此,灵魂的外在可以伪装的状态必先褪去,回归次序。在这里什么是“次序”呢?就是表里如一,外在与内在层面达到一致。
史威登堡说:善于观察生活,注意人们言谈举止的人,不难看出人皆有外在和内在的层面,或说内外两层思想、意图。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是根据他的名声,根据别人对他的评价。但是在与他们交谈时,我们不会照自己心里实际的想法。即便是恶人,我们也会以礼相加。两层思想,两层意图,由此显然了。
虚情假意、阿谀奉承之辈更是如此,他们的言谈举止和内心的思想意图完全背道而驰。伪善之徒谈论神、天国、灵魂得救、教会真理、国家福祉、群众利益,似乎满有信心爱心。其实在心里他们没有信仰,没有爱心,自私自利。
由此可见,人确有内外两层思想。他以外在的思想与人交往,但在内心里,他有着不同的想法。再者,两个思想进程是分开的,以避免内心实际的想法暴露出来。
◎ 表里本是可以协同一致的
史威登堡认为,其表里是应该协同一致的,不一致就是次序颠倒。他说:“当人专注于善时,两者也的确是一致的,因为彼时,他的念头为善,言语也为善。但是,当人陷于恶时,两者就不一致了,因为彼时,他的念头为恶,言语却为善。这意味着次序已经颠倒,因为善表现于外,恶却隐藏于内。善被恶辖制,沦为奴隶,只是主人为达到目的、满足欲望所利用的工具罢了。美言善行之中既藏有恶的意图,可见该善并非真善,已经被恶玷污,不论它在不明内情的人眼中显得多么良善。”
他还说,专注于善者,情况与之不同。对他们而言,次序未见颠倒:良善流入其内在的思想,再从内在的思想变为外在的表现,其为言语和行为。
神造人的时候,就是按照这种次序的。在此次序下,人的主元神、主意识处于天国和天国的光明之中。天国的光明乃是从创世主所发的神圣真理,这些善人是被神圣真理所引导。
史威登堡说:当我说“思想”,其实也是说意图,因为思想出于意图。事实上,没有人可脱离意图而思想。
在现实中,没有人可以“万寿无疆”的,那么人活在尘世的一切意图就非常非常重要了,这是神判断一个生命脱去肉身后将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未完待续) (文/于星成)
——转自《人民报》
(责任编辑: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