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认为资优生、有创意的孩子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显示,很多资优孩子在成长背景中,家庭教育和品格教育的养成是让其优秀特质发光发亮的主因。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点上的利器。
好习惯应从小培养,但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前世界资优儿童协会主席、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吴武典指出,评判好习惯的标准,就是看对自己是否产生提升作用,以及对别人、对社会、对大自然有没有好处。
家庭、环境与品格教育
那么要如何真正实践培养好习惯,进而培养好品格呢?吴武典提到要以人为镜,注重环境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是品格的摇篮,要教导孩子勤劳、有礼貌以及尊重别人,也培养孩子喜欢阅读、节俭、爱干净的好习惯,大人便要起到示范作用,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守法等。而习惯养成的关键就是反省和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大作为!
家庭是品格的摇篮,要教导孩子勤劳、有礼貌以及尊重别人。(pixabay)
网路上有一则小故事:爱德华刚读中学的那一年,他们全家在新罕布夏湖中岛上的别墅里度假。有一天,爱德华和父亲扛起钓竿去钓鱼。在那儿的鲈鱼只有鲈鱼节才允许垂钓。那天爱德华花了很多气力本想放弃之余,突然间一条超大鲈鱼被钓了起来。但父亲看看手表,距离鲈鱼节还有两小时,“放回去,孩子!”父亲不可违抗的命令着。爱德华满心不愿意,心想可能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鲈鱼了,可是父亲不理会他的吵闹依旧坚持着。
二十年后,爱德华成为纽约著名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上他拒绝取巧而备受同业赞誉,即使别人要向他透露股市内线时他也婉言谢绝。“放回去,孩子!”就从二十年前的那一刻起,即使没人看见也要坚持对的事情,他走出了光明磊落的第一步。
吴武典表示,“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像是我们常说的芬兰经验,他们具有自动自发的阅读环境和习惯。不过好习惯和坏习惯只有一线之隔,因此要不断提升心灵的层次,不能囿于既定的习惯,尽力取得中庸之道,自信而不狂妄、谦卑而不自卑、知足而不故步自封。贯彻好习惯的诀窍就在于实践体验,从体验中去学习,接受实务的磨炼。比如大学生强调的服务学习,就是从做中学,同时反复练习与应用,最后就会像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一样自然了。”
习惯的养成模式
吴武典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列车长小姐,对乘客服务很用心、很客气,对年纪大的人服务特别周到。一回很细心地把一位老人扶上车坐好之后,老人很高兴又感动地对她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位好列车长,今天终于找到了。”于是拿出了一万元的大红包给她,并说:“你一定要收,这是我的愿望。”她只好收下了。
从此以后,这位列车长小姐就更贴心的服务老人,期待着下一个红包的出现,不过这个红包却没有再出现了。过一段时间之后,照理讲她应该觉得灰心了,哪知她还是继续对乘客很客气、很热心。为什么呢?因为她发现,当她对别人好,别人也都会以感谢回报,所以她心中十分满足。久而久之,就忘了红包的事情了。”
吴武典表示,根据行为塑造理论,当增强物的增强不再出现的时候,行为就会减弱。不过故事中的列车长小姐却因为自我得到满足,而忘却了获利本身。“这被称为是动机的功能独立性作用,本来它是一个工具行为,也就是为了获利而产生的行为,但后来行为本身就可以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习惯的养成,最初可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目的的,因为获得回馈或增强,而变得有所为而为。但最后若能升华,便可以达到自动自发、无所为而为的境界,而成为一种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坏的行为也是如此,诸如说谎、偷窃和逃避压力的行为,都有可能藉由这样的模式形成习惯。因此大人给小孩的教育中,便要针对良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奖励,透过回馈强化其动机,最后内化成为一种品格——良好的人格特质。
从小训练孩子适度地劳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让孩子的心灵更为坚强。(pixabay)
习惯、心态升华与修炼之道
吴武典认为,行为在体验过程中会慢慢升华,比如同理心是一件好事,那么从一开始的技巧练习开始,慢慢的常常运用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最终形成为特质,如影随形,不假思索就能表现出来。而在心态动机方面,从一开始自己单纯觉得好,而后可能透过别人的称赞或利益的获得而增强。不过最后慢慢的转成自我回馈系统,能够自得其乐、乐在其中,逐渐达到无所为而为的境界,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
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吴武典表示人格培养是重要的一环,而品格的修为来自于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培养好习惯,也要不断的根除恶习。效法古人自我反省的工夫,知错、认错、改错,就像修道一样,反观自我,不断自我提升。
而在访问的最后,吴教授也开心的分享了自己所喜欢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来自《礼记》中所说的:“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是一种中庸之道的美妙境界。他也期许着下一代,能透过习惯的养成与品格的修炼,体会到“人生的目的在付出”,进而达到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淑世理想。
──转自《新纪元周刊》有删节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