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士方:三中全会机构改革 改什么?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前到2月下旬开,引来惊诧一片。严格来讲,此会只是原版二中全会的替代品,并没有破例。因二中全会开成了专门的修宪会议,当局只好拿三中全会补缺人事议题。

问题是,为什么中南海不在一次全会中解决掉修宪和人事两个议题,而要分开两次来解决呢?

一种合理的猜测是,修宪和人事议题都有点大。修宪是习思想、监察委、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三样东西同时到位。人事议题,已不仅仅是国务院、人大、政协的高层人选,而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正因为议题大,来自政治对头的阻力也会相应升级。而习近平虽然大权在握,但两件大事分开,逐个击破,会更利于议题过关。于是,全会开会的格局就变成这样了。

此前中共搞的机构改革,在文革后,大的有六次,分别在1982、1988、1993、1998、2003、2008年铺开。平均五、六年一次,一般称为国务院或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是时隔10年再提机构改革,而且升级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从“政府”上升为“党和国家”,其中一个可见的原因是,这次两会要成立的监察委是与国务院平行的机构,用国务院或政府改革的提法已无法罩得住,所以需要搬出“党和国家”的大帽子。

坊间流传一份将行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改制力度之“大”,几乎等于把当前的国务院整个重组,这种“脑洞大开”方案更像是民间“献策者”杜撰的版本,把国家层面的改制看的过于简单。2016年军改之前,各路军迷也是“献策”频出,但事后证明均与实际相差甚远。

此前中共每一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因为涉及各部委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合并之后谁留谁去的致命问题。中共高层为了稳定官心,要与各相关部委开很多大小会议磨嘴皮、谈条件,而且经历“持久战”之后,最终平衡了各方利益的版本往往还打不小的折扣。

习近平十九大刚刚拔掉江家的杂草,种上习家的稻子,连国务院、人大、政协的高层人事都还未落实。显然,在短时间内,习还腾不出手来搞这棘手的“大部制”。

对习近平而言,当前要务是让习家军非党序列的“萝卜们”各就各位,放到早已备好的“坑”里去。然后把“一委一行三会”的未来框架定下来,主管金融、贸易的副总理在紧随其后的“两会”获任命后披挂上阵,带着各路人马应对金融乱局和中美贸易这两个火烧眉毛的问题。

不过,虽然近景难有大变,但若从中景望去,既有军改这样“天翻地覆”的前车,以习总第一任期的怪招迭出,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政府”上升为“党和国家”层面,只怕就不是徒有虚名。在习的第二个任期内,这就未尝不会结出一个硕大的奇异果来。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